|

【創客大人物/林永仁】他的飛行夢,是如何編織與實現的?

   

作者:賴佩萱

許多男生從小懷抱飛行夢,嚮往乘坐飛機遨遊藍天,但成為飛行員非常不容易,除了要符合先天的生理條件,後天也須通過高強度與密度的訓練和考驗,那身為熱愛動手做、自己解決問題的 Maker 在這方面能有什麼切入點呢?當然就是自己造飛機啦!

人稱 Maker 界大仁哥的林永仁年幼就喜歡玩飛機模型,他發覺把不會動的模型裝上遙控板子,讓模型跑起來就像賦予物體生命,是一件很酷的事。因此他選擇專攻無人機領域,至今執行超過 240 次政府委託的飛行任務,擁有超過 1000 多次的任務督導經驗,他的飛行夢,是如何編織與實現的?

且來聽聽大仁哥細說從頭,這些年來無人飛機玩(教)他的事情。(圖片來源:林永仁)

無人機飛行變因多,哪來一路順飛

從成大航太系畢業以後,林永仁在資策會嵌入式系統實驗室待了 4 年,全心投入研究嵌入式系統的原理與架構,後來在 2004 年花了一整年的時間籌備,隔年終於讓無人機成功跨海飛越小琉球,同一年他與幾位航太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成立了智飛科技有限公司(2016 年改制為智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研發新型無人飛機(UAV)。

(圖片來源:林永仁)

公司雖然是創立了,但林永仁和團隊的無人機測試與飛行計畫並不是一路順飛,而是邊飛邊撞,一步步不斷修正調整,才有今天的成果。

會這麼說的原因其實不難猜到!

無人機與一般遙控飛機最大的不同是,無人機上面搭載了一台飛控電腦、攝影機,以及適當的載具,而它本身說到底就像一台瞎子飛機,需要靠許多人為的前置設定和控制才能執行任務,其中最重要的就屬航線的規劃,在這過程中,無論是人為疏失或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任務執行失敗。

無人機任務沒有想像中容易,每次飛行都有出乎意料的問題

舉例來說,2005 年,一艘載運 3100 噸化學物質「苯」的南韓籍輪船「三湖兄弟號」行經桃園外海時遭追撞,在新竹南寮漁港外翻覆,當時林永仁接到任務,帶著自家的無人機去探勘,原先預計無人機 30 分鐘要飛回來,但等了又等,天空還是一片寧靜,最後才知道無人機落海了。

(圖片來源:林永仁)

又如 2006 年,智飛取得環保署水保處的標案,須執行海洋汙染監測的任務,但事實是要無人機一年飛 48 趟,這根本飛不完,要在茫茫大海中找到標的(船)更是一大難事;2008 年,智飛標到屏東縣政府的案子,要求無人機巡砂石場、養豬場,但一年要在陸上飛 160 天,除了精準度的問題,安全也是一大考量。

另外還有 2018 年的台大大氣小追風計畫,台大大氣所長林博雄起初期望讓無人機取代投落送來蒐集颱風的風速、氣溫、溫度與氣壓,但沒颱風怎麼驗證?過程中的通訊、投擲策略、飛行策略又要怎麼設定?許多挑戰都是「遇到了才知道」。

台大大氣追風無人機計畫,仍是進行式。(圖片來源:林永仁)

樂於分享失敗,與同好共創成功

林永仁和團隊遇到的困難與考驗多到講不完,但也因為如此,他們身經百戰,從中了解到無人機系統中「測試」的重要性、驗證資訊流的整合、做系統的整合測試等,將經驗化為不斷改良的動力。

目前智飛科技已研發出環境監控用無人飛行系統的完整方案,包含多款固定翼型 UAV、旋翼型 UAV、地面導控站 GCS、飛控電腦、搭配酬載,以及兼顧空中與地面監控的資料存查系統,主要協助政府與相關單位以最經濟的佈署條件,對陸地與海洋的變化進行長時間、高精度、高動態的監控。

多次被無人機「玩」的經驗,讓林永仁體會到「在應用相關技術前,應先衡量技術的成熟度」,而這也是所謂「技術就緒指數」(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的核心,他勉勵所有想做技術研發的人「要有耐心」,因為新的技術需經過多重實驗、改良與實測才夠成熟,也才能整合到系統或子系統中,而這個過程相當冗長艱辛。

(圖片來源:林永仁)

為了減少大家走冤枉路的機會,林永仁以過來人的身分,成立多個 Facebook 社團,如 UAV 自主飛行任務規劃與安全討論群動手做才是王道 工人智慧實務討論區系統工程實務交流區等,希望提供一些平台,透過社群互動討論的方式,讓各方專家和業餘喜歡無人機的同好有機會齊聚一堂切磋交流,為彼此的夢想出一點力。

(責任編輯:歐敏銓)

延伸閱讀

PeiHsuan Lai

Author: PeiHsuan Lai

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書寫故事,期望能用簡單易懂的文字闡述艱澀的科技議題、透過細膩的觀察與有溫度的筆觸,傳達 Maker 充滿熱忱的精神,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