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AI Maker世代 】2024 MAI 開發者社群大會(5/16-17)
|

【看電影學ROV】庫爾斯克號沉沒,當年若出動ROV水下救援?

   

作者 許如茵

新加坡於2020年首次主辦舉行的潛艦救援演習“Pacific Reach”,該年8月12日即發生了俄羅斯潛艦「庫爾斯克號」遇難事件,使得國際間更加凝聚意識,協力提升潛艦事故之救援能力。

而電影《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則改編自此史上最嚴重艦艇沉沒事件,講述俄羅斯潛艇「庫爾斯克號」進行作戰訓練時魚雷自爆,造成潛艇內部重大的傷亡,並沉沒在巴倫支海深處;因而陷入岸上家人不斷拼命地與官僚鬥爭,而船員們依靠僅存的糧食與氧氣等待救援的困境。

水下救援在各項災難當中相對困難,且牽涉的層面非常廣泛,比如潛水物理、深度、壓力、裝備與氣源等多重環境問題可能造成複合式的人員傷害,所以在水下對潛艦事故進行救援,是一項極高難度的作業。因此,若能借助「水下探測載具」的技術,或許能提供相關情況更安全且精確的幫助,使潛艦人員工作環境獲得保障。

電影《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海報 (圖片來源

歷史上的庫爾斯克號殘骸 (圖片來源

水下無人載具的起源發展

隨著技術日新月異,近年來各國積極發展水下技術外,更盡力避免人力的損失。水下無人載具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至今仍蓬勃發展;從水下搜尋打撈作業、石油開採、海底礦藏探勘及科學研究,到海底管線、水下結構物等水下設施的檢測作業,乃至於軍事作戰等領域,技術已相當成熟。

此一新型高科技已受到海權發達國家的重視,如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及中國等國,且各自具有一定的技術能力與優勢,成為人類探索未知深海、爭奪國際海底資源的重要工具。

軍事戰略用途

在軍事戰略用途上,近日沸沸揚揚的2022環太平洋演習共有高達26個國家參與軍演,其中最令人矚目的除了夏威夷的航空母艦林肯號外,便是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皇家海軍合作利用無人自主水下航行器的操作演練,收集彼此有關使用無人水下載具及其能力的觀察、見解和經驗教訓。

而相同於軍事開發,隨著潛艦救援的基本觀點發展漸成熟,擁有潛艦的國家至今模式也多以「共享共有」的理念探討救援資源整合的作業發展,共同分擔營運及持續改進研發的費用,以互相合作的方式彌補潛艦救援能力的不足。

美軍無人艦投入2022環太平洋軍演 (圖片來源

澳大利亞海軍配屬海洋系統實驗室設計的REMUS 100應用於反潛、掃雷、情蒐監視,小型且輕便的自主水下潛艇易於佈放,可以極低的成本及人力快速搜索大面積海域的海底水雷等物品,降低潛水的工作量及危險性,同時加快敵我威脅識別的速度。

水下無人載具REMUS 100 (圖片來源

水下無人載具的應用

以上提到的軍事行動外,除了商業方面的油氣調查、海床測繪,民生上更提供水文資料收集、汙染監測及生物調查等眾多功能,而海巡相關的海域安全維護、環境監測、搜尋回收也皆有涉略,可見水下無人航行器及載具系統實用的廣泛性。

臺灣水下無人載具的應用

除了上述國外的應用之外,國內工研院目前正使用自行開發的無人水下載具操控平台系統於養殖魚塭,並規劃推廣於教育與娛樂等服務普遍現今漁民多依傳統經驗養殖,又因大量年輕人力外流,為解決人力不足及老化問題,使用水下無人載具系統監控,亦能夠更加精確觀察場域情況及生產品質以提升收益。

教育與觀光的應用方面則因臺灣四面環海,為提高保護海洋環境意識,仿效國外設有許多水下雕像博物館,我國亦通過通過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目前規劃將與水下光通訊技術搭配,和基隆海科館與屏東海生館合作,將無人水下載具操控軟體平台系統應用於此領域以VR的方式呈現。

國外水下博物館 (圖片來源

小結

地球表面有 70% 被水體所覆蓋,而水面下廣大的未知區域卻鮮少存在人類足跡,水中的壓力、密度與溫度變化更構成許多潛在危險,若是能以水下載具系統技術提供相對安全精確的方式協助人類進行水下活動,必定能大幅提升效率以及掌控度,使得研究亦或是各項行動更加便捷且順利。

(責任編輯:謝嘉洵)

許 如茵

Author: 許 如茵

Share This Post On
468 ad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