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漸擴展的 Arduino 認證計畫

   

筆者過去就曾稍微了解過 Arduino 認證推動計畫(Arduino Certified program),不過當時只有一個產品通過認證,即 Intel 的伽利略(Galileo),且之後持續關注一段時間,也一直只有 Intel Galileo,筆者認為推動成效有限,因而未再關注。不過,近期此計畫似乎開始有新進展,使筆者想簡單說明一下這個推動計劃。

Intel 推出的 Arduino 相容平台-伽利略(Galileo)。

Intel 推出的 Arduino 相容平台-伽利略(Galileo)。

Arduino 認證推動計劃,是晶片公司與 Arduino 社群合作,由晶片公司運用該公司的晶片,研發出一套系統平台,研發過程中社群會給予建議與協助,讓該系統平台能夠與 Arduino 平台達到初步水準(Basic Level)的相容。

所謂初步水準的相容還過於抽象,更簡單說,研發出的新系統平台,必須與 Arduino 接腳尺寸、排列相容,而在程式開發上,必須與現行 Arduino 語法、格式相容,甚至整合開發環境(IDE)的操作介面等也要盡可能相同。

而所謂盡可能相同,也意味著還是不同,以 Intel Galileo 而言,它的對應 IDE 不是標準 Arduino 官方版 IDE,而是另外客製開發的 IDE,只是介面、語法與 Arduino 相當類似。

加入計畫的要求是:不能封閉

所以,本來在 Arduino 上開發的電路、程式,幾乎可以直接轉移到認證後的平台上使用,即便不能直接轉移,修改程度也相當小。如此,新平台也等於與現行強大的 Arduino 社群接軌,讓新平台能快速獲得助益,或兩者相互交流成長。

此認證計畫也對晶片商有一些要求,例如平台電路板、客製化IDE必須由晶片商自行研發(或委外、或與其他夥伴策略配合),而且必須遵循開放硬體規範,等於電路、程式設計都要攤開來給人家看,不能封閉。

Arduino 社群也會要求晶片商要能提供新平台的技術支援,以及讓人下載客製化 IDE, Arduino 社群也會在上述這些都完成時,給予新平台通過認證的標章(Logo),Arduino 社群的線上商店也會幫忙販售新平台。

說了這麼多,其實 Arduino 社群是要跟晶片商收認證費的,等於是把過去 Arduino 系統的發展經驗、社群累積能量,複製與轉移給新晶片(其實就是 Atmel AVR 之外的晶片)、新平台,並收取費用,費用也可以增強 Arduino 自身社群的發展。

Intel持續加碼,Samsung不落人後

了解認證推動計劃後,除 Galileo 通過外,Intel 後續又讓兩個平台通過認證,一是 Galileo 2,另一是愛迪生(Edison),簡單說,三個平台都是使用 Intel 夸克(Quark)晶片,其中 Edison 還可以使用 Intel 原子(Atom)晶片。

Intel 在伽利略(Galileo 一代)後,再推出的 Arduino 相容平台 - Edison。

Intel 在伽利略(Galileo 一代)後,再推出的 Arduino 相容平台 - Edison。

說來說去,都是 Intel 的微縮化 x86,但 2015 年 5 月 22 日,Samsung 也加入計畫,Samsung 期望其開發的 ARTIK 平台未來能通過認證。

Samsung 也開發了 ARTIK 平台,期望通過 Arduino 認證計畫。

Samsung 也開發了 ARTIK 平台,期望通過 Arduino 認證計畫。

而進一步了解,Samsung 的 ARTIK 平台其實有三片電路設計,分別為 ARTIK 1、ARTIK 5、ARTIK 10,三者的差別在電路板尺寸與硬體規格,其中 ARTIK 1 使用 MIPS 核心雙核,ARTIK 5 則是 ARM 核心雙核,ARTIK 10 則是 ARM 核心八核,稍可惜的是,Samsung 未揭露核心的更多細節,無法知道是 Cortex-A7、Cortex-M3 等更具體規格。

小結

最後,對 Maker 而言,Intel 的通過與 Samsung 的加入,實是一大利多,往後 Maker 的硬體設計碰上硬體資源太少、效能不足時,可以改用 Intel 或 Samsung 的平台,而原有的程式也可以大程度沿用,保障過往的開發撰寫投資。

要注意的是,這些認證平台也不是省油的燈,開放平台的硬體設計、開放客製化 IDE 原始程式碼等,吸引其他開發者改用認證平台,其實也是希望綁住開發者,一旦用慣了寬裕的硬體資源、高速的運算效能,或某些很管用的函式庫後,對於換用其他平台可能就會很遲疑,日後 Maker 的作品商業化量產、大量投產,晶片商也跟隨獲得更具規模的晶片銷售機會。

陸向陽

Author: 陸向陽

從電子科系畢業後,即以媒體人的角色繼續這段與「電子科技」的不解之緣。歷任電子技術專書作者、電子媒體記者、分析師等角色,並持續寫作不殆。近來投入Arduino、Raspberry Pi等開放硬體的研究與教程介紹。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