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AI Maker世代 】2024 MAI 開發者社群大會(5/16-17)
|

Sony半導體部門為何投資樹莓派?加速推廣其Edge AI感測平台

   

作者:陸向陽

近期對創客而言有個重大的消息,那就是Sony宣布策略性投資樹莓派公司!

Source: engadget

在這裡要說明一下,樹莓派分成非營利、推廣電腦科學教育的樹莓派基金會(Raspberry Pi Foundation)以及生產銷售樹莓派電腦的樹莓派公司(Raspberry Pi Ltd.簡稱RPL),Sony投資的是後者。

更具體的說,是Sony半導體部門(或說是Sony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發起投資,Sony的半導體部門稱為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Group,簡稱SSS。雖名為半導體部門,但該事業集團很大程度的業務是在開發、生產製造影像感測器(image sensor)上,即是攝影機(camera)的感測晶片、感測元件。事實上,Sony集團的營運士氣重振很大程度來自半導體事業,而非過往的家電事業。

另一個事實是,過往以來樹莓派官方攝影機模組的影像感測器很多即來自Sony,甚至樹莓派單板電腦的生產也倚賴Sony在英國潘科奧特(Pencoed)的工廠等,即便未有策略性投資,兩者也有密切的合作關係,策略投資則是更深化關係。雖有策略投資,但雙方默契上未公布投資金額。

SSS投資樹莓派,加速推廣AITRIOS平台

這個投資合作其實更早之前已有若干跡象,在tinyML Summit峰會期間,樹莓派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Eben Upton就表示,樹莓派開發的特定應用晶片(ASIC),該晶片將會運用到緊湊設計的加速器核心,這核心與Sony提出的AITRIOS平台構想高度契合。

SSS投資樹莓派公司的原因是為了加速推廣SSS提出的AITRIOS平台,更具體地說是邊緣人工智慧感測平台(Edge AI Sensing Platform),平台是個概括用詞,平台內容包含實現Edge AI應用不可或缺的各項要素,包含雲端服務、應用程式市集、應用程式開發工具、裝置開發工具等。

不僅如此,實現Edge AI應用的所有參與角色,包含程式設計師、AI開發訓練師、硬體模組整合商、裝置製造商、系統整合商等,都能取用平台內的要素,從而加速自有工作的進度,使Edge AI更快實現,也更快修改調整,以切合實務需要。

何謂AITRIOS平台?

由此可知,AITRIOS平台是針對軟體開發者、硬體製造者、系統整合者而提出的,是高度B2B運作的,而非給終端用戶。至於AITRIOS這個字其實是AI與Trio S合併寫成,AI即人工智慧,Trio S則是指三個S,三個S並非是指前述的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而是解決方案Solution、社會價值Social Value以及永續性Sustainability。

AITRIOS平台加速Edge AI軟硬體開發、系統整合等活動(圖片來源:Sony官網)

平台到底是哪些東西構成的?答案是硬體開發的驗證裝置、程式開發的開發環境、雲端入口(portal,即是市集)以及維護管理者的控制台(console),其中驗證裝置是與夥伴合作,估計跟樹莓派有關。

AITRIOS的開發者版系統組態(圖片來源:Sony官網)

瞭解AITRIOS平台後,許多人估計已經猜到,SSS打造此一平台的用意,自然是刺激自家主要業務:影像感測器的銷售,一旦有愈多的Edge AI應用被開發出來、驗證成功而後佈建起來,就可以賣出更多的影像感測器。

不過不單是如此,SSS方面也期許在平台營運上獲利。舉例而言,平台中針對開發者的控制台服務自2022年11月開始就需要付費才能用,基本費為每個專案每月收取50美元,而連線裝置每個每月要13美元,AI模型轉換器的使用每次2美元,模型在平台上重新訓練則以分計費,每分鐘收取0.17美元。另外驗證裝置也是要付費購買的。

ITRIOS平台已開始初步銷售硬體開發所需的驗證裝置(圖片來源:Sony官網)

AITRIOS已開始建立初步的收費營運模式(圖片來源:Sony官網)

小結

總之,樹莓派再次受到產業青睞,過去樹莓派推展為兼顧三個領域,即電腦科學教育推廣、創客電子興趣以及產業應用,但近期已有70%的樹莓派單板電腦出貨是屬於商業購買,客戶購買後是為了進一步將單板電腦嵌入到正式產品上,而後再銷售正式產品,即產業應用逐漸增多。

最後,Sony也不是第一次擁抱創客領域,過去為了推行Spresense系列就以接腳相容於Arduino系統板為目標,以利創客接觸、評估、使用Spresense。而這次Sony與樹莓派更深的合作,估計也給產業更多的業務擴展延伸示範。(責任編輯:謝嘉洵)

陸向陽
陸向陽

Author: 陸向陽

從電子科系畢業後,即以媒體人的角色繼續這段與「電子科技」的不解之緣。歷任電子技術專書作者、電子媒體記者、分析師等角色,並持續寫作不殆。近來投入Arduino、Raspberry Pi等開放硬體的研究與教程介紹。

Share This Post On
468 ad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