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2017】打造「我們」的Crowdsourcing大平台!

   

作者:歐敏銓

MakerPRO 2016尾牙,與顧問群相聚同樂。

MakerPRO 2016尾牙,與顧問群相聚同樂。

剛辦完2016的尾牙,這是MakerPRO成立以來的第二次尾牙,值得一書的是,從一桌十人的吃火鍋,到租下一個餐廳空間,與社群顧問及同事們共聚同歡,人數上成長了三倍,而顧問群坐滿三分之二的席位,而且還有許多夥伴不是有事就是太遠而無法出席。

該怎麼說呢,這樣的尾牙陣容蠻特別的,不只因為顧問群人數多於員工,而是我們與顧問們的關係,既不是客戶,也非供應商,更無聘雇關係,而是一群願意一起做些事的「社群夥伴」,也在去年共同創造了不少成績。

螢幕截圖 2017-01-23 23.46.48

攤開這群人的經歷背景,那是很嚇人的,Super厲害的Maker有好幾位,他們軟的硬的都行,上天下地的專案都難不倒他們;當Maker想把專案送上市場,這群裏的多位顧問更是首選的諮詢對象與服務夥伴,從設計(ID、ME)到系統整合,從打樣到量產,甚至是通路與行銷包裝,都有人能幫忙搞定。

當然,這裏並不是想賣弄「我們」有多厲害,而是以「我們」為例來印證一件事:以社群為基礎的共享事業營運,是可行的,也很可為。

「我們」的基本模式是,大家都各有自己的主體性,但是又很互補。平時大家可能有自己的工作或生活重心,但當有某些計畫要進行時,又能依能力、興趣、時間而適性化地結合、組織在一起,共同完成各種任務。

這種模式說穿了就是一個詞:Crowdsourcing(群眾外包),這和一般的外包(Outsourcing)本質上是相近的,但又有不一樣之處,差異在於前者的接案者往往不是全職的SOHO/Freelancer或接案公司,而是個人或因興趣而組成的團隊,他們用閒睱的時間來接案,但他們的能力不見得比較差,甚至更強。

crowdsourcing

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差異處在於:沒興趣的案子,報酬再高他們不一定會願意接;有興趣的案子,即使要自己拿錢出來一起搞,往往也沒問題的!

我們相信基於互助、互利及共享的Crowdsourcing會是推動Maker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但如何運作,我們乃至於整個運動也都還在摸索。若要說有些心得,那就是嘗試至今,經常需要妥善處理的一個隱性的難題,即是外包「管理」及衍生的成本問題。

很多Maker專案或團隊都遇到這樣的問題,當克服不了時,往往造成專案無法繼續發展或團隊招不到也連不住人的窘況。在這一點上,其實又回歸到”公司”存在的價值:有效率的運作與管理,而這正是MakerPRO為何要成立一家公司來營運的主因,也是我們在基於社群的Crowdsourcing中扮演的角色。

展望2017,不論是從Global或本地Maker圈對協同設計的需求,或從企業端向社群的尋求創意及技術外包的需求,都會讓Crowdsourcing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也需要更緊密的社群協同關係、更多元的能力組合,以及更成熟的運作機制來因應這個需求。

因此,展望2017,我們期待結合更多的「我們」來一起做更多有趣、有價值的事,並推展一個互助、互利及共享的Crowdsourcing虛實整合”大平台”!

owenou

Author: owenou

曾投身IT、電子科技媒體報導十多年,因認同Maker運動的創新實作精神,創立MakerPRO,致力結合媒體、產業與PRO Maker、開發者的社群力量,共同推展科技創造力。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