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
- 技術導讀
- 教學文
以AI助力五大領域科研突破 微軟分享豐碩成果
2025 上半年,微軟在多個採用同儕審查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並在醫學、能源、生物學與量子物理等領域推出全新工具與跨領域協作。
推動Edge AI創新:為嵌入式裝置打造的開源AutoML
由ADI和Antmicro共同開發的AutoML for Embedded現已正式推出並整合在Kenning框架中。Kenning是一個不受硬體限制的開源平台,專注於…
【創業小聚】一人獨角獸時代來臨:小型AI團隊也能創下億元營收奇蹟
從「氛圍編碼」到AI應用爆發,這場技術驅動的新創浪潮,正在重寫矽谷的劇本!
MCU程式語言比一比:MicroPython vs. CircuitPython
本文將介紹廣受歡迎MicroPython 和 CircuitPython,比較這兩種基於Python程式語言的特點、差異定位和適用領域。
恩智浦攜手大聯大世平三度參與「創創科技挑戰賽」
「2025第9屆創創科技挑戰賽」競賽是恩智浦第三度以支持企業身分參與,本次提供的FRDM-IMX93開發板開發資源,具備…
嵌入式AI/ML開發框架比一比:Arduino IDE、MicroPython、TFLite、ESP-IDF
本文將介紹4個針對嵌入式AI/ML的開發工具:Arduino IDE、MicroPython、TensorFlow Lite for Microcontrollers(TFLite Micro)、ESP-IDF。
Arm推出SME2技術加速Android裝置AI功能升級
Arm推出可擴展矩陣延伸指令集2(Scalable Matrix Extension 2, SME2)技術,以直接在行動CPU上加速高強度的矩陣運算工作負載--這些工作負載對電腦視覺和生成式AI應用相當重要。
耐能智慧以邊緣AI技術驅動精準醫療與高效醫患協作
耐能智慧(Kneron)宣佈成功以邊緣AI技術協助推動醫療應用創新,深化醫病之間的互動與合作。
【創業小聚】讀語意、看表情、聽語氣:他用AI協助企業找到對的人
以AI技術為核心的線上面試SaaS平台,目標是從根本上提升招募的效率與客觀性。
打造智慧邊緣新引擎 ASRock推NVIDIA Jetson AGX Orin AI平台
ASRock全新AI開發平台採用NVIDIA Jetson AGX Orin模組,號稱能為邊緣AI、機器人與工業應用提供超級電腦等級效能。
MCU程式語言比一比:MicroPython vs. CircuitPython
本文將介紹廣受歡迎MicroPython 和 CircuitPython,比較這兩種基於Python程式語言的特點、差異定位和適用領域。
嵌入式AI/ML開發框架比一比:Arduino IDE、MicroPython、TFLite、ESP-IDF
本文將介紹4個針對嵌入式AI/ML的開發工具:Arduino IDE、MicroPython、TensorFlow Lite for Microcontrollers(TFLite Micro)、ESP-IDF。
解析GaN FET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人形機器人整合了許多子系統,其中包括伺服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 (BMS),感測器系統, AI系統控制等。將這些系統整合至人員體積中,同時維持複雜系統的平穩運作,要符合尺寸與散熱需求是極富挑戰性的。
從感測到嵌入式智慧的Renesas Reality AI工具
在以數據為核心驅動的智慧時代,Reality AI Tools及Utilities等工具不只是簡化了流程,更提供了一條讓資料、硬體與 AI 智慧緊密融合的實作路徑。
進入Vibe Coding時代,Edge AI開發用「說的」搞定!
當模型訓練完成,如何快速將它整合進實際裝置應用?透過 Cursor AI,只需自然語言描述需求,AI 便會產生初步程式碼,甚至包含常見錯誤處理和效能優化。這樣的流程,將開發時間從數天縮短至數小時,甚至數十分鐘。
OpenVINO 2025.2:支援全新模型、生成式AI流水線與性能全面升級
OpenVINO 2025.2問世啦!這次的版本更新導入了對最新AI模型的支援,以及全新AI流水線與多項性能提升,能讓先進的AI比以往更容易取得。
Gemma 3n:本地端多模態 AI 模型登場
Gemma 3n 所帶來的不僅是一款模型,更是一個多模態 AI 的全新標竿。從模型設計、運行效能、微調便利性,到開源工具與資源的完整整合,它展現出 Google 在邊緣 AI 與跨模態模型領域的深厚實力。
【Arm的AI世界】以Neoverse架構CPU解放RAG技術實力
本文將探討RAG的效能優勢,並分享在基於Arm Neoverse平台的Google Axion處理器上建構 RAG 應用的指導,以最佳化AI工作負載。
腦機介面:人類終極介面與AI協奏曲
從最初的腦波測試,到今日的義肢控制與視覺植入,BCI的發展已不再是實驗室內的專利,而逐漸成為改變生命、延伸人類潛能的重要工具。
嵌入式機器視覺世界的Arduino:OpenMV
從教室到工廠,從機器人到無人機,OpenMV正以開源、低成本、易用與可擴展的特性,推動嵌入式機器視覺走向大眾化。
OpenVINO 2025.2:支援全新模型、生成式AI流水線與性能全面升級
OpenVINO 2025.2問世啦!這次的版本更新導入了對最新AI模型的支援,以及全新AI流水線與多項性能提升,能讓先進的AI比以往更容易取得。
【Ted Lee】莫閣比(micro:bit)台語播放機
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micro:bit外接DFRobot生產的DFPlayer mini MP3播放器,設計出台語教學輔助工具。
【CAVEDU講堂】micro:bit V2使用TCS34725顏色感測器模組方法
本文將示範教學如何利用Color Recognition搭配micro:bit V使用。
提供在地化豐富資源 DigiKey為亞太區開發者打造專屬入口網站
電子零組件經銷商DigiKey針對亞太區域推出專屬應用與技術入口網站,以協助工程師與創新開發者對熱門技術主題的了解。
【Arm的AI世界】輕鬆運用虛擬平台與嵌入式評估套件加速終端AI應用開發
開發機器學習(ML)應用頗具挑戰,尤其是涉及專用硬體。好消息是,Corstone-320固定虛擬平台(FVP)簡化了這個過程,無需實體的硬體即可開發和測試ML應用。
用GenAI生成連連看樣板
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 GenAI 生成可以輔助台語學習的連連看小遊戲。
訓練機器人互相學習:DeepMind 的 RT-X基礎模型
本文介紹由Google DeepMind主導推動的通用機器人AI基礎模型 – Robotic Transformer的先進模型:RT-X。
用OpenVINO GenAI解鎖LLM極速推論:推測式解碼讓AI爆發潛能
借助簡化開發和最佳化硬體利用率的工具,OpenVINO使開發者能夠在各種即時和資源受限的場景中部署高性能的LLM;無論是構建回應迅速的聊天機器人或高效率虛擬助手,還是具備可擴展性的創意應用,OpenVINO正在重新定義AI推論的可能性。本文將探討如何利用OpenVINO GenAI的推測式解碼技術使這一變革性創新成為現實。
細談「春仔產生器」的專案拆解
本文將接續《用生成式 AI 打造「春仔」產生器》一文,深入拆解此專案,介紹程式解析的三大理路。
輕鬆用Intel AI PC及OpenVINO建立數位分身
一個完整的數位分身,就像真人一樣,要具有自然語言對話、豐富肢體動作和產生生動表情的能力,其中就需要用到許多生成式AI技術,包括利用語音轉文字(STT)得到問題的文字,交給大語言模型(LLM)進行文字問答,再將文字轉語音(TTS)把答案讀出,最後再配合語音自動對嘴形(Lip Sync)讓人物影像的嘴巴也能和語音同步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