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M新推AI微控制器 強調能「現學現推論」
日本半導體製造商ROHM新推出AI微控制器,可利用在馬達等工業設備,以及其他各種設備的感測資料進行故障檢測和劣化預測,號稱業界首創、無需網路即可進行元件上的學習和推論。
【Edge AI專欄】當MCU遇上NPU能擦出什麼新火花?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 MCU 加上 Micro NPU 究竟能幫大家帶來什麼好處,本文就以Seeed Studio和奇景光電合作的 Grove Vision AI Module v2 開發板及 Seeed SenseCraft AI (TinyML) 開發平台,帶著大家一起來玩玩微型 AI 電腦視覺應用。
加州理工發展無人機AI安全飛行技術,能讓無人機減重、省電、續航力提升!
加州理工學院投入一項發展計畫,期望用人工智慧神經網路技術來提升多軸無人機的飛行安全性,讓無人機的飛行具有容錯能力,或具有飛行安全方面的自適性。
【創業小聚】新創先進感知要讓台灣擺脫「行人地獄」之名,先從路口紅綠燈聯網開始
本文將介紹先進感知團隊透過物聯網技術和手機App以及自行規劃的三階段交通改善計畫,從視障者社會福利作為起點,逐漸擴展至為社會全體大眾福祉努力。
ams OSRAM結合感測、照明與可視化技術實現智慧生活
要實現成功的AI應用,前端精確的資料收集不可或缺,而ams OSRAM雖然不提供後段AI處理器或運算解決方案,卻能透過提供各種類型的高精準度前端感測器,讓手機等邊緣裝置的AI功能發揮最大效能。
把「自駕車技術」用在病床上,澄風科技的毫米波雷達吸引三總、馬偕使用
利用雷達打在人體上的波長判斷其移動以及呼吸、心率上的生理變化,並結合數位化系統,讓人體的生理數據能夠隨時更新並給予醫護人員警示提醒,從監測、分析數據到給予警示都達到數位化整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