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的孩子屬於數位原住民,靠傳統的學習、教育方式可能讓孩子在畢業的時候就被淘汰,何況科技領域改變一日千里。程式學習已納入各國設計課程的綱要;台灣也將科技領域納入108年的課綱當中。為了不讓孩子落後,家長們紛紛讓孩子學習程式語言、報名各類才藝班,買機器人的家長更不在話下。
市面上有許多的教育用機器人產品,比如:樂高機器人、Makeblock、Dash & Dot或是UBTECH的人形機器人,皆使用Scratch的圖形化程式設計軟體。但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這類型的程式語言還是不易入門,多數家長並未接觸寫程式,難以身試教。因此往往會選擇幫孩子們報名專業的程式學習課程。而多數程式學習是透過電腦、手機或是平板等3C產品,家長基於保護孩子的視力健康,往往不會讓孩子長時間使用,甚至禁止接觸相關電子產品。那麼,有沒有不需要透過螢幕呈現的程式碼,又可以輕鬆學習程式的方法呢?
今年十一月,美國最大的眾籌網站Indiegogo上,出現了一款專為兒童設計的程式學習玩具GOBOT,解決上述的問題。GOBOT除了協助孩子們學習程式外,它同時能幫助孩子理解並學習數學知識。這時,可能會有家長質疑:「小學數學誰都會。」但其實不然,當孩子們從零開始學習數學時,要能理解並運用難度較高的數學知識,才是學習中最難的部分。假設只讓孩子死背3×6=18,對於記憶力不差孩子來說,當然不成問題,但要讓他快速理解『直線為什麼是180°』,就連老師也要教上半天。
來看看小車中有什麼

GOBOT套件包括小車、控制台和指令積木三個部分。
▲小車頂面配有LED指示燈,當小車做出各種動作時,LED燈也會有對應的顯示方式。
▲另外就是表面有整齊的凸點,你是不是想到了樂高積木?沒錯,小車頂面可以用來和樂高積木結合,可以擴展出更多的功能和玩法,也可以把樂高玩具放上去增加遊戲樂趣。
▲小車中間設有孔洞可放置白板筆,當小車在移動的時候就可以把路徑畫出來。這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設計。
▲內置喇叭,使得孩子有更多的互動體驗方式

控制台負責傳遞指令訊息給小車
▲16個指令槽,用來排放指令積木。
▲指令槽分為兩個部分,上方綠色的部分是主程式區域,它會依序執行每個積木所代表的動作。至於下方黃色的部分可以理解為子程式區域,小朋友可以在此區域編排固定的指令積木,當主程式執行過程中遇到「重複」積木時,就會執行子程式所指定的動作。如此在邏輯上就與程式概念結合了。

指令積木是一個個彩色的小方塊,內部有RFID天線。
▲每個積木具有不同的功能,目前種類多達20多種,而且會繼續增加新功能。
▲這些積木能控制小車:直走,直走X步,左轉,左轉X°,右轉,右轉X°,重複,重複X次,走弧線,自定義等等。可以想像,這些排列組合起來,基本上可以讓小車為所欲為了。
GOBOT的使用方式

依照自己所設計的路線,將不同的指令積木依序放入控制台的指令槽中,按下執行按鍵,小車就會開始按指令順序做出動作了。
程序由不同指令組成的集合,指令之間排列組合方式的不同會運行出不同的結果,GOBOT的整個使用邏輯是完全按照傳統程序的編寫思維方式來設計的,這就是為什麼GOBOT可以用來學習程式概念的原因。
GOBOT提供豐富多樣的地圖
每個地圖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不同的故事情節、遊戲規則、知識體系以及世界觀和價值觀元素等內容。

不同地圖的模板提供孩童學習
用小車來畫畫
小車畫畫除了邏輯上的培養,最重要的就是平面幾何圖形的概念了,在學習過程中還會涉及到算數、代數以及統計等知識。

插上筆、寫好指令,就可以利用GOBOT來畫畫
GOBOT 提供整合性的教育課程以及玩法說明,幫助家長引導孩子正確地學習和娛樂。教育課程並不生晦,比如:低齡兒童課程裡,會以幼教老師的角度將教學方式詳細闡述,同時也會將對應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寫的很清楚。
透過GOBOT,孩子們從4歲開始培養邏輯概念,一直到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GOBOT可以很適當的將知識融入到遊戲中,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加深了對數學和邏輯的認識。同時,也能提高孩子專注力,還可以作為父母與孩子之間互動的橋梁。
延伸閱讀
◎加入我們的Line,獲得更多及時文章更新&活動資訊→
- YOLOv12的改變:向Transformer、Attention靠攏! - 2025/04/23
- 英飛凌PSOC Edge系列MCU開始支援NVIDIA TAO模型 - 2025/04/21
- 想打造輕量、客製化、高性能的 AI 邊緣系統?Yocto Project是不錯選擇 - 2025/04/17
訂閱MakerPRO知識充電報
與40000位開發者一同掌握科技創新的技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