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佳錚
AI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環,為培養下一代提早認識人工智慧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自己與人工智慧的關係,目前在教育方面政府也透過相關的課程學習培養出產業所需的人工智慧人才,而坊間亦有許多人工智慧相關的網路與實體課程,使更多人認識AI人工智慧這項新科技。
教育部推出第一套人工智慧教材
為讓台灣中小學學生對於AI有所認識,教育部開啟「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人才培育計畫─中小學分項:中小學推廣教育計畫」,將艱深的AI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學習內容,並推出第一套人工智慧中小學教材 -「和AI做朋友」,將AI知識導入基礎教育之中。
今年更辦理工作坊,由「和AI作朋友」的編撰老師進一步傳授實務教學心法,透過各學校不同領域參與的老師分享,更能以跨領域的角度思考AI的不同面向,協助彼此修正教學,並以情境式主題帶入課程中,讓學生更容易學習AI知識。
![](https://makerpro.cc/wp-content/uploads/2021/01/3.png)
教育部推出《和AI做朋友》教材(圖片來源:教育雲)
鴻海教育基金會推出AI漫畫
致力於科技教育的鴻海教育基金會於去(2020)年便開始策畫一套融合AI知識與應用的漫畫書,聯手AI專家、優秀兒童劇作家、漫畫家與木馬文化,共同打造適合中小學生的AI漫畫《阿宅聯盟:決戰AI太陽王國》,並預計於今(2021)年正式推出,期望能藉由漫畫形式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阿宅聯盟:決戰AI太陽王國》將AI科技融入漫畫的閱讀文本中,並包含十大知識點:圖片辨識原理、無人機飛行輔助、棒球投球軌跡預測、人類動作辨識、投手投球行為模式學習、超商自動結帳機工作原理、智慧型早餐配餐建議、聲音辨識與聲音智慧控制原理、智慧健康管家原理、圖書館智慧導引機器人原理,讓讀者隨著書中主角經歷一場場穿越時空的奇幻冒險。而本書也同時設有AI互動遊戲,僅需掃描書中的QRcord便能連結到網頁的互動遊戲區,在寓教於樂中提升對於AI科技的認識。
力新國際科技展開「創客列車」計畫
長期投入台灣科技教育的力新國際科技,於2017年開啟「創客列車」教育計畫,鏈結縣市政府教育單位、非營利組織單位、博物館等合辦教育推廣活動,將3D列印、程式教育等資源帶入學校。近期也導入AI技術並融入在地文化與特色,例如:聯合國立故宮博物院開啟「故宮創客魔幻列車」,串聯各縣市中小學及自造中心,搭配故宮創客教案設計出AI影像辨識結合程式設計,轉化為文物教學機器人;設計AI教育機器人Kebbi Air,藉由人工辨識技術介紹故宮院藏的古畫與歷史文物圖像,藉此引發孩童興趣,進而了解古畫人物背後的歷史典故。
小結
台灣自108學年課綱便正式規定所有學校從一到十二年級都須融入人工智慧的課程,目的無非是為了培育學生對於此科目的興趣,並鼓勵AI方面的實作經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台灣便能夠改變過往對於填鴨式教學的印象,轉而讓學生用AI大方展現想像力與創造力。
(本文經同意轉載自合作媒體 vMaker台灣自造者、原文連結 )
- 3D列印社群自製防疫裝備,共同抗疫 - 2021/07/21
- 保育水資源,我們可以做什麼? - 2021/07/19
- 世界環境日不只是口號,大家能為環境做什麼? - 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