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ew Categories

2025夏季選#1 創客首選MCU級開發板

閱讀時間: 2 min read

作者:歐敏銓

Hackster 日前依四個類別分別選出「2025 年夏季最佳邊緣 AI 開發板」,本系列將依序介紹這些入選開發板,探討它們如何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並對市場上最新的技術趨勢進行分析。

多年來,邊緣AI硬體的發展一直處於快速變化之中。從最初的微控制器到現在各種形狀和尺寸的應用處理器,每一種硬體都為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了解決方案。隨著AI/ML的小型化模型增加、開發工具易用性提升,以及邊緣裝置硬體針對AI運算的能力愈來愈強大,讓嵌入式AI/AIoT的應用潛力浮現,開發者及創客們也盯著市場上的解決方案在熱切的關注著呢!

Hackster 日前依四個類別分別選出「2025 年夏季最佳邊緣 AI 開發板」,本系列將依序介紹這些入選開發板,探討它們如何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並對市場上最新的技術趨勢進行分析。首先來看看創客們想入門嵌入式AI/ML的開發,有哪些熱門的選擇?

創客首選MCU級入門AI/ML開發板 #

首先來看看對於愛好者和創客而言,最具吸引力的MCU級設備。這些開發板通常以其成本效益和適合初學者的特性而聞名。它們的主要優勢在於電池壽命的優異表現,這對於需要長時間運行的邊緣AI應用至關重要。入選四款產品定位及特色介紹如下:

1. Arduino Nano 33 BLE Sense Rev2 #

Nano 33 BLE Sense Rev2 是 Arduino 專為 AI 邊緣運算與多感測應用設計的微型開發板,它的價格實惠、使用簡單,幾乎在世界各地都能輕鬆購買,可說是創客開啟邊緣 AI 世界的入門選擇。

它的核心是 Nordic的nRF52840 (ARM Cortex-M4F 64MHz) MCU,內建藍牙 5.0、多種環境感測器(IMU、麥克風、光/手勢/距離、壓力、溫濕度),可方便開發動作識別、語音控制、環境監測等應用。這些內建感測器,加上其豐富的擴展能力,使其成為邊緣 AI 專案的理想起點。需要注意的是,有限的處理能力和記憶體將限制大多數電腦視覺用例,但感測器和小型音訊應用可以很好地運行在此開發板上。

在開發上則支援 Arduino IDE/C++、MicroPython 等框架,很適合教育、創客及早期 AI 原型開發。其體積小巧但感測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穿戴式、智慧互動等場景,且具有極佳的低功耗特性。

2. Seeed Studio XIAO ESP32-S3 Sense #

XIAO ESP32-S3 Sense 為針對 AI 視覺與語音應用優化的超迷你開發板,對於想要學習電腦視覺的初學者來說,會是入門的絕佳選擇。

雖然它不像 Arduino Nano 33 BLE Sense 那樣擁有豐富的感測器陣列,但它配備了可拆卸式 OV2640/QVGA 相機、數位麥克風,適用於影像辨識、語音觸發、AIoT 等智能應用,並搭載性能更強大的 Xtensa LX7 雙核心 32 位元 ESP32-S3( 運行頻率高達 240MHz),以及 8MB PSRAM 和 8MB 快閃記憶體。

此外,在通訊上支援 Wi-Fi、BLE 5.0,也有豐富的 I/O(11 PWM/9 ADC),其超小尺寸(21×17.5mm)更適合穿戴、邊緣設備、空間受限專案。在開發上同樣支援 Arduino、MicroPython 生態,開發彈性極高。更棒的是,它只需 15 美元! Seeed 也提供豐富的教學和範例項目,幫助您快速上手。

3. UNIHIKER K10 AI Coding Board #

UNIHIKER K10 是專為 K12/STEM 教育與 AI 初學者打造的綜合型智能開發板,由 DFRobot 團隊開發,對於剛入門的學生和業餘愛好者來說,可能是最容易上手的開發板。

主板內建 2.8 吋LCD 彩色螢幕與豐富感測器(2MP 攝影機、麥克風、RGB、溫濕、光照、動作),結合 Wi-Fi、BLE 無線連結與 Gravity IO/擴展埠。它預先安裝了4種可立即運行的 AI 範例,包括人臉偵測、貓狗偵測、動作分類和QR code辨識,可即時體驗視覺辨識與語音控制(離線語音辨識),無需外接硬體即可開展AI實驗,特別強調 TinyML 和 Edge AI 應用,便於快速實現 IoT 或互動裝置原型,是學習多感知互動與 AI 編程的理想平台。

該開發板還支援可視化的「區塊式」建構器以及 MicroPython,讓新開發者能輕鬆編寫 K10 程式。由於其教育性質,DFRobot 還提供了一套優秀的學習教程,用戶可以按照這些教程開始建立自己的邊緣 AI 應用程式。

 

4. OpenMV AE3 與 N6 Cameras #

雖然尚未完全符合2025年夏季最佳邊緣AI開發板的評選條件,但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剛剛在Kickstarter眾籌中取得巨大成功的OpenMV AE3和N6相機。OpenMV AE3 與 N6 為高效能、低功耗的一體式嵌入式 AI 視覺相機,適合專業級 AI 機器視覺、智慧感測、工業或機器人應用。

這兩款設備將首次為OpenMV生態系統帶來專用的AI加速功能,除了支援MicroPython,也與OpenMV IDE相容。其中AE3 極小尺寸 (1″x1″),採用 Alif Ensemble E3 MCU,內建雙核 Cortex-M55 + 雙 AI NPU,配置 1MP 全球快門彩色相機、Wi-Fi/BLE、IMU、ToF。強調 YOLO 等視覺AI模型可有30FPS運作、適合長時間低功耗AI監控、物件追蹤等應用。

OpenMV N6 則採用更高效能 STM32N6 (Cortex-M55 800MHz) 及 1GHz NPU(600GOPS)、64MB RAM,支援可換式 1MP/5MP 相機、硬體影像壓縮、Gigabit 乙太網、MicroSD、豐富 I/O 擴展。

AE3尺寸僅為郵票大小;而N6版本則採用經典的OpenMV Cam尺寸和形狀,這兩款開發板的正式上市令人期待。

各位看倌對上述開發板有中意的或已試用過了?歡迎與大家分享交流喔!下期將介紹入選的4款專業/生產規模MCU,敬請看下去。

Powered by BetterDocs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