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廠商較勁 人形機器人新戰場聚焦價格差異與應用分級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中、日、美、韓、德國長年名列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前五名,預期2025年將持續執行總計130億美元以上的相關計畫。從人形機器人角度分析,美國的機器人AI生態圈較完整,中國聚焦建立供應鏈,預料未來的產品價格和應用將更加多元。
英特爾新推解決方案加速客製化AI助理開發
英特爾(Intel)推出全新世代的PC,搭載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系列,結合CPU、GPU和NPU的強大功能,全面提升使用者生產力、創造力、遊戲與娛樂體驗以及安全性各方面表現。要如何快速且高效率地打造能協助日常任務的全新AI助理,是AI PC實現最佳AI體驗的下一波關鍵突破。
AI代理到底行不行?IBM Research推出開源基準測試
近年來,生成式AI技術的發展令人矚目,各類AI系統已能夠撰寫詩歌、解決程式設計問題,甚至能夠與使用者進行對話。然而,在企業環境中,這類AI系統的應用仍相對有限,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客觀標準來衡量其在解決企業IT問題方面的實際成效。
借鏡DeepSeek-R1訓練框架 耐能實現輕量級大語言模型
耐能(Kneron)宣佈取得了一項技術突破──借助DeepSeek-R1論文中提到的尖端訓練技巧,成功讓Kneron自研的LLM模型掌握了「思維鏈推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並已部署在伺服器上,為企業提供更智慧精準的AI解決方案。
看到DeepSeek就愣住了? 還有上百萬個AI模型等著你!
中國開發的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因其卓越的性能和低成本(約600萬美元)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甚至震撼了美國金融市場。對此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AI策略顧問機構Liftr Insights指出,中國對AI的野心遠不只有DeepSeek…
TrendForce:DeepSeek崛起凸顯AI產業將更注重高成本效益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DeepSeek近期連續發表DeepSeek-V3、R1等AI模型,使終端客戶未來更審慎評估投入AI基礎設施的合理性,採用更具效率的軟體運算模型,以降低對GPU等硬體的依賴。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則可能擴大採用自家ASIC基礎設施,以降低建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