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VINO工具套件AI程式講座
|
View Categories

淺談高頻系統的原理與設計—PART3:阻抗(上)

閱讀時間: 2 min read

作者:Bird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了電磁波的波速、波長與頻率的關係,也說明了介電質的介電係數對波速與波長造成的影響。訊號的波長是我們設計高頻系統中一個很重要的特性,這個觀念會一再出現在之後的討論中。

這一回我們要來探討一個稍微複雜一點的概念:阻抗。

先從簡單的開始 #

在進入高頻或交流系統之前,我們先從簡單的開始,看看直流系統的阻抗是怎麼一回事。

在一個傳遞能量的系統中,如果能量會以兩種不同的形式或是特性存在,那麼這兩種特性之間的比例,我們就說它是這個系統的「阻抗」(嗯~好我知道以上的每一個字都是中文,但是全部放在一起就像馬克仕威方程式一樣難以理解。讓我們用一個實際一點的例子來說明)。

假設我們要用直流電傳送 1 KW 的能量到遠方。這個電路看起來是這樣:

(圖片來源:Bird 提供)

這時我們有兩個選擇:

  • 100 V 的電壓,10 A 的電流,總功率 = 100 V * 10 A = 1000 W
  • 10 V 的電壓, 100 A 的電流,總功率 = 10 V * 100 A = 1000 W

這兩種方式所傳送的功率是一樣的,都是 1000 W,但它們的電壓與電流的比例不同。

常見的 power source 有電壓源與電流源兩種,不管是那一種,你都只能由 power source 控制電壓或電流其中一個。電壓源會恆定電壓,至於會流出多少電流,則是由負載的電阻大小決定;電流源會恆定電流,至於它的電壓會多高,一樣是由負載的電阻大小決定,沒有任何的 power source 可以同時決定電壓與電流。

特性阻抗 #

就以電壓源爲例好了。假設我們今天要用 100 V 的電壓、10 A 的電流來傳送 1000 W 功率的能量,這時我們需要一個 100 V 的電壓源當作 power source,但是要怎麼讓這個電壓源吐出 10 A 呢?

在負載端要有對應的電阻。

根據歐姆定律 V = IR,如果我們需要讓 100 V 的電壓源流出 10 A 的電流,需要的負載電阻就是:

100 V = 10 A * R
R = 100 V / 10 A = 10(ohm)

(圖片來源:Bird 提供)

假設我們要用來傳送能量的是另一個情境:10 V、100 A,這時需要的負載電阻就會是:

10V = 100A * R
R = 10V / 100A = 0.1(ohm)

(圖片來源:Bird 提供)

這兩個系統都可以用來傳送 1000 W 功率的能量,但是工作方式卻略有不同。一個電壓高一點、電流小一點;另一個電壓低一點、電流大一點。

這個系統用來傳送能量時,電壓與電流的比例,稱之爲這個系統的特性阻抗。

所以,第一個系統的特性阻抗就是:100 V / 10 A = 10 ohm

第二個系統的特性阻抗是:10 V / 100 A = 0.1 ohm

從這樣的系統可以看出來,第一個系統的特性阻抗比第二個系統要大。雖然電壓與電流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直接比較,但一般而言我們會說:阻抗高的系統,用比較高的電壓、比較小的電流來傳送能量;阻抗低的系統,用比較低的電壓、比較大的電流來傳送能量。

來源阻抗 #

我們剛剛討論的 power souce 是理想電壓源。所謂理想電壓源就是,不管你對它抽取多大的電流,它都能維持穩定的電壓,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電壓源是不存在的,大部分的電壓源都會有個電流極限,超過這個極限,它就必須降低電壓,讓輸出的電流不會超過極限。

比方說我們常常會看到電源供應器上會同時標示電壓與電流,例如 5 V/2 A,這並不是告訴你這個電源供應器可以同時控制電壓在 5 V、電流在 2 A。

這個規格是告訴你,這個電源供應器是一個 5 V 的電壓源,「最大」以輸出 2 A 的電流,它可以輸出 2 A 以下的任何電流,可以是 1 A,可以是 0.1 A,也可以是 0,至於要輸出多少電流,就是由負載的電阻大小決定的。你接一個 5 歐姆的電阻上去,它就會流出 1 A 的電流;你接一個 50 歐姆的電阻上去,它就會流出 0.1 A 的電流;你不接任何負載,它就不會有電流流出來。

這就像手機的 USB 充電器,你可以買到 5 V/1 A、5 V/2 A、5 V/3 A 的充電器,如果你的手機只需要 1 A 的電流,用 5 V/2 A 的充電器對手機並不會有任何不良影響,用 5 V/3 A 的也不會,即使你用 5 V/100 A 的超大功率充電器來充手機,也不會有任何不良影響,因爲要從電壓源拿多少電流,是由負載自己決定的,並不是電源這邊可以決定的。

電源這邊所能輸出的電壓與最大電流的比例,稱之爲這個電源的「來源阻抗」。它反映了電源在特定電壓之下所能提供的最大電流,或者是最大功率。

性阻抗的公式一樣遵循歐姆定律:R = V / I

由於電流項 I 在式子的分母,當一個電源可以提供的電流越大,它的特性阻抗就會越低,而理想電壓源由於可以提供無限大的電流,它的特性阻抗就是 0。

我們再回到前面的第一個電路。

(圖片來源:Bird 提供)

如果這個電路中的電源是一個 100 V/10 A 的電源,表示它在 100 V 的電壓之下最大可以輸出 10 A 的電流。這時我們用 10 歐姆的負載,就剛好可以榨出它全部的功率。

如果今天這個電源是 100 V/20 A 的,我們用 10 歐姆的負載一樣只能讓它流出 10 A 的電流,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只榨出它一半的能耐。

如果今天是一個 100 V/10 A 的電源,但我們接一個 5 歐姆的負載上去,理論上 100 V 的電壓源接上 5 歐姆的負載要產生 20 A 的電流,但這已經超過這個電源的最大能耐,因此它沒辦法吐出這個電流,至於它會怎麼反應,就要看這個電源供應器的例外處理設計了。有的電源會在電流過大時 shutdown,有的會降低電壓來維持電流,模擬一個電流源的行爲,但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是個正常的狀態。

好,我們來整理一下。

  1. 電源這邊所能輸出的電壓與最大電流的比例,稱之爲這個電源的「來源阻抗」
  2. 系統中用來傳送能量的電壓與電流的比例,稱之爲這個系統的「特性阻抗」
  3. 負載自己本身就是個阻抗,不用多說

在一個傳遞能量的系統中,當這三者相等時,所能傳送的能量是最大的;當這三者不相等時,系統會以比較沒有效率的方式運作。

比方說,當電源的阻抗比負載的阻抗低時,我們會沒辦法發揮電源的最大電流,而浪費了它的能耐;當電源的阻抗比負載的阻抗高時,電源會「推不動」負載,造成電源過載等例外狀況。

小結 #

以上所介紹的,是「阻抗」這個概念在直流電系統中的定義。事實上同樣的概念也一樣可以套用到交流甚至高頻的系統,只是在交流系統中,阻抗不只是電阻,它還有電容與電感的特性,因此在交流系統中的阻抗要用數學中的複數系統來標示。

同樣的,交流系統中的電壓與電流在電容與電感存在時,也會產生相位上的差異,因此交流系統中的電壓與電流也需要用複數系統來表示與計算。

下一回,我們會繼續探討「阻抗」這個概念在交流系統中是如何運作的。

(責任編輯:賴佩萱)

Powered by BetterDocs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