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rt Home Review#5】台灣智慧家庭的春天來了嗎?

   

作者:林祐祺

華碩攜手台灣最大的 3C 內容電商「486 團購網」,限定版合作販售其新上線的智慧音箱,新增了語音控制 LG 智慧家電功能,希望能藉著「3C 內容電商」這個新型通路銷售智慧家庭類的產品,突破過去走主流電商的困境。

華碩攜手 486 團購網及 LG,打造全新數位家電新體驗(圖片來源:486 shop

這當然是一種良性的突破,因為過往在台灣智慧家庭市場的發展中,前裝市場倚靠的是建商新建案與設計師協同系統整合商的規劃導入、工程商等通路,挨家挨戶把智慧家庭方案落地到千家萬戶之中;後裝市場則是由品牌廠商在電商通路及營運商,包括電信商與有線電視,其本身門市+電銷+工班+客服中心的最後一哩路賣給終端用戶,但以目前台灣排行前幾名的智慧家庭品牌來說,都沒有一家超過十萬用戶來看,台灣目前的整體滲透率,甚至不到 860 萬家戶的百分之十,算是全球智慧家庭發展很緩慢的地區。

其中原因當然不少,包括了市場碎片化、產品單價太高、安全疑慮、情境販售的需求、需有售後服務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此系列文章【Smart Home Review#1】智慧家庭進入主流市場的困境

這次藉由內容電商的販售,情境販售的問題是解決了一部分,即使目前還沒有實體通路的展示,但藉由 486 團隊所擅長的產品情境影片,用戶可以想像智慧音箱與智慧家庭產品串流之後所帶來的場景與能解決的問題,希望能夠讓用戶更了解智慧家庭在做什麼。

那過去一路發展的困境解決了大半嗎?個人認為離進入主流市場還是有一段距離存在。

台灣智慧家庭後裝市場最大的困境雖然理由眾多,但實際上就只有兩個。1. 沒平台帶頭衝、2. 賣太貴,講直白一些就是「大家都想當老大但都沒本事,產品性價比連小米的車尾燈都看不到」,這次華碩與 486 團購網的結合,仍然沒有解決這兩個根本性的問題(本篇文章先討論第一點)。

台灣智慧家庭市場缺乏整合平台

平心而論,華碩並無法成為一個產業發展的共同平台,一來華碩是單一廠商,所有的硬體公司都把它當作敵人,好比對岸家電的領導廠商海爾,它做了這麼多年的智慧家庭家電平台想一統江湖,也是到了 2018 年 3 月 9 日 AWE 2018 的現場,透過「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這個中立單位的促成,聯合海爾、美的、博西家電、長虹、海信、TCL、創維、康佳、雲智易等 10 餘家國內外知名家電及雲平台企業,才正式對外發佈了智能家電雲雲互聯互通項目(英文縮寫為 CIC)工作組的最新工作成果 — 雲雲互聯標識及 SDK,完成一個智慧家電合作平台。

那單一廠商誰有能力可以領導智慧家庭平台的發展呢?只有兩類廠商,第一類是「互聯網巨鰐」,指的是北美的 3A (亞馬遜、谷歌、蘋果)、大陸的 BATJM(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京東、小米),通常透過其在互聯網與行動互聯網所累積的產業資源與無數的生活服務,讓智慧音箱這個補貼的賠錢貨(Loss Leader),左手累積用戶數,右手誆生態系廠商入局。

另一類稱為「在地老大電信商」,它們同樣在固網與行動網路累積了巨大能量與用戶數,天秤的另一邊也同樣擅長操盤產業整合。雖然在發展智慧家庭的過程中,由於內部山頭林立與官僚文化,阻礙了物聯網事業的發展,但相較於 IT 產業的領導廠商而言,還是佔盡了便宜。

借鏡韓國電信商策略

韓國當前三大電信領導智慧家庭發展得有聲有色,其行網的龍頭 SKT 從 2015 年 5 月的 SKT Smart Home 平台上線後, 2016 年 9 月即推出 SKT NUGU 智慧音箱,發展到現在已超過百萬用戶。

韓國智慧家庭市場案例總結(圖片來源:林祐祺提供)

韓國電信商為什麼能成功打造並營運智慧家庭平台呢?早在 SKT NUGU 智慧音箱推出前,SKT 智慧家庭平台已上線一年四個月,而且韓國智慧家電已經是進行式,因此音箱推出後就能控制大量家電;不過 NUGU 音箱本身在音樂、有聲書、兒童內容、生活資訊等串聯就已很多,再加上地圖、電視服務、 NUGU AI 的串聯等,都使智慧音箱的銷售量大大提升,而這也是智慧音箱在韓國可以銷量逐步成長的原因,並非單靠硬體補貼促銷。

讓我們來看看韓國電信為其智慧音箱 GiGA Genie 所打造的智慧家庭應用吧!其橫跨多個生活場景,做到跨終端的完美整合,即使聽不懂的韓文,是不是也很心動呢?

小結

對比起來,台灣想以 IT 領導廠商打造智慧家庭平台,即使有 486 內容電商這個新夥伴、新通路的加持,想要在平台天秤的兩端同時抓到用戶與廠商,其難度還是相當的的高。

而相對有能力建立智慧家庭平台的台灣電信商與 MSO 多系統有線電視業者,包括四大電信中華電信、台灣大+凱擘、遠傳電信、亞太電信+台灣寬頻及其他地方系統業者,除了中華電信外,似乎都把發展方向朝向單一加值服務,而非往平台策略的方向走,甚是可惜,期待日後有進一步發展,帶動台灣整個家庭物聯網產業向上提升。

(本文同步發表於智慧家庭實驗室原文連結;責任編輯:賴佩萱)

林 祐祺

Author: 林 祐祺

長期推動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的產業發展與市場策略研究。2011年進入物聯網產業,2013年創立臉書社團「智慧家庭實驗室」,2016年進入電信產業規劃智慧家庭平台與電商平台,2018年開始在MSO規劃智慧社區與智慧城市服務,並提供顧問諮詢與系統規劃協同開發等服務。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