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man
近期台灣的新創社群很熱鬧,大多在討論這個之前在 Indiegogo 也一戰成名的 CatFi (過去叫 Bistro),目前無法交貨的問題,而現在出了狀況似乎印證了:這一類軟硬整合的新創團隊產品不容易產出的現象。
有許多人開始要求退款及出來給膠帶 (交代) ,我想從另一個觀點來探討,我們是否認為未來不是只有軟體或者 Internet,因為這世界依然由原子構成?如果認同的話,那麼表示,本來就會持續的有硬體創新和硬體創業的出現,否則我們大概就是在加速 Matrix 的出現,大家都準備插插頭過活了。
硬體新創的瓶頸
而回到 CatFi,面臨到的挑戰真的挺大,一般做軟體新創或者過去的硬體公司,其組成都相對單純,顧名思義,僅需要軟體人或者硬體人即可;相較之下,對於做跟硬體新創有關的團隊,則需要較多元的組成,因為未來確實一切都會連網,一切都會智慧化。
但是初創團隊,往往一開始僅是掌握了自身的某個優勢和特色而選擇創業,接著找到值得解決的問題時,才發現自身團隊能力上的不足,就得開始建構相關團隊。
回顧我最後參與的新創公司,一開始我們只是想建立個美國 + 台灣可能不到二十人的核心團隊,而想將硬體交給最擅長硬體的台灣夥伴,但卻發現,由於要解決的問題太難,且台灣的生態並不擅長於解決沒處理過的問題,而是承接你已經找到的答案,並協助把答案做的更完美,所以現在的團隊,已擴增到美台兩地將近200人之多。
從 CatFi 募集的金額US$240,680 來看,其陸續幾個樣品照片,一直到現在網站上的 CatFi Pro 照片,其實很容易知道這募資金額應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還沒考量到:
- 本身群眾募資的募資成本
- 還有團隊成本
- 投入時間
- 硬體NRE (Non-recurring engineering),及後續打樣和生產相關的成本
而原本的團隊,是否能夠因為要去做軟硬整合的產品,有所調整,我相信是有的,只是人的變數太多;而 CatFi 團隊提到需要 US$ 1.2M 的 NRE 才能完成,這部份我持保留意見,但可以想見的是團隊對於處理硬體的部份,確實是沒經驗的。
同樣的例子,可以參考正在募資中的 Blocks智慧手錶,截至目前為止,他們跟台灣的仁寶就有比較好的合作模式,但問題來了,並不是每個創新團隊都可以很快就找到適合的合作夥伴,而更多是處於像目前 CatFi 所遭遇的挑戰。
有沒有解決方式?
解決方式是什麼?其實這就是標題上寫下硬體加速器的原因。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硬體加速器 HAX 所主要運作的模式,是讓硬體新創團隊入駐到深圳,利用當地的硬體生態圈,提供每週一次的導師諮詢服務、打樣器材室、並幫助其媒合供應鍊,再搭配群眾募資網站,來驗證其產品或服務,或許會有人問為何不直接找到對的供應商就好了?
這學問就在於:硬體新創大多具備做 POC (Proof of Concept) 的能力,但做硬體產品的能力卻是另外一種人,這樣做硬體產品/商品能力的人,在硬體新創中可以說是屬於必要,但可能不那麼重要的。
整合團隊的門檻
在一個硬體新創團隊中,也不見得那麼適合一開始就把硬體團隊建構其中,但要培養出這樣能力的人是必然的,而單純的讓硬體新創團隊跟一般的硬體公司,不管是台灣的電子五哥,或者只是中型,甚至小型的硬體公司直接接觸,很容易是災難一場。
如同此圖,你要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溝通,這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而這件事情,其實正反映出硬體加速器的價值所在,單純的 MatchMaking (好像是目前在台灣有的模式),就像是我已經介紹了你們兩個啦, 剩下就交給你們了,成了都有我的功勞,不成,是你們不爭氣跟我無關啊!
或者有人會提問,那麼這硬體加速器讓大企業做就成拉!有資源有會做硬體的人明顯是對的,這就是單純用資源來論述的盲點,由大企業直接做有幾個政治不正確點:
1. 資源排擠:
做這些新創一開始都是不斷投入,但產出不知道何時,而傳統硬體公司必須優先填滿產能和賺錢;這一類做新創的單位,若老大後台不夠硬,或者不是由最高主管來做,一般很難壓下來執行往前走,但問題來了,老大的任務是新創嗎?
2. 設計包袱:
台灣的硬體公司,我們都很清楚在做類似 ODM / OEM / JDM 的模式,在這模式中,我們都會想辦法去影響對方盡量採用我們已經用過的設計方案,不管是為了降低設計風險、成本、或者其他,都是為了硬體公司本身利益極大化而出發的,嘴巴會說跟客戶共贏,但能真的做到的絕對少數,如此,往往就會失去新創團隊本來想解決問題的價值。
而若透過硬體加速器,其利益和價值是與新創綁在一起,透過解決問題傳遞價值,才有辦法把新創的利益極大化,這才是真正的全體利益極大化,而非只是硬體公司。
3. 語言不通:
現今的硬體新創,其實大多具備的核心元素是軟體及網路,而非硬體設計製造,也就是前面提到硬體新創其實擅長於做 POC,但該 POC 甚至連硬體公司的新產品開發流程(NPDP)的樣品階段都不到,期待硬體新創能夠做到接近量產,可能是緣木求魚,因為一般硬體新創的價值,並非在於懂得把其創新做到量產,而在於「創新」,而硬體加速器也就是在解決這一類的落差。
這也是為何另外一個美國知名的硬體加速器 Highway1 是由 PCH 所支持,但卻不在 PCH 內而獨立運作的原因之一,而HAX則選擇跟硬體生態連結,但本身卻又沒有工廠在其中。
小結
在台灣,我們很容易用「硬體資源」來解讀探討:為何我們都有這麼好的硬體生態,但卻沒有辦法有太多好的硬體新創?其實也正是因為我們太過看重「硬體資源」,卻忘卻—新創的本質和重點,其實在於Entrepreneur(創業家)本身。
而 HAX 和 Highway1 等,正是用以人為本、以團隊為本的方式,協助新創團隊把價值做大,進而讓自身受益的方式,看起來都跟台灣有的資源很像,但運作本質不同,我們正在試著把一個以人為本的硬體加速器運作出來,也很期待硬體廠商能夠一起來探討(不要期待直接就是答案,而是得探討出來):「一個真正的硬體新創生態圈」,這時我們才能夠真的有更多好的硬體新創從台灣誕生。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原文連結)
- 「產品」和「商品」有何不同?實體市場的遊戲規則 - 2016/11/11
- IoT 對產業帶來的蝴蝶效應 - 2016/05/05
- 為何Raspberry Pi能,我們不能? - 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