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又一支團隊上Kickstarter了,而且不到一天時間就達標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稱為FLUX的3D列印機,原汁原味出自台灣新創團隊之手。
這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上架的產品類型是市場上已很殺戮的3D列印機,是什麼原因讓它這麼快脫穎而出呢?
首先,以開源Delta 3D Printer機型為設計基礎,讓FLUX先天上即具有更高Z軸列印空間的優勢。放眼市場,同類型的Atom 3D Printer(出自台灣設計師Lawrence之手),就曾在國內的Zeczec募資平台上創下募資佳績。
在這基礎下,FLUX開發團隊導入模組化的可擴充架構,讓Flux不僅只是台3D列印機,還可以是台3D掃描機,甚至是雷射雕刻機。
對於設計師和Maker來說,這該有不小的吸引力吧,因為在原型設計階段,這是三種不可或缺的功能,過去需買個三台工具機才能滿足,如今一台Flux就能搞定,而且,這還只是最基本的模組功能。
FLU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柯軒恩興奮地表示:「我們是站在開源社群的肩膀上,一步步走到這個階段,因此,我們也以開源精神來打造這個產品,希望邀請更多Maker加入模組及應用功能的開發,讓FLUX因第三方擴充而開創無限可能。」
所以呢,未來FLUX還打算提供巧克力噴頭和鑽頭等可更換套件,而該團隊也與Structured 3D這個專門研發各種3D列印材料的新創團隊展開合作,讓這台設備的擴充性更令人期待。

FLUX的磁吸式模組設計,讓模組更換變得很簡易。
再來談談它的另外兩個特點,即是簡單易用與平價化。目前帶領核心團隊前往矽谷加速器「進修」的柯軒恩,大學期間陸續感召了幾位具軟、硬實力又愛做夢的台大校友們,一同踏上這條創業路。而想開發FLUX的初衷,即是希望讓3D列印機成為人人可以上手的好用工具。
柯軒恩說:「現在市場上中低價位的3D列印機,不是需組裝調校才能用,不然就是輸出品質不佳,這讓我們想做出一款使用者不用寫程式、不用鎖螺絲組裝就可以很快上手,而且價格親民的新產品。」
FLUX技術長游雋仁補充指出,在兼顧優質設計感的原則下,今日上架的產品是歷經四代原型並試過30多種元件組合後的成果。而為了親民目標,將放上Kickstarter的早鳥價定為499美元,落在3D列印機市場的入門價位區段,以其多功性來看,價格門檻不算高。
易用性上,則可從軟、硬體兩方面來看。軟體方面,FLUX開發了手機、平板版本的FLUX Studio,讓使用者隨手畫張平面圖,就能轉換成可印出的3D圖像(如印章),並且可用藍芽連結及操控FLUX進行列印;硬體上則採用磁吸式的機構設計,很容易就可取換噴頭或鑽頭模組。

為初學者提供直覺介面的FLUX Studio軟體工具,它同時也為專業使用者提供進階的設定。
身為台灣土產的團隊,在量產上就比歐美團隊佔了不少優勢。柯軒恩表示,在決定進軍Kickstarter後,他們已走訪了許多台灣的製造商,並得到高品質及如期交貨的生產保證,前題是,要先籌得一筆啟動量產的資金。
這道在過去難以跨越的借貨門檻,如今靠大家聚沙成塔的力量已相挺跨過了。還有39天,結果會是如何?值得期待呢!

由台大校友及學生組成的FLUX新創團隊(左二為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柯軒恩,左一為技術長游雋仁)。
延伸閱讀
- Physical AI近了!如何打造「通用又專才」的機器人? - 2025/04/13
- 當Node-RED遇上AI、RAG:IOT工作流程變聰明了! - 2025/04/08
- 為何Fair Code授權訴求廣受開源公司重視? - 2025/04/01
訂閱MakerPRO知識充電報
與40000位開發者一同掌握科技創新的技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