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MAI 開發者大會以「Make AI a Reality」為精神,希望架起AI技術與應用的橋樑,廣邀開發社群先進擔任講者,2天共20場演講,為AI開發者及AI Maker們領路。探討主題涵蓋先進及實用 AI 工具、框架、平台技術;Edge AI開發環境、推論優化與佈建;熱門關鍵技術:Local LLM、RAG、NPU、GenAI…;創新與落地Edge AI應用。
本場演講,由僑光大學資科系陳紀翰老師以「綠色視界 -從工業、河流到天空的AI看護」為題,分享AI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也展示了如何透過技術介入改善和監控自然環境的質量。
工業污染的AI監控革新
陳紀翰首先指出,工業活動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他介紹了一個創新的AI監控系統,該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工業排放,並預測污染物擴散的可能性,從而提前介入,以防止污染事件發生。陳教授說:「通過即時的數據分析,我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擴散路徑,及時調整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控制措施。」
接著,陳紀翰轉向另一個關鍵領域:河流保護。他詳細介紹了如何使用AI技術監控河流健康狀態,並預防污染事件。這包括了水質監測和生態平衡的自動分析。「我們開發的智慧感測網絡能夠持續監渧水體中的化學物質濃度和生物指標,確保河流生態系統的健康。」他強調,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限於預防污染,更能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水生生態系統的動態變化。
除此之外,陳紀翰也分享了他們如何運用AI監控空氣質量,特別是在都市和工業區域。通過高解析度的衛星圖像和地面感測器收集的數據,AI系統能夠實時分析空氣污染物的擴散情況和來源。陳紀翰表示:「我們正在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透過精確的數據分析,可以顯著提升公共衛生響應速度和污染防治效率。」
跨界合作:整合資源實現環保目標
在演講的過程中,陳紀翰強調跨學科合作在實現環保目標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單靠技術創新是不夠的,需要環境科學家、工程師、政策制定者以及公眾的共同努力。「我們正在與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合作,將這些AI監控系統整合進更廣泛的環保策略中。」
他也分享了一個成功案例,說明如何將AI技術與公眾參與結合,通過社區監控計劃來增加大眾對環保行動的認知和參與度。他提到這種多方合作不僅提升了監控系統的效率和覆蓋範圍,還強化了環境政策的透明度和公眾信任。這種模式尤其適用於面臨嚴峻環境挑戰的區域,可以促進科技與社會需求的和諧共生。
用AI創新維護地球
最後,陳紀翰展望了AI在環境保護中的未來發展方向。他預測,隨著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技術的進步,未來將有更多創新的AI工具被開發出來,用於更精準地預測環境變化和管理自然資源。他表示:「科技是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力量。通過持續的創新,我們有望見證AI在維護地球中發揮更大作用。」
透過這場演講,我們不僅見證了AI技術在保護地球環境中的巨大潛力,也看到了科技和教育如何共同作用於提升公眾環保意識和實踐能力。這是一場科技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展望,也是對未來科技發展道路的積極探索。
- Hugging Face vs. GitHub:兩大開發者平台的主要差異 - 2024/12/22
- TI白皮書探討邊緣AI最新軟硬體技術與工具 - 2024/12/19
- Infineon發表邊緣AI軟體新品牌DEEPCRAFT -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