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F動畫從頭說起-細說翻頁書的歷史(下)

   

作者:張宇文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關於前電影的介紹,以及最早的GIF動畫「翻頁書」,這一期我們繼續來說有關翻頁書的歷史。

翻頁書的歷史

我們現在很難準確的確認翻頁書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然而在1986 年在德國導演的一部關於電影史前史的紀錄片中,題目是 geschah wirklich zwischen den Bildern?裡面提到翻頁書,並將其發明歸功於 1760 年一位名叫 Lautenburg 的畫家;而關於電影史前史的作品將翻頁書的誕生置於 19 世紀,這與從攝影到電影的過渡有關。

而在1897 年 Hermann Casler 的 Mutoscope 和 Louis and Auguste Lumière 的 Kinora 以及 1898 年 Henry Short 的 Filoscope 都可以看出是翻頁書的衍生形式產品,也開創了「機械式翻頁書」的產品,然而早期這類產品被做為上流社會的收藏品並稱為「Kinora」,而「機械式翻頁書」變成兒童玩具,則要到20世紀中期。

Mutoscope . Museu del Cinema

而folioscope 的想法出現在 1860 年左右,並歸功於法國人 Pierre-Hubert Desvignes,因為他為一些圖片製作了動畫,有點像 Zoetrope。然而,1868 年英國伯明翰的印刷商約翰·巴恩斯·林內特 (John Barnes Linnett) 第一個以「The Kineograph a newopticillusion」的名義為翻書申請了專利英國專利,編號 925)。

在「產生視錯覺的手段下改進」這一目標下,他描述了他的發明:「通過快速連續地像眼睛呈現一系列物體的圖片,來產生視錯覺,這些圖片代表物體在運動時佔據的幾個連續位置,從而產生移動物體的印象。」

他還預見到了雙向使用翻書的可能性,頁面的相對兩側可能有不同的圖片,因此當從一側看時,一本書或一系列頁面會呈現出一幅動態畫面。在另一邊看時會出現另一幅動態畫面 ,而後他又向專利局補充:「雖然我只描述了手動翻轉葉子、紙張或卡片,但我不限於此,因為所述頁面或卡片可能是通過機械方式翻轉具有相同的效果 。」

這顯示他已經想到了利用機械式的方式來取代手動,我們不知道他是如何預見到的,因為他沒有留下任何圖紙。在兩個圖專利顯示了他是如何用孔眼裝訂翻書的,以及如何正確地握住翻頁書。從圖面來看他設計的翻頁書,與現在的翻頁書是完全一樣的。(圖11)

圖11

1882 年 6 月(美國專利,n°258,164)(n°259,960)又有了新的發展,透過將不同長短的頁面組合在一個翻書中,達到在不同的位子翻動書頁時可以看到不同的動畫。(圖12)

圖12

而後開始出現了各種形式的翻頁書,如以「 The Living Picture Book 」為名的英國專利(編號 14917),他還想像了三本連在一起形成三角形的翻書,四本甚至六本翻書呈六邊形。

1896年一家法國巴黎的玩具製造商 Charles Auguste Watilliaux也成功的利用類似的概念,將兩本翻頁書並排在一起,並從中裝訂,製作出了新型態的翻頁書。(圖13)

圖13

直到1897年翻頁書從圖畫漸漸的變成了利用相片編輯的微縮電影,也是從這個時期,翻頁書開始在世界流行起來,特別是用小冊子的形式在美國以「生活圖片 」或「  生活照片  」的名義,在德國以「 Lebenden Photographien 」的  名義 或在法國名為「 Cinématographe de Poche 」,由於價格低廉易於製造,很容易成為品牌的促銷禮品。

在一次大戰之前,位於倫敦的照片實驗室「Biofix」開始推出了客製化的服務,至此之後照片型的人物紀錄翻頁書開始流行起來。

直到1911年德國人魯道夫·舒爾茨在巴黎為一本「包含電影視圖的書」申請了專利(N 428.697) 將動畫場景包含在一本書中,利用不同的排列,可以在一本書中看到不同的分鏡與效果,這種概念到現在也廣泛應用在動化製作,尤其是迪士尼。(圖15)

圖15

至此翻頁書的結構似乎沒有再變動,然而以此衍伸的創作卻層出不窮,如利用打洞做成的3D翻頁書,或是結合送禮物的翻頁書等。而機械式的翻頁書機,則是向另一個領域發展,最終演變成電影的播放器,有關這部分希望之後有機會再向各位分享。

 

結語

透過這兩期的文章,希望讓大家了解到許多現在習以為常的技術或是設備,當你認真研究時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延伸,宇文在做設計或研究某一個新領域時,往往都會像這樣,努力的往源頭去研究,在整個過程中會發現很多完全不同的東西,或許出處都是同樣的地方,用這樣的研究方式,就可以更有邏輯的去認識自己正在研究的目標,並且之後有更多衍生的知識。

 

參考資料:

1 : Ricky Jay, The Magic Magic Book. An inquiry into the Venerable History & Operations of the Oldest Trick Conjuring Volumes designated « Blow Books », New York, The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1994.

2 : Gérald Dupeyrot, « Flip Story », BàT, mars 1981, pp.32-35.

3 : E.L. Doctorow, Ragtime , Laffont, 1976 (repris dans la collection « J’ai Lu », n°825).

4 : Johanna Drucker, The Century of Artists’ Books, Granary Books, 1995.

5 : Book Unbound, Spring 2001, page 16.

6 : Sur les jouets optiques, voir la remarquable série d’articles de Pascal Pontremoli parus sous le titre « De l’animoscope au zootrope » dans Le Vieux Papier, fascicules 338 (octobre 1995), 340 (avril 1996), 342 (octobre 1996) et 344 (avril 1997). Repris en plaquette la même année.

7 : À l’American 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 de New York, on peut même réaliser son propre flip book en se faisant filmer devant une caméra qui enregistre 40 images qui imprimées et assemblées constitue un flip book inédit et original.

8 : Merci à Christin Müller de nous l’avoir signalé.

9 : Werner Nekes, Was geschah wirklich zwischen den Bildern ? Gurtrug-Film, 1986 (sorti aux États-Unis sous le titre Film Before Film , Kino on Video, 1999).

10 : Adolf Hübl, 51 Jahre Film, Wien, Eberle Verlag, 1947.

11 : Gaston Tissandier, « Récréations scientifiques – Le foliosocope », La Nature, n°1190, 21 mars 1896.

12 : « Le folioscope mécanique », La Nature , supplément au n°1232 du 9 janvier 1897.

13 : Voir leur description dans : Georges Naudet, « Les Folioscopes du Bon Marché », dans Pascal Pontremoli, op.cit., pp. 16-17.

14 : La Nature, n°2358, 25 mai 1919.

15 : Le Bottin du commerce mentionne l’existence de Biofix jusqu’en 1921.

16 : « Apollinaire filmé en 1914 », Le Point, juin 1944.

17 : Jacques Haïk a inauguré la salle de l’Olympia en 1930. Il construira ensuite Le Grand Rex en 1932 et Le Français boulevard des Italiens en 1939. La salle de l’Olympia est restée dans le groupe des sociétés Jacques Haïk jusqu’en 1987.

18 : Coédité par le Kunsthalle de Düsseldorf et Snoeck, éditeur à Cologne.

(本篇文章經同意轉載自vMaker原文連結;責任編輯:謝嘉洵。)

文創造 設計工作室
文創造 設計工作室

Author: 文創造 設計工作室

善長於利用結構設計,創造以環保、智能啟發、美學教育為目地的互動結構裝置,並在設計中帶入中華元素及文化意涵是其特色。 作品具備實用性、啟發性,並以教育、趣味、互動為手段的相關作品。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