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玩具-彈珠小海龜

   

作者:張宇文

 

緣起

一直以來在台灣的課綱內就有許多的”議題”,而議題融入式的教案,不僅可以讓教學內容更多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透過課程學習到學科以外的智慧,而海洋議題一直都是極為重要的議題,將其融入教育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還能培養他們對於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概念培養。

這樣的課程內含包含:

生態教育」:透過學習海龜的生態,學生可以了解海洋生態系統的複雜性,以及海洋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以及牠們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

環境教育」: 透過教學,強調海洋污染、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危害,尤其是對海龜的影響。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損害,進而培養環保意識。

 科技教育」:透過電腦繪圖設計與數位製造,導入新興科技中的科技素養讓學生認識科技的重要性。

而這次的創作,是很久以前在遊戲者的聚會上,偶然獲得了一隻用PP紙做成的小老鼠,這個小老鼠是台灣紙藝大師洪新富所設計的,透過幾個簡單的卡扣,就可以把一張平面的紙變成立體的老鼠,更有趣的是在老鼠的肚子裡面放入一顆彈珠,老鼠彷彿獲得了生命力一般,可以在傾斜的平面上跑來跑去,非常可愛。

後來才知道,這隻老鼠是一隻幸運鼠,而這個系列陸續又出了許多的板本,像是小丑魚尼莫、小黃鴨等(圖1),在某次與新富老師的討論中,聊到是否可以利用我所擅長的木質結構的設計技巧,把它做成木頭組裝版本,在交流的過程中老師也分享了許多紙藝設計的技巧,於是就有了這次的作品。

圖1

設計理念

起初在設計時,以為只要把材質改一下應該不難,然而實際在設計時才發現,要讓這個作品可以順利滑動,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除了要考量木板與地面的摩擦力,還有彈珠的高度、會不會干涉等,許多地方要思考。

首先是尺寸,原本的老鼠不含尾巴的話身長約6公分,在這個大小內要把結構做出來首先要考量的是強度的問題,因為作品越小,組裝上就會越困難,加上木板本身有一個3mm的厚度,跟紙張的厚度與重量相差很多。

其次是體積與重量的問題,設計大隻一點在結構上會比較好組裝,但是重量變重,原本的彈珠可能會滑不動,原先有考量是否要換成鋼珠或放大彈珠。但是基於價格與入手的難易度,最後還是決定在有限的空間內嘗試創作。

設計

木質與紙質兩種版本中最大差異在於彈珠的限位設計,由於紙版本重量輕,所以彈珠基本上可以拖著紙移動,木結構版本,因為木材本身的重量,必須讓底面與桌面的摩擦力盡量減少,所以在設計時,要讓彈珠凸出底板一點點,以減少摩擦力。

所以在設計時利用六邊型結合一個頂板,設計成固定彈珠的結構,並且設計成海龜的形狀。(圖2)

圖2

建模預覽

等圖面都設計好之後,進入立體建模,看看彈珠是否像想像的一樣凸出來。(圖3)

圖3

製作

進入排板與打樣的過程,這次所有的零件只有6種,8個零件,所以在排板上僅需要120*55(MM)的範圍(圖4),非常適合使用廢板材的邊料製作。

圖4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完成後的樣子吧。(圖5)

圖5

結語

透過本次的作品介紹,希望可以讓閱讀者了解創作靈感來自生活中所有的好設計,透過形式、材質的改變或用法的改變,都有可能變成一種全新的創意與應用,好的設計不一定要完全原創,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現有的架構上不停突破或改良。(圖6)

圖6

(本篇文章經同意轉載自vMaker原文連結;責任編輯:謝嘉洵。)

文創造 設計工作室
文創造 設計工作室

Author: 文創造 設計工作室

善長於利用結構設計,創造以環保、智能啟發、美學教育為目地的互動結構裝置,並在設計中帶入中華元素及文化意涵是其特色。 作品具備實用性、啟發性,並以教育、趣味、互動為手段的相關作品。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