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創設計】創作學習三步驟,找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作者:文創造設計工作室/張宇文

這個月文創造想聊一下,在學習上累積的重要性,並且將學習分成三個階段:臨摹、破除、創立,藉由自身專業「結構設計」為例子,分別說明每個階段的學習重點。

1. 臨摹階段

以繪圖來說,「實物測繪」算是基本功,簡單說就是透過游標卡尺把物件完美地畫出來,包含 3D 建模在內。

實物測繪(圖片來源:文創造提供)

3D 建模(圖片來源:文創造提供)

以前老師一直強調「萬丈高樓平地起」,所謂的底氣就是你做的練習比人多,在運用技術時你的穩定度就比較高,那不需要多解釋,程度立馬就會展現出來。

在臨摹的階段所投注的時間與努力,往往決定之後的程度,很多人急著創新,卻忽略前人的經驗,換來的就會是不停地在設計上碰壁,成了一個萬年繪圖器,而臨摹的重點我認為是在「了解原因」。

譬如在購物時看到了一個盒子,是否會是思考,這個是怎麼生產?為什麼要這樣設計?為什麼邊邊要設計成斜的?為何要做那麼多倒角?

思考物品的結構和設計(圖片來源:文創造提供)

同時也要試著去找出問題的解答,譬如製造方式是利用模具的射出成形,所以必須要脫膜有角度;為何要用射出?因為它的成本與生產速度比 CNC 或 3D 列印等其他加工的來的便宜、快速、穩定。

就這樣在繪製的過程中不停思考與學習不同的知識與經驗,並在之後的設計中學以致用,一直累積下去;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認知是「沒有最好的設計,只有較為合適的方案」,把這些經驗與學習方式當作一種養分,可以說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

2. 破除階段

「破除」是指當你有一定的程度的基礎之後,你可以開始將不同的知識融合的階段,如同書法,楷書練到一定程度後,你可以開始簡化或是把筆畫精煉,慢慢的變成行書,這就是一種破除的過程。

又如同寫程式一樣,同樣的功能,一開始寫的時候,因為會的不是那麼多,往往程式碼會寫得很長一大段,等到有經驗後,就可以試著縮短,等到累積較多經驗後,就會知道哪些程式碼是可以省略或是縮短的,這也是一種破除的過程。

然而現在很多人是楷書都寫不好,就想一步登天,去練習行書草書,在行家眼裡一看就知道沒有底子,於是用這是自己獨創的「特草、狂草」等新名詞來自圓其說。

「破除」的意涵就像做研究,很多人說做研究就是要一直嘗試與創新,但是要先知道所謂的研究人員之所以讓人尊敬,是因為他們的研究是建立在現有知識的頂層,並不是什麼都不懂就一股腦的去做實驗。

所以說「破除」需要的是當你融會貫通了許多不同知識之後,慢慢演進與內化的一個過程。

譬如上次我看到了玉米脆片+奶酪盒子,我就在思考,這個器型很聰明,下面放奶酪上面放玉米脆片,要吃的時候兩邊一起打開,可以分批加入也可以一次加入,這種是蓋子也是盤子的器型設計很有趣。

在青銅器禮器中不正好也有類似的器型「豆」器嗎?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專區)

於是我就做了「環保教育+青銅器型認知教育+結構設計教育」這個計畫;那包含之前的「毛公鼎小盆栽」、「轉心瓶萬花筒」都是利用廢棄物結合國寶器型的設計,其實都是同樣的概念。

毛公鼎小盆栽(圖片來源:文創造提供)

轉心瓶萬花筒(圖片來源:文創造提供)

我常常說「當你真的喜歡一件事情,你的生活自然會把它融入其中」,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說的「底蘊」,也就是所謂的生活中的累積。

3. 創立階段

前面提到學習的前兩個階段「臨摹」與「破除」,最後一個步驟則是「創立」。引用台灣遊藝學大師張世宗教授的說法,把三個步驟分為:「跟」— 仿作、「破」—改作、「離」—創作。

在創作的過程中,必須是有依據且有目標的創新,而前兩個階段的成果則會直接的反應在這部分上,假如基礎工不夠紮實,後面的創作就會如同花拳繡腿且力不從心,而研究得不夠透徹會處處留有別人的影子,成了一個大雜燴。

這也是許多創作者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參考了許多資料向許多大師借鏡,最後仍確找不到一個主軸,因此也有人將「創作」稱為「個人的風格」。

繼續用之前的塑料盒與豆型器為例。假如沒有繪圖的基本功又或是沒有對於青銅禮器的認知,絕對不會有這個作品,就算硬要做出一個,也絕對不會有太多的教育性。

青銅器一直被認為就是一個看不懂的文物,往往看完就忘記了,假如有這樣一個連結,是否能讓人覺得有趣進而增加記憶力?

正因為我希望藉由作品讓青銅器的器型與文化更貼近生活,於是有了這一次的創作。

(圖片來源:文創造提供)

(圖片來源:文創造提供)

所以任何的學習都是一樣,讓學習產生有趣的關聯性往往會有更好的收穫,同樣的教育者也可以藉由提升學員的興趣讓課程的吸收更快速有效,最終讓學員產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孔子的「遊於藝」、「樂於學」或許也是這個概念。

最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篇第十八〉,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樂在學習。

(責任編輯:賴佩萱)

文創造 設計工作室

Author: 文創造 設計工作室

善長於利用結構設計,創造以環保、智能啟發、美學教育為目地的互動結構裝置,並在設計中帶入中華元素及文化意涵是其特色。 作品具備實用性、啟發性,並以教育、趣味、互動為手段的相關作品。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