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故事】太陽能物聯網供電的最佳品牌 - 飛立威

   

作者/攝影:歐敏銓

物聯網正一步步將原本獨立的物件串連到網路的世界,也帶來各種創新的應用,甚至為AI所需求的數據分析提供了足夠的「大數據」。然而,僅管在連網上出現LPWAN的廣域低功耗技術,但對於戶外或野外的應用來說,長久且持續的供電,仍是難解的問題,而這正是國內的能源新創 - 飛立威(Flexwave)光能的定位及優勢所在。

不用直接照光也能持續發電

「可不要小看這塊小小的太陽能板,它的背後藏著不少突破性的技術喔。」飛立威總經理暨共同創辦人徐旻宏指著自家的產品表示:「它採用了一種稱為波導矽橡膠的材料,達到平面聚光的效果,只要環境中有自然光就可以發電,甚至不用直接被光照到也能持續發電。」

Flexwave總經理徐旻宏

具有10年以上太陽能電池量產製造與研究經驗的徐旻宏,曾回到學界深造,當另一位創辦人周俊賢跟他談及可將波導技術用在太陽能板上時,他正在英國跟隨太陽能技術的權威教授做博士班研究,他回憶當時:「我的眼睛一亮,很肯定這是翻轉太陽能技術的機會,也是值得長期投入的事業,於是書也不唸了,和俊賢一同創辦了飛立威。」

產學雙棲多年的他,很清楚傳統太陽能板的種種限制,例如厚重佔空間、需定期清洗維運以及容易受日照條件而影響發電量。相較之下,採用波導技術的太陽能板,能透過光纖材質及發光染料的特性,達到平面聚光的效果,並將傳統太陽能板無法利用的紫外線光轉為可見光,使得放置在側邊的太陽能電池片可增加40%的電量。

跌跌撞撞地向市場學習

「透過軟性波導太陽能技術,可以讓生活中很多陰影被遮蔽的狀況改善,更能避免效率不彰的問題。」這樣的技術優勢,讓他們信心滿滿的走向創業,但兩個技術人也在這條路上跌跌撞撞地向市場學習,不斷修正產品定位。

「原本以為只要把這創新太陽能板的可彎曲、可透光、可內建圖案或選擇顏色的功能端給客戶看,他們就會搶著想用,但事實並非如此。」徐旻宏苦笑著指出:「太陽能市場競爭太激烈,非常現實,即使是新技術也不能增加業者一絲絲的成本。」

飛立威波導技術讓太陽能板可內建圖案或選擇顏色

即使飛立威的技術已贏得數座獎項,包含法國VIVA Tech Engie挑戰賽、APICTA永續應用銀獎、TIEC新創媒合賽首獎等,但很顯然的,如何取得業績的成長才是對公司最重要的事情。於是他們很審慎地檢視自己的優勢與市場的缺口,並立下成為「太陽能物聯網供電的最佳品牌」的期許與定位。

在物聯網應用找到轉型立足點

「不論是對河川水質、橋樑、動物或森林火災的監控,這些放置於戶外的大量感測器都不太容易接上市電,採用電池則需經常更換維護,若能用太陽能來供電顯然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的確是打中了許多物聯網應用的痛點,但這類應用的環境千奇百怪,經常需要客製化的設計,這時飛立威基於波導材料的太陽能模組,因具有可以隨意彎折、耐寒防水抗UV,只要有自然光就可以發電的差異化特性,就被突顯出來了。

徐旻宏指出,他們的波導技術不怕跟對手PK發電效率,而受益於台灣優秀的製造實力,他們也找到很好的合作對象,進而能為客戶提供高CP值的整套電力供應系統解決方案,而邁特電子(Might)正是飛立威的開發及生產夥伴。

飛立威透過合作夥伴共同提供整套電力供應系統解決方案

「和邁特電子其實是在國外的展場認識,當時在他們的攤位上看到許多商品化的新創產品,進一步深談後開啟了合作的契機。」徐旻宏相當肯定邁特願意陪新創成長的服務態度,如今已共同開發量產了幾款產品,雙方一起看問題、找解答,並從中一起學習成長,自然也建立了革命性的情感。

Mighty Net有機會串起硬體新創聚落

他也樂見邁特旗下成立的Mighty Net邁特創新基地,專注為硬體新創提供走向市場的加速服務。「讓邁特服務過的廠商能夠串連在一起,就能產生很大的互補性,形成一種創業聚落的加乘效益。」徐旻宏表示:「事實上我們的一些技術與應用,就是透過Mighty Net找到可合作的新創公司。」

飛立威參加Mighty Net記者會,向媒體介紹自家的波導太陽能方案(照片中為Mighty Net執行長Ray Tai)

歷經五年多的創業磨練,飛立威也在不斷修正中找到獨特的定位,逐漸站穩市場腳步,目前手上案子已經滿檔,需要擴充人力才足以應付訂單了。徐旻宏總結自己的創業心得,建議新創公司不用一開始就想做太大、太多事,最重要的是找到可活下去的利基市場。

「現在回頭看,公司已走過好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很困難,但每一段的經驗都很有價值。」那下一階段呢?徐旻宏自信的說:「先讓飛立威坐穩太陽能物聯網供電的最佳品牌吧,例如推展森林火災監控這種全球性、有意義的計畫。」

owenou

Author: owenou

曾投身IT、電子科技媒體報導十多年,因認同Maker運動的創新實作精神,創立MakerPRO,致力結合媒體、產業與PRO Maker、開發者的社群力量,共同推展科技創造力。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