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POE
科技部去年開始進行整合 Maker、AI、機器人的一項推廣計畫,向台灣相關的社群進行訪談,大部分受訪者的意見都建議政府必須投入更多資源在推動台灣的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所幸最後社群的聲音被採納,計畫也於去年 11 月展開,期望透過全台各地的衛星基地與社群的推動,為自造者運動在台灣的發展注入新能量,也讓一直默默在各地耕耘的社群能有更多展現成果的機會。
Maker Factory 扮演南臺灣的自造者火車頭
Maker Factory 相較其他國立大學的自造基地,規模並不大,但是在林天柱博士滿熱血的帶領下,承襲成功大學自創校即強調的「動手實作」精神,累積了相當豐厚的量能。今年在南科的 AI_ROBOT 的計劃支持下,進行各種活動與資源整合,八月時林博士領軍台灣創客到 Maker Faire Tokyo 成立台灣館,展現台灣 Maker 的實力,Maker Factory 卓越的國際推廣能力更備受肯定。
Maker Factory 於 10 月 27~28 日舉辦的自創品牌 Maker Festival 2018 一舉嘗試了多項創舉,融入了豐富多元的創客文化元素,從尖端科技到傳統藝術,每個細節都可看出主辦單位的巧思;其中,此次活動展現許多創客活動策展者原先欲嘗試但受限各種因素不得不停止的項目,包含 Cosplay、踩街遊行、夜間表演等。
Maker Festival 2018 以嘉年華形式呈現,可見許多創新項目(圖片來源:iPOE 提供)
Maker Factory 的經理胡育震老師表示,這次的 Maker Festival 在空間運用上充分利用了成大廣闊的校地以及南台灣氣候穩定的優點,擴大各種戶外大型活動實現的可能性,展現台南兼具文化古都與科技先驅的獨特城市氛圍。
六大亮點專案展現 Maker 的全面性
成功大學一直都是台灣工程界的領頭羊,培養無數優秀的工程人才,擁有崇高的國際地位,這次藉由成大與南科結合,一直無法在台灣開花結果 Maker to Market,可望透過 Maker Factory 的催生獲得較大的推力。成大這次舉辦的機器人競賽,融合遊戲與教育內容,展現向 STEAM 教育進軍的企圖,同時也以「AI 營養小幫手」、「AI 智慧機器人」和「智慧空間大數據演算控制模型」等主題,展現成功大學堅強的研發實力。
這次活動也邀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的團隊合作,為六大科技主題量身訂製六位主題造型人物,並邀請該校六位同學擔任 Coser 串聯全場,以更吸睛的方式推廣創客理念,角色分別代表大會六大主軸:智慧演算、智慧醫療、無人載具、智慧機械、智慧農業及物聯網,為冰冷的科技注入生命與活力。
TO.GATHER 自造者樂園展現在地 Maker 的實力
由台南在地青年所成立的「TO.GATHER 自造者樂園」也是南科衛星基地的一員,在這場活動中,他們舉辦了拿手的大型真人實境遊戲項目,同時也負責研發 Zenbo 機器人,讓它們能夠參與表演工作。
TO.GATHER 自造者樂園的執行長 Lex 原本是一名軟體工程師,2013 年從自學 3D 列印後,開始投入創客領域,他發現台南對於科技運用的接受度比北部低,要找到軟體人才也不容易,這讓從小學習程式但一直無法和不懂科技的父母互動的 Lex,開始有了想改變環境的想法。
自造者樂園因此想要打造一個親子可以共同學習的空間,孩子在樓上學習課程,家長可以在樓下學手作,而課程結束後,「科技學習」能成為親子間的共同話題,於是他在永康市區承租五層樓的獨棟建築,開始建築起理想中的「自造者樂園」。
作為商業與社群之間的橋樑,共創雙贏
做為民營的自造基地,必然會面對商業營運所帶來的問題。Lex 發現兒童課程最能快速建立商業模式,但是深化社群經營仍要同步進行,融合兩者的辦法就是與社群共創產品,於是他開始架設「客製良品」網站,希望透過電子商務協助創客銷售客製化商品,同時加強接案的能力。
Lex 認為 Maker 的商業模式應該是「呈現在地特色之時,強調 Maker 的客製化能力」,因此他和幾位國內設計師合作,將在今年的台灣國際蘭展上展出限量商品;在教育上,他積極與學校共同推動自造者運動,也希望能培養在地科技教育師資,讓這些老師到各校協助教師推動科技教育。
小結
每個 Maker 投入的動機並不盡相同,有人純粹是好玩或是一種業餘的嗜好,有人則是以創業為目標,希望透過商業運轉自給自足,這條路走來也會相對漫長。從 Maker Festival 2018,我們看見眾多自造者的創意與堅持,活動雖已落幕,但相信台灣的自造風氣會持續上漲,自造運動會更活躍。
(責任編輯:賴佩萱)
- 邁特創新基地 — AI 要從物聯網做起 - 2019/02/19
- 創客風潮不歇 Maker Festival 引爆想像力 - 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