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長照】以更有溫度的智慧醫療迎向高齡時代

   

作者:洪嘉良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臺灣的「高齡社會」已然到來;此外,在  2014 至 2017 年衛福部的統計調查中,罹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口與往年相比,更是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應對未來老年人與慢性疾病的妥善照護,「在宅醫療」將是臺灣未來幸福指數的關鍵。

為了因應人口老化與醫療照護等議題,各領域都竭盡所能地尋找對策,在南科 《AI_ROBOT 自造基地》的這場論壇中,即邀請五位在不同領域中為長照努力的專家,從臺灣人口疾病的分析、科技趨勢與醫療觀念轉變,到目前傳統醫院診療到在宅醫療的發展,一同探討未來臺灣醫療的更多可能。

不再年輕的社會,醫療觀念逐漸轉變

在臺灣的社會、經濟、疾病與人口等結構改變之前,日本早已於 200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當時日本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佔總人口 25%,龐大的照護需求讓日本的照護體系被迫改變。在療養與照護的過程中,更強調個人自身的尊嚴,以維持原先的生活狀態為核心,努力往更好的照護品質發展。

「在日本,醫療像是一種照護;但在臺灣,醫療偏向一種商品。」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醫師楊百文提到,日本是沒有外勞專職照護者的,而病患也多在家中、療養院或社區照護體系等「病患自己熟悉的環境中」養病,並由醫師到家診斷。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下,日本的照護角色多半由患者親近的人負責照護工作,並在雙方都不陌生的場域來安心養病。

除了維護照護者與被照護者雙方的生活品質外,醫院的住院率下降,醫療體系的人力負荷與工作環境不再像以往那麼高壓和勞累,而患者也不必被侷限在特定的醫療空間裡。

楊百文醫師對台灣的長照制度提出其經驗與看法(攝影:童冠綺)

臺灣自 2007 年至 2016 年實施「長照十年計畫」,並於 2017 年實施「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修正前十年必須改進的政策方向。然而日本早在 1994 年就已將「在宅醫療」的照護模式明訂於健康保險法中。

楊百文醫師表示,臺灣的「居家醫療模式」即是日本的在宅醫療,且長照的法源制定與照護觀念、模式也多參考日本的作法,然而我們的制度才剛起跑一段時間,未來的方向還需更加因應臺灣自有的社會型態,來做必要的改變與調整。

為何臺灣掀起長照與居家醫療的風潮?

楊百文醫師指出,除了傳統的醫療型態讓患者與照護者失去自主權以外,主要還是經濟發展、家庭分工、社會結構、飲食型態與國人健康疾病等改變,導致長期照護與居家醫療的需求浮上檯面。

過去臺灣還處於經濟成長階段,因此社會對於醫療的需求,普遍停留在基本滿足的程度。不過近年來,隨著社會逐漸富裕,因為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負擔,因此更精緻的醫療需求應運而生。然而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國民老年健康普遍面臨三高威脅,需要長期的調養治療,就醫時間亦大幅提高。

此外,家庭分工與社會結構導致人口多往城市移動,加上人口老化、慢性病患者也搬到鄰近城區醫院的兒女家中或附近,甚至致使部分地區面臨滅村危機。也由於醫院體系無法供應大都市大量病患的醫療需求,使得居家與社區照護的療養型態逐漸出現。

朱偉仁認為網路社群的力量,會是長照經營的關鍵之一(攝影:童冠綺)

例如政府在「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中,提供比長照 1.0 的 8 項服務還新增了 9 項服務,其中涵蓋「居家護理」、「復健服務」、「交通接送」、「營養餐飲」與「長照機構」等項目,整體規劃更著重在居家端的生活服務與護理,並包含「跨領域專業」、「醫療長期」、「自助」、「共助」、「互動」與「公助」等核心概念,相較於以往個體單位的醫院,可以看見整體照護體系的力量更受到重視。

愛長照平台執行長朱偉仁即是從此概念出發,透過臉書社群成立「愛長照」的粉絲專頁,建立一個能在照護問題上互助的討論平台,整合各種需要的長照服務及必需商品,將自身定位為關心長照的媒體與整合入口,讓遇到類似問題的人能從這個討論平台獲得幫助,實現「自助」與「共助」的精神。

數位醫療崛起,提升醫療效益

「關於長照的硬體與技術層面,也正以不同的面貌嘗試突破。」

近年來雲端技術、AI 智能演算與大數據預測崛起,在金融、人工智慧與趨勢預測皆有相當亮眼的表現,而結合醫療領域的相關技術也正急起直追,嘗試結合這些技術讓醫療領域應用更加廣泛,以解決臺灣長照醫療轉為居家型態所衍生的健康監測與便利性問題。

義守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楊智惠表示,若未來數位技術能成功投入醫療領域,有望在疾病篩檢達到更高效率與精度,也能針對不同患者的基因與病況更準確地進行配藥控制;更可以透過患者生理數據,預測可能的病勢走向,達到「精準醫療」、「輔助診斷」、「藥物研發」、「醫學影像」、「健康控管」與「疾病預測」等效益。

楊智惠表示,智慧醫療需要多考慮人性的接納度,科技的定位不再只是技術與設備(攝影:童冠綺)

2011 年到 2015 年期間,美國在數位醫療的投資領域開始發生轉變,也就是「大數據」與「穿戴式裝置」崛起之時。過去五年(2013-2018)間,臺灣與美國都在發展數位醫療,然而要拉近科技與人之間的距離、如何為冰冷的科技增添人性特有的溫度,是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曾經,也有為長輩淨身的洗澡機出現,但長輩們並不感到被尊重,影響使用意願。因此,產品的設計必須將患者的情感需求納入考量,也正因為如此,未來的醫療需求將會稱作「智慧醫療」。

穿戴型檢測裝置,居家醫療的好夥伴

在面臨社會人口、經濟、疾病與照護型態改變的時代,居家醫療所需要的機器與輔具也有相當程度的進展。舉例而言,若能同時搭配採用雲端技術的穿戴裝置,在照護端與醫院方的數據傳輸便能更加即時,同時完成遠端護理,使醫療體系能更有餘裕分配人力,服務更多患者。

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林哲偉助理教授帶來團隊設計的「AAAS」,並表示這項檢測設備能夠將心臟的脈波能量轉換成電子訊號,檢測穿戴者心臟的即時狀態,攔截潛在的突發前兆,替穿戴者的安全把關。

林哲偉助理教授解釋團隊所設計的 AAAS 設計原理,以及能貢獻的效益(攝影:童冠綺)

林哲偉助理教授指出,心臟類疾病約可分為「冠狀動脈類疾病」、「電訊號傳導疾病」與「結構性異常類疾病」三大類。雖然這三類疾病在現行醫療儀器上各有不同的檢測方式,但都會在脈動能量顯露端倪。如今心臟相關疾病已是診斷失誤率很低的病症了,然而在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無法及時就醫或監測心臟健康的區域,患者的心臟健康仍然處於高風險中,更何況是在居家醫療的環境中,患者更難得到妥善的生理監測。

「AAAS」為小型的心臟脈波檢測儀,透過檢測器的訊號接收器與皮膚接觸,接收心臟跳動造成的震動能量,將這些訊號轉為電子訊息,即可判斷穿戴者的心臟狀態是否屬於正常範圍、是否有心律不整的問題,並透過網路傳遞到負責監控的醫療單位或家屬。

「如何幫助更多人診斷出潛在疾病,是我們開發這個裝置背後的主要目的。」林哲偉助理教授希望透過更精簡的器材裝置,更完整實現居家醫療,並以較低成本換取更高効益。

陪伴型機器人,提供更完善服務

MirrorMirror 樂齡機器人執行長高榮章則帶來團隊設計的「樂齡機器人」,該機器人不但結合雲端科技,更具備語音溝通、個人健康控管、使用者的餐點客製化需求與行動送餐功能,希望為居家療養或行動不適的長者們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務。

高榮章執行長認為,其實許多慢性病患者身上所患疾病都不只一種,且慢性病的控制相當複雜,然而市面上的健康管理 App 卻大多只有單一項目的控管,監督成效有限,時常導致患者難以堅持繼續使用下去,無法成功控制病情。

高榮章認為疾病控制若能更加考慮患者喜好,將能大大提升成功控制病情的機會(攝影:童冠綺)

「樂齡機器人」則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只要輸入患者的個人喜好,以及病症禁止攝取的食物,就能為使用者打造客製化菜單,考量患者多項疾病的管控規則,讓管控項目不再單一化,並具有網路連接功能,讓家屬得以即時得知患者的狀態,發揮機器人的照護功能。

持續修正的長照政策

除了近年醫療觀念、長照需求與數位科技的改變,政府也在長照政策上做了大幅調整。台南市政府照顧服務管理中心專員楊妤瑩指出,目前長照政策的受惠族群除了長照 1.0 保障的族群以外,還新增了「50 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50 歲以上之失智症患者」、「僅需工具性日常生活協助之獨居老人」與「僅需日常生活協助之失能老人」等項目。這都是為了讓長照擴及到更廣泛的族群,讓有照護困擾的族群都能受惠。

楊妤瑩專員解釋長照 2.0 與上一代政策的不同之處(攝影:童冠綺)

楊妤瑩專員表示,當家中有長輩需要照護服務時,可以致電到相關單位申請,之後會有專員到家裡評估,依照長輩的身心狀態評估,劃分成 1 到 8 不等的區間,以照失能程度給予每個期間的固定額度,就像信用卡的原理,只要還有支付餘額,就可以請服務團隊到家中滿足患者的需求,而若超過額度,則轉為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需再另外付費。

然而,長照金額使用的議題,讓長照 2.0 引起不小的反彈。雖然有令人不滿的部分,但因此也挪出不少經費與人力,以服務更廣泛的族群。政府未來也將會修正 2.0 遇到的照護問題,以發展更完善的照護措施。

小結

從國家的發展進程來看,已開發國家多數皆面臨人口老化的危機。過去,以英國為首,逐漸拓展到西歐大陸、美國、日本和台灣,而邁入「高齡化社會」的速度愈來愈快,讓醫院的負擔也愈加繁重,致使居家醫療逐漸成為醫療主流趨勢。也因此,未來智慧醫療科技的發展,將可能是解決長照問題的重要關鍵,而我們在邁向老人化社會的過程中對於生命尊嚴的反思與維護,除了是長照的原動力,也是老人化時代最需要的溫暖力量。

(本文轉載自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原文連結;責任編輯:賴芳如)

洪 嘉良

Author: 洪 嘉良

一位鳳梨大學,章魚般的傳播系學生。 會一點剪接、會一點設計、會一點攝影。 有點感性,熱愛音樂與影像的感動。 習慣性思考人生,愛管閒事。 這個人有些不自信。 對了,最喜歡的神奇寶貝是可達鴨。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