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jectPlus】自製行動電源、環境尖兵、按讚水龍頭

   

作者:林佳盈

ProjectPlus是 MakerPRO為分享 Maker專案所設置的平台,不僅能讓 Maker們公開展示其專案作品,也在每月最後一個周四晚上舉辦專案交流會,將專案作者以及有興趣的社群夥伴們齊聚一堂,讓大家可以面對面地直接交流討論!

延續上一場專案交流會的熱絡氣氛,這場邀請到了咖啡罐行動電源的專案作者,以及對抗外來種的太空環境尖兵按讚水龍頭的創作團隊們前來分享其創作構想,期待和與會的夥伴們交流經驗、相互討論、彼此學習。

自我介紹拉近距離,新舊成員相見歡

自我介紹時間,掌握關鍵詞讓參與成員快速認識彼此。(攝影:楊哲寧)

首先是開場的自我介紹時間,用每人30秒和至少提及3個關鍵字的規則,讓在場的夥伴對彼此都能有個初步的認識,快速拉近距離。

這次的與會夥伴有 ProjectPlus的小編、硬體設計工程師、品管人員、Maker領域從業人員、創設系的教授與學生等,令人振奮的是,更有高中老師期望能讓同學了解 Maker到底在做什麼,而前來交流。不僅如此,其中還有因著第一場交流會的良好經驗,而樂於持續參加的熟面孔。雖然有些與會夥伴還沒做出自己的專案作品,但他們也希望能在分享會間能多吸收他人的經驗,激盪創意的火花!

1.咖啡罐行動電源/郭世豐

咖啡罐行動電源Demo展示。(攝影:楊哲寧)

第一個登場的是郭世豐,他的創作源起於某次和女兒外出逛街,看到咖啡罐外觀的行動電源,雖然相當吸睛也博得女兒關注與喜愛,卻因太過昂貴而沒有購買。感受到女兒熱切的目光,他告訴女兒:「爸爸做給你!」

由於在工作之餘,利用免費或小額的線上資源學習3D列印的相關課程,如 SketchUp 3D建模程式等,郭世豐開始自己摸索創作的歷程。第一次嘗試先以模型練手,在玩模型的時候,必須先對整體結構有概念,了解每個零件的用途之後,再行組裝。組裝模型時,不僅能對3D模型有一個初步的概念,在「玩」中學,更是一種愉快的學習歷程。

有了概念之後,接著便畫出各部件的3D圖樣,並運用軟體模擬其組裝起來是否吻合,若有歧異則依模擬的成果來修改,這個方法不僅不必擔心會做出錯誤的樣品,造成浪費,也能透過透視圖,更加精準地找到需要調整的零件,針對該零件適度調整。

接著講到行動電源的心臟——電池。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電池在這個專案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首先要了解電池的循環壽命,也要注意充放電時的電流、電壓和溫度,評估是否適合。之後繪製電池保護板的電路圖,分別針對充電和放電做測試,觀察是否真的達到應有的保護效果,避免電池的過充或過放。

最後再解決一些小問題,比如剩餘電量顯示、電池發熱問題,以及保護板的安裝,就可以開始組裝專屬的咖啡罐行動電源了!郭世豐特別提醒大家選用稱手的工具,像是新開罐器和尖嘴平口鉗,也用自身經驗說明,建議記得要戴上手套以免割手。

郭世豐分享咖啡罐行動電源專案的發想與實作過程。(攝影:楊哲寧)

2.【影像辨識】對抗外來種的太空環境尖兵/賴建宏、郭又鋼、范綱捷、郭振聲、朱興耀

對抗外來種的太空環境尖兵Demo展示。(攝影:楊哲寧)

緊接著上場的是參加NASA黑客松的專案作品,專案發想於Invaders(外來種)的入侵問題:傷害農作物、排擠原生物種、帶來病毒和疾病等,然而傳統的陷阱式捕捉法卻無法辨別物種,一律無差別捕捉,此專案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Invaders有非常多種,此專案則專注於牛蛙與螯蝦。在辨識的部分,團隊利用樹莓派作為裝置主腦,並設置可接收影像的鏡頭,在監控的同時由主腦辨別物種。由於曾經運用影像識別做出人臉追蹤的功能,因此團隊對於影像識別有相當的信心。除此之外,還使用Arduino控制Sensor和閘門,若感測到捕捉的生物為原生種,便開啟另一道閘門還牠生路,反之則禁錮指定的外來種。

整體而言,裝置的運作原理,即使用攝影機錄製攝像,將其存成檔案傳送至AWS,由AWS判斷是否為指定捕捉的物種,並回傳True或False的訊息,依據回傳訊息做出捕捉/放生兩種不同的應對。因此,還要寫出不同的辨識碼,以供裝置能快速辨別。

由於外來種並不是單一問題,而是群體狀況,然而現有的辨識系統還未發展至能精準辨識外來種的階段,因此團隊自行開發,透過AWS製作分類機制和裝置訓練的系統,希望能在各地取樣分析,針對不同地區的狀況,因應最合適的對策。

賴桑介紹專案構想與裝置運作流程。(攝影:楊哲寧)

3.【互動裝置】按讚水龍頭/Michael Huang、國立高雄第一科大創新設計工程系師生:張祥唐、李佳玲、孫婉庭、李易儒

按讚水龍頭、按讚燈塔Demo展示。(攝影:楊哲寧)

「針對 MakerPRO的精神,也就是 Maker to Market,我們覺得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嘗試面向。」開場時,Michael這麼說。不同的嘗試面向有哪些呢?比方說,可以和不同的 Maker合作,甚至也可以和跨界的人才合作,像是「按讚水龍頭」這件互動裝置,就是跨界合作的良好例子。

Michael信心十足地表示:「一般來說,Maker要做設計較為困難,但在美國,設計人要做 Maker的東西卻很快,因為可用的工具和資源很多。我相信這次和高雄第一科大創設系的合作,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高雄第一科大創設系的張祥唐老師,開設類創客課程,並與Michael合作技術的部分,帶領學生用一學期的時間,完成軟硬體整合的完整專案,成果令人驚豔!

按讚水龍頭的專案構想,源自於開設粉絲專頁後,每當有人按讚,手機或電腦都會發出通知音,但張祥唐突發奇想:「能不能轉換成實體的通知方式呢?」要將這個想法立體化,首先得撈出 Facebook的數據資料,而這部分就由Michael協助教學,使用Arduino,先將資料置於某個網頁上,並設定為定時抓取資料的模式,讓裝置能固定抓取FB粉絲專頁上的數據。雖然設計系的學生一開始並不熟悉Arduino的使用方式,但張祥唐認為,只要給他們一個主體,就能衍伸出完整且富有巧思的作品。

製作按讚水龍頭的學生團隊表示,一開始的構想是希望按讚數能像水流一樣源源不絕,因此裝置運作時,不但會根據按讚的數量讓水流(LED燈)亮起來,更結合了水龍頭轉動的聲光效果!甚至有電子系的同學讚嘆:「你們都能做成這種水準,那我們電子系還要做什麼?」

除了按讚水龍頭,更有學生做出按讚燈塔,只要粉專的讚數產生變化,整座燈塔都會發出美麗的光線。從3D建模到電路配置都是從零到有自行打造,且並不是只要印出外觀、把線路塞進去就好,張祥唐要求學生也要做出專案內部的完整設計,因此配合所需線路和零件,燈塔內部也設計不同的凹槽空間,好讓所有零件都「適得其所」,更提升了作品的品質和專業度!

這樣趣味十足又相當療癒的互動裝置,相信不只是好玩,更能大大提升FB小編們的士氣!

高雄第一科大創設系主任張祥唐,解說互動裝置專案的製作緣起及歷程。(攝影:楊哲寧)

小結

在專案交流會中,不但可以聆聽作者的創作歷程,還可以實際試玩Demo。大家熱絡地回應創作者,不僅給予十足的肯定,也提出更多想法,討論是否能夠更近一步地改良。小而美的交流會讓所有參與者都收穫滿滿,滿載笑聲和想像,靜待沈澱之後能跳得更高更遠,讓作品更加完善!下次的交流會,還會激盪出什麼樣的奇思妙想呢?相當令人期待!

(本文整理自【Maker Hatch Night #66】,主題是「ProjectPlus專案社群交流會#2」)

活動影片

林 佳盈
林 佳盈

Author: 林 佳盈

相信每個人都是會發光的星體,曉得聚散有時,並喜歡每一群不論平凡或是獨特的星系。人生online摸索中,對大多事物充滿好奇並用力學習。希望成長為堅強溫柔的人。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