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敏銓
昨日和同事一起拜訪合作夥伴座落於民生社區的新辦公室,這是一個以低矮公寓為主體的仿美式社區,擁有極高比例的公園腹地,走在社區中一整個綠意盎然,而附近有條以文創、咖啡和特色餐廳而著名的街道 – 富錦街。
這辦公室沒有門牌,只在住宅公用對講機的門號旁貼了張小小的公司貼紙。「叮咚」後,爬上幾層樓梯,主人已熱情開門迎接,讓我們換上室內拖鞋,並導覽參觀這一點都不像辦公室的每個溫馨角落。
一入門的客廳空間擺了幾張相連的大木桌,是大家的辦公桌;桌旁的一整面大牆被漆成黑板牆,牆面畫滿及貼滿他們腦力激盪的痕跡。走進茶水間,令人驚喜地見到陽光灑入;最後被帶領到「會議室」,竟是讓客人直接坐在地毯或沙發上,再奉上好茶和咖啡,讓人整個放鬆下來,可以好好談談「有創意的事情」。
「我們在做和想做的事是”Co-creation”,也就是用創意的工作方式和客戶一同協作出動人品牌。」Francis看到這個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毅然離開奧美互動行銷業務總監這傲人的職位,自創MARKiT,並陸續結合認同這件事的夥伴們加入。
這群人的專業背景不同,有人懂工業設計,有人懂UI、UX,或人類學、社會學,也有人擅長說故事。而這樣的一支專業團隊,在Francis的帶領下已協助不少企業重新打造兼具創意與效益的品牌策略解決方案,創造消費者與產品間的最佳體驗。
他問我有認識和他們在做相同或相近事情的公司嗎?我回答:「沒有,我們很像,看到了想做且能做好的事,就一股腦地跳進來做了。」
回過頭來再想想,其實在經營MakerPRO的這兩年多來,也和 MARKiT 聚好的發展相似,陸續結合了不少夥伴,大家的背景不同,切入點也各有不同,涵蓋媒體、設計服務、製造服務、品牌策略、室內設計等,但都有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協助創意價值的實踐」這事有所承諾,並且以創業的方式來自我實踐。
另一個相同點是,所做的事都是市場上的「第一」:第一個進入自己定位的市場;也是「唯一」:沒有別人曾做過同樣的事,所以對手很少,但公司如何營運,只能靠自己去摸索了。
所幸是在做自己認為值得投入「人生」去做的事,所以每個嘗試都當做是寶貴的人生體驗,也就沒什麼太大的得失心了。
再進一步檢視週遭的朋友,有人返鄉種田,有人賣起茶葉,有人推廣平民化的優質單品咖啡,有人當了一輩子的窮畫家,不改其志(Maker圈類似的人事很多,就不多說了)。而這樣的故事,在我們這塊土地上已不是新鮮事了,可以說是一種印記、一種群像。
「我們只不過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去做了,這麼簡單。」這樣的信念與行動群像,不會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近二、三十年來,甚至更久,大家在回歸自身的不斷反省下,所做的「選擇」。
寫了這些,只是想回應一篇對岸自以為了解我們的文章《台灣支付起碼慢中國十年?中媒撰文檢討台灣到底這失落的十年在做啥》:我們選擇了更精緻、更深刻,更有感的品味生活,然後無怨無悔地去認真實踐,如此而已。
- 【從科幻到現實】勾勒AI未來情境 Part 1 – 迎接AI服務時代 - 2024/12/18
- 為Edge AI而生的SLM:TinyLlama - 2024/11/28
- 【2025 AI】AI將隱形化:透過AI Agent整合到IT系統中 -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