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敏銓
第一梯次的《智慧家庭自造松》(Smart Home Makerthon)已在5/28下午圓滿告一段落 - 當然,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回想當初規劃這個長達八週的活動,既怕沒人來,來了又怕大家沒法協同合作、撐到最後,或是最終交不出成果,結果證明,這都是過慮了(當然,還是有人中途退出)。
當各組在Demo桌上端出自己可以”動”的作品,雖非成熟商品,但看著芳香器在台上噴煙、智慧植栽的LED燈變化,以及用翻書器用機器手臂平順地翻書… 著實是讓人感動的事,因為這一些,在八週前也不過是”一頁Slide”上的想法而已。
自己覺得這個活動真的很有意思,把不同領域、有想法、能實做的朋友給組成團隊,運用閒餘的時間不斷討論,並落實做出第一代的POC樣品出來,而且做過應用定位和需求研究,透過Demo分享,獲得評審(社群大大)及現場來賓的第一手回饋。
最後這點,我想對各組的幫助真是不小。針對每個作品,我們都進行不下20分鐘的討論,提出了許多作品發展上的可行意見。
這活動還突顯了一個意義,就是台灣的實作人才真是濟濟,這次的組合中,電子(通訊/系統)、機構、軟體、產品設計、工業設計、Business… 都有,而且實力堅強,大家湊一湊,想做什麼就能動手給它做出一個。
問題是,一個以後呢?
「大家把工作辭一辭,一起去創業吧!」千萬別衝動,這階段離這一步還很遠呢。
「那寫個文案、拍個影片,上群眾募資找第一桶金吧!」事實證明,只有很陽春的POC就去募資,募成了只是”痛苦的開始”(而且,今日的募資平台如大海,比的已是”行銷”能力)。
「參加創業競賽拿獎金!」這是比較可行的途徑,一方面繼續淬鍊自己的作品、獲取更多意見;一方面透過比賽證實自己的作品受到肯定(雖不一定客觀有代表性),順便拿些獎金;此外,也許是最重要的,就是確認團隊成員有多少承諾要一起走下去。
然而,這些都不是我覺得最適合Maker朋友去走的方向:既在Maker圈,就該善用Maker社群”群策群力”的優勢,讓大家來幫助你把作品提升到下個Level,也讓更多”同好”成為”同志”,成為你源源不絕的團隊助力。
從Bottom up的作品,想要關起門來自己搞,搞到足以放到市場與Brand商品競爭,那是條艱辛的路。與其”困”在創業的迷思中,不如”樂”在創新的分享裏 - 只要堅持,終會開花結果的。
所以,建議自造松團隊,現在就開個FB社群,持續和大家分享你們的進展與成果吧!
- Wearable AI Chatbot裝置搶佔市場你會買單? - 2025/01/15
- 【從科幻到現實】勾勒AI未來情境 Part 2 – 以假亂真的AI世界 - 2025/01/10
- 【從科幻到現實】勾勒AI未來情境 Part 1 – 迎接AI服務時代 -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