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Maker to Market浪潮,台灣如何接軌?

   

作者:歐敏銓

 

這幾年在矽谷的創業圈流傳著一句話:”Hardware is hard”,意思是說,想搞軟硬整合的創業,很不容易,而最大門檻之一,就是「量產瓶頸」不易跨越。

這是實話,看看多少智慧硬體裝置在Kickstarter上募資成功,最終有近八成延遲交期,或做出來了使用體驗太差,甚至乾脆承諾做不出來。而讓這些「創夢」團隊難以圓夢的理由,除了訴求功能難達成外,就是找不到理想的小量製造供應商。

當然,對岸深圳是全球硬體創業者的首選之地,但過去一直有品質不佳、承諾跳票、創意遭竊等疑慮,而這些正是台灣製造的優勢所在,也讓我們還抱持著幾分希望。不過,中國顯然也看到自己的弱勢,並快速地在調整中。

6月的深圳制匯節(Maker Faire Shenzhen 2015),許多台灣Maker圈的朋友都過去了,也帶回了強烈的兩個相對性訊息,一是「這是個沒什麼Maker的Maker Faire」,他們在會場中見不到幾個純粹的Maker玩家;一是「這是幫助Maker創業的天堂」,只要Maker想創業,這裏提供各種空間、加速輔導、資金和製造等資源。

深圳:Hardware is not hard!

在社群朋友(Frank Wang)的分享照片中,即看到”Hardware is not hard” 的斗大字樣出現在深圳街頭,顯然在對來此找製造資源的歐美Startup & Maker做安心喊話,也讓台灣有心做這門生意的製造業者感到很大的威脅。

深圳打出HARDWARE IS NOT  HARD口號!

深圳打出HARDWARE IS NOT HARD口號!

與此同時的另一個相關消息,則是來自北京:「中關村智能硬件夢工場」啟動了!

他們是這樣自我定位的:這是一個為智能硬體、研發製造及認證提供一條龍服務的平台,要將從創意、定位、選型、設計、PCB製作、焊接、調試、機殼,到包裝、銷售的整個硬體商業化的過程,由原來的40多天縮減為3至5天。

這個單位的出現在MakerPRO社群中引起很大的討論(討論串連結)。

產業經驗豐富的南星創速器(SSX)創辦人朱宜振(Lman)曾實際參訪過這個單位,讓他冷汗直流的心得是:「他們是玩真的!」相較於台灣的快製中心把廠商列一列就了事,他們是真正看到小量硬體代工需面對的關鍵問題,並一一認真地提出了改善方針。

「有需要這麼快嗎?」發起民間版快製中心(SlingX)的David Peng則提出心中的這個疑問:Time to Market固然重要,但時間緊縮的代價往往是對良率及品質的犧牲,「除非,他們是在做copy或me too產品,需要快速搶市」。

或許,在高度競爭及『抄襲』壓力很大的中國市場,快速搶市是不得不然的需求;但對想測試早期市場的創業團隊來說,能夠快一些總是好的,總比在台灣找大廠到處碰壁、找小廠又缺東缺西來的踏實些。

Maker to Market,台灣如何接軌?

回到問題的核心:台灣的製造業在全球的Maker創業潮中,尋求接軌是生存轉型的必然之路,但要如何接軌?還有機會?

「突顯優勢、拉大差異」自然是大原則,那我們有什麼條件呢?

其實也不用妄自菲薄,我們可以立足的條件還不少,而關鍵仍回歸到:我們是什麼Maker?

1. True Maker

台灣的Maker,大多出於「我喜歡」、「想動手」的初衷。(圖為打造無人潛艇ROV的社群朋友黃小棟)

台灣的Maker,大多出於「我喜歡」、「想動手」的初衷。(圖為打造無人潛艇ROV的社群朋友黃小棟)

我們這裏的Maker之所以成為Maker,理由大多很單純,就是「我喜歡」,或想「解決問題」,而不是賣東西或創業。

這樣的出發點和全球Maker運動是緊密契合的,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和環境來「長出」具代表性的作品。

相較之下,對岸Maker的發展就有點偏離正軌了。理由有二:一是就如同他們把Maker翻譯成「創客」,而這裏的「創」很顯然是「創業」而非「創意」或「創造」,所「創」之物自然也就非常市場導向了。

二是由上而下的操作,也就是將Maker發展視為國家政策在推,看起來是全國蓬勃地動起來了,但如同Fablab Taipei創辦人洪敬堯說的:Maker是一種文化的養成,是急不來的(即使政府花再多錢也無法速成!)。(原文連結

這也是他們對台灣Maker或Makerspace頻頻招手,希望來填補那裏的內容與空間。

2. PRO Maker

在台灣這些初衷單純的True Maker中,有很多PRO Maker。台灣的電子、資工、機構等工程師何其多,而且個個身經百戰。如今在台灣的Maker圈中已見到愈來愈多技術深厚的朋友加入社群,除了自己動手,他們更能幫助有創意沒技術的朋友將發想實做出來,而且常常是信手拈來就到位了。

這樣的Maker,正是承上啟下的關鍵角色。「承上」方面,他們可以在Maker及Startup團隊中擔任技術長、架構長的角色,也能從外部(特別是歐美的創業團隊)來接案,提供優化、客製化等DFM/DFX設計服務(Design Service)。

從這角度看,我們或許不用汲汲於鞏固在全球Maker to Market潮流中的「生產」角色,而是從優質、重承諾的設計服務切入來與全球的創意團隊接軌,一起先做好高CP值的可量產、使用體驗佳的智慧產品。至於生產製造,那裏便宜就用那裏的吧。

「啟下」方面,身為達人,PRO Maker自然也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最佳人選。這方面我們真的值得自豪,這圈子裏有太多有能力也願意分享的高人。

從這角度看,其實成為「Maker」有很大的學習需求,也造就了很大的教學市場,包括教案規劃、教材套件(Kit)的設計、教學等等,都是PRO Maker可以發揮的領域。其實每一個創意專案,都有轉化為教案的可行性呢!

不論是「承上」或「啟下」,都是所謂”On-demand Service”的「達人經濟」,也就是達人們(PRO Maker)不用賭全部身家來創業,而是先偷一些閒來做這些有趣有能力的事,做久了自然長出一片江山,這時想創業只是順水推舟而已。

跨域共創好故事

除了上述較狹義的PRO Maker,廣義來看還有兩類PRO Maker,一是擁有技藝的老師傅們,例如金工、木工、紡織或精密機械加工等;一是投入手作文創開發的設計師們。他們都是台灣很大的優勢所在,但前者似乎在時代潮流中褪色了,後者則有著較不易跨出海外市場的侷限。

不過,Maker運動帶來了轉變的契機,關鍵則在於一個詞:跨域共創。

想想我們手上的籌碼:有忠於自己的Maker、有技藝超群的PRO Maker和老師傅、有擅於包裝的文創Maker,如果大家能水乳交融的Do it Together,真不信打造不出令全球心動、感動的作品,而「Content is the King」,不是嗎?

結論

總結來說,台灣Maker圈可以做的事,長期來說,就是好好向下紮根和向上繼續「真心」創造,人家歐美的Maker也是走了十年才有今天令全球驚豔、市場買單的實力。

短中期來說,仍有加速之道可做,一是讓Maker和Designer好好交流、打成一片:前者懂技術或有好點子,後者能讓創意作品更吸晴、使用體驗更好,兩者真是絕配。

另一角度則是與全球Maker圈好好接軌,讓歐美創意團隊認識台灣PRO Maker社群,並串成一線:前者有翻覆世界的作品概念,後者能讓想法實現又有誠信,兩者也是絕配。

最後想說的是,Maker真不一定要想商業事,讓Maker圈活絡起來,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經濟體,除了買賣商機不小,互助共享的經濟價值,更是算不清的。

owenou
owenou

Author: owenou

曾投身IT、電子科技媒體報導十多年,因認同Maker運動的創新實作精神,創立MakerPRO,致力結合媒體、產業與PRO Maker、開發者的社群力量,共同推展科技創造力。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