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敏銓
該打造一個環境,讓創意人可以從0 to 0.1 to 0.2… to 1,近乎無痛地往市場前進,從Power user,成長到Prosumer,再站上Startup的創業之路。
日前聽朋友分享了一個開店的故事。起初,他的朋友只是喜歡烘焙餅乾,並與同事分享。漸漸地,愈來愈多人喜歡上她的餅乾,願意花錢向她訂購。
後來,「客戶基礎」夠大了,讓她有了信心,決定開一家自己做主的餅乾店。現在啊,生意好的很呢(筆者有幸收到一盒,吃了幾塊,馬上被收服了!)
近來Zero to One這個詞很熱,好像有了熱情和技術,再包裝上群募、接受「加速器」的加持,就能讓好點子從無到有,一下子跳到開公司、賣產品或服務的階段了。
事實上,從零到壹看似短短距離,其實是門檻重重。
筆者自己的例子是,想架一個專業級的網站,因選用Wordpress架站環境,一週內搞定上線。在用了近一年後,愈來愈能感受到這套CMS的便利與強大之處:只要想的到網站功能(至少是我想的到的),幾乎都找的到,而且不用錢(freemium)、花點小錢(premium)的theme、template與plugin非常多。
使用心得太多,這裏想談的是它建構起的一套經濟體系,讓寫程式的開發者與架網站的使用者有一個都能滿足的平台:開發者只要依循其程式架構,寫出來的東西都能互通,而且能在平台上先丟陽春免費版本,再從用戶回饋中去修正,最終進化到收費版本;使用者則有數量龐大的選擇性,限制恐怕只在自己的「想像力」,而所需花費的自我投資則相當有限。
提出上述兩個例子,只為了突顯一個重點,就是創業前的”Prove you are doning the right thing”這件事非常重要:從創意到產品、到市場,不可能是像坐升降梯一樣,可以進了門,一下子就升到目的地,而需要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一階的往上爬,才會走地踏實,創業的風險與投資也才能降到最低。
也就是說,先不談從產品到市場(1 to n),僅僅是從創意到產品(0 to 1),就該打造一個環境,讓創意發起人可以從0 to 0.1 to 0.2… to 1,近乎無痛地前進,從Power user,成長到Prosumer,再站上Startup的創業之路。
其實在這0 to 1的各個階段裏,就能形成很大的需求市場,特別是學習(Online/offline)、零件銷售(Arduino、Raspberry Pi賣翻了)、設計工具(軟體的應用程式/硬體的製造工具)、設計服務(on-demand service),以及Maker間的交易市集。
這個階段裏的經濟主體,正是「個人」,而眾人加起來的bottom up力量,足以讓top down的資本經濟遊戲規則翻盤。
當然,只有工具和市集是不夠的,必須在開放、分享、共創的精神下,同時發展出一套大家都願意遵循的遊戲規則。並不是說一定要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不同領域的Knowhow不同,可以有自己的一套玩法(或稱系統、平台)。私有(Proprietary)或開源(Open Source)皆可,但想在今日虛實網路(Internet &IOT)的世界中成長,就得兼具對外在體系的包容性。
想邁入個人化設計與製造的Maker經濟時代,看來還有很多紮根動作得做好呢!
- Wearable AI Chatbot裝置搶佔市場你會買單? - 2025/01/15
- 【從科幻到現實】勾勒AI未來情境 Part 2 – 以假亂真的AI世界 - 2025/01/10
- 【從科幻到現實】勾勒AI未來情境 Part 1 – 迎接AI服務時代 -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