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向陽
2012年2月英國樹莓派基金會推出的樹莓派電腦(Raspberry Pi, RPi),不到3年時間,到2014年8月已累積出貨達350萬台。而到了2015年2月的滿3年時間,基金會推出了第二代的樹莓派電腦(RPi 2)。又隔1年左右,在2016年3月再推出第三代。
樹莓派三代的主要差異,在於第一代為起步,僅為單核處理器,第二代進展成四核,第三代則升級至64位元,且直接內建Wi-Fi與藍牙無線通訊。記憶體也從第一代的256MB/512MB增至第二、三代的1GB。
除了規格外,樹莓派也致力於降價,樹莓派電腦一起頭的價格是25美元(A型)與35美元(B型),之後在2014年11月推出僅20美元版(A+型),到了2015年11月又推出5美元版(0型)。有了更高規格延伸,也有了更低價位款,使樹莓派更快擴張,至2016年3月推出第三代前,已累積出貨達850萬台。
使用 RPi 的三個族群:教育、Maker、產業
另外樹莓派電腦初期僅供電腦科學教育學習用,但卻意外獲得Maker青睞,連產業也開始重視,因此基金會在2014年4月在推行產業應用版(Compute Module),就連Microsoft也重視,於2015年4月宣佈Windows 10 IoT Core也將支援樹莓派(從第二代開始),知名的Ubuntu Linux也另外推出支援樹莓派的版本。
為何樹莓派如此高成長?而且樹莓派採開放硬體線路設計,為何沒像Arduino那樣有許多相容板出現(取類似名字,或GPIO接腳相容的開發板確實有,但佔比非常低)?導致自己的銷售市場被分食呢?
RPi的生存之道
筆者自己的觀察研究,樹莓派已將板卡線路設計最佳化,力求小面積、低成本、低用電,導致其他相容業者很難推出更好的版本,只能往上追加功能規格,但這些功能規格卻並非必備必需,因而不易分食。當然,也有可能是掌握主控晶片的供應,因而難有仿品。
但樹莓派有其他成功之處,從最初的發展至今,一路軟體相容,且雖有官方作業系統Raspbian,卻也鼓勵其他作業系統支援,因而有數十種作業系統支援樹莓派,加上各種包裝銷售,如兒童電腦Kano,因而高成長。
樹莓派電腦既然如此便宜,使仿品難以生存,但筆者觀察,基金會仍有其他方式增加營收,即是相關硬體配件,樹莓派上有CSI、DSI的特有介面,用來連接攝影機與觸控顯示器,而基金會推出攝影機、夜視攝影機(影像感測器內移除紅外線濾光片)、觸控顯示器等配件,以此增加銷售。
另外,樹莓派電腦為了平價,初期並沒有官方版機殼,因而許多群眾募資發起案是在提供樹莓派電腦機殼,但之後基金會也提供了官方版機殼,同樣可增加營收。
由上述可知,樹莓派電腦追求廣泛作業系統支援、持續發展更高規、更低價款、一路保障軟體相容性、延伸提供硬體配件,造就其高成長的生態系統。
不過,樹莓派並非沒有挫敗,2012年12月樹莓派電腦的線上應用程式商店開張,但因為歐盟對加值稅(VAT)的調整,使商店不能販售付費的應用程式,導致商店缺乏營收來源,於2016年2月關站。
雖然如此,整體樹莓派體系依舊成長,硬碟業者WD甚至為其推出專用硬碟PiDrive,好補強原有樹莓派只倚賴記憶卡的不足。
樹莓派不僅建構與茁壯自有的技術生態系統,甚至還有外圍文化發展,例如:MagPi雜誌。看來樹莓派未來仍會有許多讓眾人意想不到的發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同步發表於CTIMES)
- 2025年CES展AI類創新獎觀察 - 2025/01/09
- NVIDIA讓TensorRT-LLM推論效率增速三倍 - 2025/01/06
- 加入聖誕搶錢行列!NVIDIA推超級模式的Jetson Orin Nano -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