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back】快製中心可行策略評析
6/11晚的華山分享會對「Maker to Market的最後一哩」議題提出一些共創性的解決策略,其中David Peng提出快製中心和小聯盟的架構,希望善用台灣很強的中小型製造資源,能夠更彈性地滿足Maker/Startup小量又多樣的先期需求,本文則提出一些評析看法。
讓電子創作無門檻 Cubit 募資受肯定
Cubit 作為一個給 Maker 使用的開發平台,它有什麼特色及優勢呢?為什麼能在 KickStarter 如此快速地完成目標,甚至還超過原本設定的募資金額呢?
群眾募資前你必須知道的生產重點!
群眾募資專案常常可見夢幻的金額,但在募資成功後所面臨的「生產產品」的問題,總是非常的殘酷現實且讓人挫敗,因此必須在募資前就必須知道生產重點,才能在遇到狀況時能馬上解決!
【自造者創業】ATOM 2.0如何靠群募逐步擴展市場
Lawrence指出一個重點:「群眾募資幫助新創團隊最大的部分是啟動你的公司營運,也許第一個產品沒辦法賺到錢,但善加運用,仍可以讓你的公司走向市場,而不只是一代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