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實作派
前幾天聽同事說有一台衛星訊號的調變器 Modulator 掛了,由於是台歷史悠久的儀器,也過保固很久了,所以基本上送修跟買新機的費用會幾乎一樣,看來這意思就是要來維修 DIY 了。
如下圖,當我看到儀器時,右方一顆紅色的警告燈馬上映入眼簾,為了看到細節,馬上進入儀器的警報 Alarm 選單,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結果訊息顯示是頻率合成器 Synthesizer 裡面的鎖相迴路 Phase Lock Loop 故障了,這下麻煩了,它可不像一般接觸不良這麼好處理。

儀器顯示 PLL 故障(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鎖相迴路 Phase Lock Loop/PLL
鎖相迴路的概念並不難,它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 Output 相位與 Input 相位同步,也就是 Vin 往上跳,Vout 也要往上跳,反之亦然,總之就是輸出相位要跟緊,有跟上源頭就稱為 Lock,沒跟上就稱為 UnLock。
你可能會覺得輸出和輸入頻率的相位若同步的話,那兩者頻率不就一樣?那就直接拉一條線過去就好了,這樣多此一舉鎖相位是鎖心酸的嗎?答案在下圖,因為 PLL 通常拿來作倍頻用,如下圖只要在 PLL 當中加個 N 倍的除頻器,如此一來壓控振盪器 Voltage Control Oscillator(VCO)的輸出頻率 fout 就會是 N 倍的輸入頻率 fin。

Phase lock loop diagram(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檢查 PLL 的輸出頻率
我先用頻譜檢查過儀器的 RF output,發現頻率會抖動,這樣接收器當然無法抓到訊號,難怪同事會跳腳,所以我先檢查載波的電路是否正常工作。
如下圖,板子上有 2 個 PLL 迴路,目前不知道誰才是負責載波頻率,應該是其中一個故障,總之先挑一個來檢查。我把 Cable 放在其中一個 VCO 附近,這樣 Cable 就能感應到振盪器輻射出來的電波,然後接上頻譜 Spectrum 看頻率。

先挑下方的 Voltage Control Oscillator(VCO)來偵測頻率(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接著 Modulator 頻率設定為 1.5 GHz,理論上應該要下圖一樣,頻譜軌跡要一柱擎天,不會左右搖晃,在頻譜上呈現一個非常穩定的中心頻率。剛開機時頻率確實是穩定的,但一段時間後變得不穩定,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大家都誤認為這台 Modulator 是正常的原因。

穩定的載波頻率(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儀器到了某個時間點,也許是熱的因素,載波頻率就開始抖動,只要出現抖動,機器就會亮紅燈 Major Alarm。 下圖就是頻率抖動的畫面,此時頻譜的中心頻率設定為 1.5 GHz,Span 設定改為 20 MHz,頻譜軌跡出現在畫面左方,也就是它在距離中心頻率 1.5 GHz下方約 10 MHz 的地方,而且還是不穩定的跳動狀態,難怪同事會覺得這台機器有問題,頻率都偏了,這到底是 PLL 裡面的哪個地方出問題呢?我們一起來找找。

偏移且跳動的載波頻率(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至於另外一個 PLL,無論 Alarm 有無出現,它的頻率都是穩定的 930 MHz,所以我認定與本次的問題無關,就先不管它,我也不知道它是拿來做什麼用的。
儀器的 PLL 方塊圖
在拆解故障的 PLL 之前,先確認一下輸入頻率是否穩定,或許上一級的訊號就是抖動狀態,畢竟 PLL 只是在追前一級的相位而已,總要先確認輸入是沒問題的。從下圖實際的電路板來看,上面有個 10.7 MHz 的濾波器,於是我推測 PLL 的輸入頻率應該是 10.7 MHz。

PLL 倍頻的實際電路(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除了濾波器外,電路板最右邊還有個白色方塊的混波器 Mixer ADE-1H,你很難不看到它,Mixer 的作用是將兩個訊號相乘。
為了方便除錯,我必須把 PLL 的完整方塊圖畫出來,所以我查了 ADE-1H 的 Datasheet 以及其他 IC 的資料,做了些反向工程,終於確認 PLL 包含前級 Mixer 的整個方塊圖如下,這還滿花時間的,其中 Phase detector 與 N div 是包裝在單一個 Chip LMX2347 內。

PLL and mixer diagram(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追查混頻器 MIXER 是否抖動
接著要確認 PLL 的輸入頻率是否穩定,也就是要測量方塊圖中 B 處的頻率,為了確保 10.7 MHz 真的有進入 PLL 晶片 LMX2347,我測量的是 finb 腳位,結果我觀察到它確實是個 10.7 MHz 的穩定波形,所以輸入頻率 B 是沒問題的。
出於好奇我也順便測量了 Mixer ADE-1H 的輸出頻率,我在頻域上看到了2個很穩定的波峰,這就是通訊原理講的雙邊帶 Double Side Band,它是 700 KHz 輸入訊號與 10 MHz 本地振盪器相乘之後的結果,至於為何混頻的輸入訊號是 700KHz?我沒去研究。

(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題外話,你是否發現我改用示波器來測量?那是因為頻譜被借走了,加上待測頻率不高,我就改用示波器來觀察,只要搭配 FFT 功能,一樣能看到頻譜,詳情可以參考這篇 FFT 頻域測量-示波器瞬間變頻譜-進階功能解說。
接著也順便測量一下 Mixer 的輸入,也就是本地振盪器,結果如下圖。它果然是很穩定的 10 MHz,用來給後面的系統做倍頻之用,所以它是量測的基準,它的誤差是多少,後面 PLL 倍頻之後的誤差就會跟著是多少。

(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所以如果你嫌儀器量起來不夠精準,可以找個很準的 10 MHz 訊號源,插入儀器背板的 REF IN,一般有檔次的儀器都會有這個孔,通常會標示 Ref IN 10 MHz +10 dBm,插入之後就可以取代內部的振盪器,讓你的量測更精準。
通常振盪器一定有頻率誤差,即便是儀器內部的 10 MHz 的參考頻率也不例外,一般商用如 PC、冷氣之類的振盪器頻率飄移誤差大約在 50 ppm 左右,稍微好一些的有到 25 ppm,至於用在一般儀器上的振盪器大約在 1~2 ppm 附近,如果對於頻率要求非常高的應用,那麼就需要用到所謂的 Oven controlled oscillator,它的精度可以到 20 ppb(parts per Billion)也就是 0.02 ppm。
再查PLL的壓控振盪器 VCO
現在已經確認 PLL 的輸入頻率是穩定的了,所以問題應該在 PLL 本身,那就先來看看壓控振盪器 VCO 是否有問題。既然頻率會抖動,一定是 VCO 輸出有問題,但到底是 VCO 本身有問題?還是外部的控制電壓有問題?
先量看看 VCO 的輸入電壓吧,也就是 PLL 方塊圖中 D 點的部分。如下圖,果然 VCO 的輸入電壓就已經會上下跳動了,當然輸出頻率也會跟著左右跳動。

VCO 的輸入電壓波形(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即便是 VCO 的輸入電壓有跳動,我還是不能排除 VCO 本身故障,因為這個電壓也是從 VCO 的頻率與 10.7 MHz 互相比較來的,如果 VCO 本體故障也能導致這個結果,所以我決定把 D 點斷開來(R15),輸入固定電壓並且期待 VCO 輸出固定頻率,這樣才正常。
為了做到這件事情,我必須把反向工程再做深一些才知道應該在哪裡斷開,經過一連串的努力,終於得到 LPF 電路如下:

PLL 的低通濾波器 LPF 電路(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所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右邊的 R15 斷開,再將 VCO 的輸入端接到附近的 5 V,然後觀察它的頻率是否會跳動,你可以看到下圖標示 Open 處,我已經把電阻立起來了。
當然,這顆 VCO(UMS-2000-A16-G)要做實驗之前,要先把它可接受的電壓範圍查出來,千萬別讓超標的電壓接進去,根據資料這顆 VCO 電壓範圍在 1 V~14 V,所以接 5 V 是 OK 的。

VCO 改用固定電壓 5 V(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現在 VCO 的電壓已經固定在 5 V,我實際測量它相對應的頻率是落在 1372 MHz,而且不會飄移,但硬要說的話它還是會飄大約幾十 Hz 的程度(基本上可算沒有飄),所以確定 VCO 是正常的,真是感謝老天爺,如果它真的壞了我也無能為力,因為這零件停產了,那這樣就會再往前推進把問題縮小到 PLL 的晶片輸出了。
順帶一提,在做反向工程的時候,我發現 OP 放大器的供電並不是對稱的,+Vcc 是 17 V 但 -Vcc 卻是 -11 V,這跟一般的用法不太一樣,這個問題我回頭再來處理,我們先處理 PLL 的問題,或許原廠是故意這樣設計的。
檢查 Low Pass Filter 輸出
VCO 的電壓是從 PLL 晶片的 CP(Charge Pump)腳位轉換來的,也就是 PLL 方塊圖中的 C 點,Charge Pump 與外部的電容 C27 形成一個充放電的線路,充電時電壓會拉高,放電時電壓會降低,透過下一級的低通濾波器 LPF,最後會轉換成平順的 DC 給 VCO,我們來檢查一下 LPF(Low Pass Filter)的輸出是否正常。
由於 VCO 已經固定接在 5 V,因此頻率也固定在 1372 MHz,而檢查方式就是藉由設定大於和小於 1372 MHz 的輸出頻率,來看看 LPF 的反應是否符合期望,所以我透過儀器面板分別設定了下面兩種頻率,以及 LPF 應有的反應。
- 1472MHz:較高的目標頻率,LPF 輸出電壓應該要降低,結果電壓確實有降低
- 1100MHz:較低的目標頻率,LPF 輸出電壓應該要拉高,結果電壓確實有拉高
LPF 的輸出完全按照期望,這下子反而我有點失望了,因為 PLL 的各個方塊我幾乎要查過一遍了,但現在看來似乎是都正常,那到底問題在哪裡?
檢查 PLL 的 CP 輸出
我突然想到,既然當初出問題的時候是在某個設定頻率上看到的,那麼當時的輸出設定頻率一定與 VCO 的頻率是相吻合的。由於現在 Loop 是切開的,如果刻意讓設定頻率與 VCO 頻率相等,應該就能重現當時的狀況。
現在 VCO 的頻率只能固定在 1372 MHz,那我就將 Modulator 的目標頻率也設定在相同的 1372 MHz,理論上 CP output 應該會是 High 或 Low 其中一種,因為 VCO的頻率一定會比 1372 MHz 多或少一點點,觀察 CP 腳位應該就能發現一些端倪。
於是我把 Modulator 頻率設定為 1372 MHz,接著用示波器來觀察 CP 的波形,量測結果如下圖,我發現 CP 輸出並非 high 或 low,而是高高低低的波形,但並不是VCC 到 GND 那種頂天立地的方波。

PLL chip 的 CP 輸出(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為什麼不是穩定的 High 或 Low?我想到由於 VCO 的 1372 MHz 雖然宏觀來看是固定頻率,但微觀來看它還是會在 1372 MHz 附近有些微的飄移,這是難免就會發生的,因此在 C 點的 Phase detector 輸出會有高低交錯的訊號出現。
如果把 Loop 在封閉起來,在正常 Lock 的情況下就不會有這麼多高低波形,因為頻率會越調越接近目標頻率,一但相位鎖住之後,就只會有些許方波出現用來微調 VCO 的電壓。
至於 CP 的波形為何沒有頂天立地,我查了 LMX2347 的 CP 輸出級說明。如下圖,我想是因為它的輸出級是由 2 顆互補 MOS 所構成的緣故,當 MOS 導通時,如果在線性區的話會很類似一個電阻,所以電阻會吃掉一些電壓,輸出電壓沒有頂天立地我認為是正常的,但它起碼有個方波的樣子。

LMX2347 PLL 晶片輸出級的等效電路(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檢查 Low Pass Filter 電路
CP 輸出方波是合理的,但是 LPF 的輸出為何也會跟著方波跳動?我從示波器看起來就是如此,LPF 的輸出與輸入都會跳動這也太奇怪了,輸出不是應該要是 DC 值嗎?
我一開始以為是 LPF 故障了,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我測量的地方在右邊的 R15 之前,如果測量的是 R15 之後,也就是 VCO 的電壓輸入的話,那就會得到一個穩定的 DC值,因為有個電容做濾波,所以還是要有電路圖才不會搞混。

PLL 的低通濾波器 LPF 電路(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這個電路若沒有二極體 D3 的話它應該要是個積分器,因為以前課本上的 OP 放大器只要回授電路有接電容,它就是積分器,而且是反相積分,但現在多了個二極體,我也不確定跑起來是怎樣,那就來跑模擬看看吧。
模擬的結果如下,輸入與輸出都有方波,和我實際觀察到的波形一樣 ,那就表示 LPF 的線路是正常工作的。

LPF的輸入/輸出模擬(圖片來源:實作派提供)
PLL 各部分都沒問題,怎麼會?
這就怪了,一開始明明就看到輸出頻率會抖動,於是開始檢查 PLL 的各個部位,甚至把 VCO 的輸入電壓斷開,從 VCO、LPF、CP、PLL Chip 都檢查了,竟然全部都沒問題!
不會吧!之前明明就有問題,看了一圈回來卻沒問題,這是見鬼了嗎?走到這裡,我想需要暫時休兵一下,讓思緒沉澱再來戰它個一回,有時候回家休息隔天之後腦袋就會有新的想法,剩下的過程我寫在下集的文章當中。
(本文經同意轉載自實作派電子實驗室、原文連結;責任編輯:賴佩萱)
- 【實作實驗室】分配器效能測試 - 2024/12/30
- 【實作實驗室】頻道功率怎麼測?有線電視頻譜長這樣! - 2024/12/12
- 【實作實驗室】無線滑鼠游標定格,電源開關更換 DIY - 2024/11/12
訂閱MakerPRO知識充電報
與40000位開發者一同掌握科技創新的技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