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張育瑄
三軍總醫院和馬偕醫院的病床上安裝了一台方形、白色的設備,這是非接觸式新創澄風科技的產品:生理感測裝置「SmartCaring T60」。
澄風科技以毫米波雷達開發此裝置,利用雷達打在人體上的波長判斷其移動以及呼吸、心率上的生理變化,並結合數位化系統,讓人體的生理數據能夠隨時更新並給予醫護人員警示提醒,從監測、分析數據到給予警示都達到數位化整合的效果。這一切可以在「無接觸」的狀況下完成。
演算法成為成功秘訣,與全省醫療院所互利共生
澄風科技在2021年所推出的智慧遠端照護SmartCaring T60,利用60G赫茲的毫米波雷達,非接觸式的監測、收集、分析、記錄人體的生理跡象,相比於常見的影像辨識,毫米波雷達的優勢在於更高的精準度,還避免了隱私的風險與疑慮。
「多數運用在醫療上的毫米波雷達有2.4G、24G以及60G赫茲三種波段,三者的差異在於偵測的精確度以及解析度的不同。」澄風科技產品協理謝坤宏(首圖右)解釋,澄風科技不是第一個將毫米波雷達運用在醫療領域中的團隊,但是為數不多選擇技術門檻較高的60G赫茲的團隊。
2.4G、24G以及60G赫茲的差異,就是接收訊號的多寡,因此使用60G赫茲技術要突破的困難點,就是排除偵測到的大量雜訊,例如其他器官回傳的波段或是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
澄風科技的技術優勢就在於去除各種雜訊的演算法,讓毫米波雷達更精準的捕獲人體胸部毫米級振動,將波段轉換為可讀的心率和呼吸率圖示。另外在偵測體溫方面,利用紅外線的溫度演算結合雷達偵測的距離,判讀出病患目前體溫狀況。兩者皆以不接觸人體的方式,24小時偵測病患的生命體徵。
產品順利通過TFDA,各大醫院需求破千
澄風科技也結合醫療物聯網,將每一位病患偵測出的即時數據結果,回傳至醫院或照護中心的中央管理系統,也能透過手機APP時刻關注病患生理跡象。如果數據異常或是病患離床,系統也會提供異常警示。
目前SmartCaring T60已通過TFDA驗證,已合作的醫院包括三軍總醫院、馬偕醫院,包括洗腎中心、VIP病房、婦產科等,並規劃後續在全台的各大醫療院所佈局,總計有超過千床需求,並以買斷設備的商業模式運作。
於商業上,澄風科技可以幫助醫院的照護系統更加智慧化;於研發技術上,醫院的大數據也有利於澄風科技後續的改良和開發新技術。
澄風科技創辦人暨總經理蘇裕翔(首圖中)表示,澄風科技前期都以政府的補助案為開發資金,目前正在規劃第一次的對外募資,以供後續的營運。除了募資方面的規劃,澄風科技也正在研發以雷達波結合人工智慧的心電圖,規劃未來能利用AI將原先需要40分鐘的心臟檢測,達到1~2分鐘內可以完成的效果。
風浪板玩出創業心得,開啟醫療新篇章
「原本以為玩風浪板那麼困難都可以克服了,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難倒我了,沒想到創業比玩風浪板還難。」蘇裕翔笑著說,自己閒暇之餘熱愛玩風浪板,一道浪一道浪向自己撲來、就一道浪一道浪一一克服,這個過程好比創業,但是創業路上的大風大浪卻比自己想像的艱辛許多。
未創辦澄風科技之前,蘇裕翔和謝坤宏皆在知名科技廠,如微星科技、戴爾電腦、京晨科技等相關的科技領域工作背景,當時就看見了非接觸式感測技術的市場需求,尤其是毫米波雷達技術體積小、準確度高又不受氣候影響的潛力。
毫米波雷達這項技術大多用於自動駕駛的開發上,但是蘇裕翔因為個人家屬的長期照顧經驗,因此思考是否能將其應用在健康醫療領域,恰逢疫情爆發、遠距醫療與非接觸是醫療的需求上升,才決定投入創業的道路。
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的報告,全球遠距病患監護(RPM)市場預計從2022年的536億美元(約新台幣1.7兆元)到2027年增至1,752億美元(約新台幣5.6兆元),複合年成長率為26.7%,而心臟監測設備領域將佔據RPM設備市場的最大份額,也是澄風科技看好的趨勢。
「澄風科技就是希望和夥伴創業的公司能夠一直乘風破浪,持續貢獻於醫療領域中。」蘇裕翔說。
創業快問快答
Q:
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
1. 找對團隊
2. 挑先進且困難的技術及領域做
3. 腳踏實地且專注只做一件事
Q:
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小心評估、謹慎執行、做對的決定,必要時承擔風險
Q:
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
more talent and funding
(本篇文章經同意轉載自創業小聚,原文連結;責任編輯:謝嘉洵。)
- 【創業小聚】用AI發現早期癌症,北醫新創DeepRad.AI力助20萬高危險族群 - 2024/11/28
- 【創業小聚】讓汽車展間、修車廠會說話,巡辰「智慧車廠」解決方案讓福斯、奧迪都買單 - 2024/11/25
- 【創業小聚】讓8歲女孩也會寫程式,OpenAI、a16z投資的AI神器Cursor是什麼? -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