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AI Maker世代 】2024 MAI 開發者社群大會(5/16-17)
|

【創業小聚】讓養雞新手不再「睡雞舍」,iCHASE打造4款AI產品實現「養雞場智慧化」

   

圖左至右為iCHASE行銷長張家榕、創辦人暨執行長張光甫、技術長黃醴萬。(圖片來源 : 攝影/蔡仁譯)

「飼養肉雞的雞農,養雞期間幾乎一天假都不能放,就連只是去外縣市,也要當天就趕回來顧雞。」iCHASE 創辦人暨執行長張光甫(首圖中間)說。

所謂的「顧雞」,不只是餵飼料、清理環境這麼簡單,還包含手動抓雞秤重、深夜觀察雞叫聲變化確認健康狀況、定期走進雞舍擾雞以維持雞群活動量、隨時趕走野鳥等,才能確保雞隻生長狀況穩定。以現有狀況來說,這些工作全都只靠人力進行,才導致雞農總是「寸步難離」。

iCHASE 提供協助雞農節省人力成本的 AI 解決方案,通過 AI 影像與聲音判別技術,讓養雞場能自動化把關雞隻健康,為家禽產業有效提升飼養效率。

讓人好奇的是,張光甫過去是機械工程背景,並兩度參與醫材相關創業,是在什麼樣的契機與觀察下,才讓他決定從醫工領域跳到專攻家禽市場?

從醫材新創到鎖定家禽市場,iCHASE 看見哪些農業創業優勢與雞肉趨勢?

張光甫從台大機械工程所畢業後,曾於科技大廠鴻海集團擔任產品設計工程師,在 2021 年成立 iCHASE 之前,他參與創辦過兩次醫材新創,分別為用 3D 模擬協助植牙判斷的 Avansur,以及穿戴式精準血壓量測裝置 Cardio Ring。

談到從醫工跳到農畜的原因,張光甫分享,由於家庭經營農業設備公司,他對農畜業原本就不陌生,並從中觀察到農業市場的產品迭代率較低,只要做出一款農民喜愛的產品,就能穩定銷售數10年,且農業科技的需求也相對簡單,不需要像醫材一樣,花好幾年開發最頂尖的技術,在研發過程上也有優勢。

此外,他認為智慧農業勢必是未來趨勢,但農業和醫療一樣是封閉性高的市場,如果沒有相關知識或人脈就很難進入,競爭也因此較不激烈。考量到自己擁有技術專業、又因家庭背景而熟悉產業特性,張光甫下定決心把握自身優勢,找來妹妹張家榕(行銷長,首圖左一)和在 Cardio Ring 認識的黃醴萬(技術長,首圖右一)合作,正式將下一份創業鎖定在農畜領域。

不過,農畜市場範圍廣泛,為什麼 iCHASE 唯獨專注在家禽產業?

iCHASE決定以農業為題後,專注以家禽產業當作切入點。(圖片來源 : iCHASE提供)

張光甫解釋,創業方向決定後,他們便展開市場調查,發現許多國外公司已經有推出協助畜農轉型的創新技術,但大多人選擇優先瞄準豬、牛市場,原因是豬和牛的單價高,且一間飼養場的隻數不會太多,做出偵測產品比較容易。

「雖然雞肉單價低,但總體數量非常多,如果從美國2022年的人均食肉量統計來看,每人平均一年吃掉的雞肉量也已經是豬和牛的兩倍以上。」張光甫說。因此,儘管要做出能監測大量雞群的裝置相對複雜,他仍決定以市場規模潛力龐大的的雞農為切入點,希望搶先在尚未有完整數位轉型方案的家禽產業做好佈局。

結合AI影像與語音辨識,iCHASE從4面向減輕雞農負擔

iCHASE 迄今總推出4項產品,分別從不同面向為傳統雞農提供全新的顧雞方式:

1. AI 秤重機

AI 秤重機是iCHASE的首個產品,張光甫說明,養雞過程中,雞隻的重量變化直接反映出健康狀況,如果增重幅度趨緩,通常就代表雞隻出現異狀。另外,雞重也與賣價息息相關,農民只要知道平均重量,就能大約估算這批雞的出售價格與時機。

他解釋,現有的秤重作法仰賴人工抽樣紀錄,也就是讓員工挑出一定數量的雞隻後,再把雞一隻隻抓去秤重,手動計算數值變動,「因為太耗時麻煩,通常最多一週只會秤一次,那天就是3、4個人得花個一整天在那磅雞。」張光甫說。

對此,iCHASE 打造結合 AI 影像辨識的智慧秤重計,善用雞會往高處跳的習性,只要當畫面偵測到有雞隻跳上秤重盤,就會自動以「秤盤重量除以影像偵測到的雞隻數」進行計算出「平均重量」,接著把每小時得到的平均重量結果傳到雲端平台中,雞農可以直接在手機或電腦上即時監測變化。

iCHASE研發智慧秤重計,只要AI鏡頭偵測到有雞隻跳上秤盤,就會自動計算平均重量。(圖片來源 : iCHASE提供)

張光甫補充,除了手動磅雞之外,有部分雞農也會使用以雞隻的外輪廓來估算重量的3D攝影機,但這種做法的原理是「按照既有的標準生長曲線反推重量」,因此只受限單個品種,且容易受到毛澎、實際肌肉比例與外表存在差異等原因而不準確。

而 iCHASE 的智慧秤重計則不限雞隻品種,也不會因雞隻外表與實際狀況不符而誤判,導入養殖場合作測試的成果中,測量誤差度小於25克,比目前市場上秤重競品高出4倍之多。囉音 AI 分析

「囉音」指的是雞染上呼吸道疾病時發出的叫聲,但一般人基本上聽不出囉音與平時雞叫的差別,只有經驗老道的雞農才能快速聽出囉音。張光甫提到,老雞農訓練新人學習判斷囉音的方式,就是讓新人去雞舍過夜1、2個月,因為夜晚時健康雞隻都已順利入睡,才能清楚聽見囉音。然而,這樣做除了得額外安排夜晚人力、經驗傳承難度高,也缺乏一套量化的囉音標準,只能由老雞農自行判斷。

iCHASE 為此研發 AI 聲音辨識產品,啟動錄音後,系統會自動擷取只有一隻雞發出叫聲的片段,並轉換成音頻 2D圖片,由 AI 分析其中的囉音佔比高低,進而反映出整體雞隻異常程度、預測雞隻健康變化,讓雞農能提早發現異狀、對症下藥。

iCHASE另一個產品是AI囉音分析產品,能夠自動判別囉音的嚴重程度與變化。(圖片來源 : iCHASE提供)

2. AI 雷射擾雞

為了讓雞隻保持活動力、健康生長,雞農會定期走入雞舍「擾雞」讓雞跑動,也能藉此注意是否有反應力特別遲鈍的異狀雞隻。

iCHASE 開發結合 AI 影像辨識與雷射光束的裝置,只要當鏡頭偵測到雞隻活動力低下,就會啟動雷射光,就像模擬人實際走進雞舍的擾雞方式,同時快速為雞農發現生病或死亡的無反應雞隻。

3. AI 雷射驅鳥

AI 雷射除了能用於擾雞,還能用來趕走最令雞農困擾的病菌來源——野鳥。張光甫表示,雞農最害怕的就是雞隻染上禽流感,卻對身為帶原體的野鳥束手無策,只能用雷射筆驅趕、噴灑消毒水,實際防堵病菌的效果很有限。

iCHASE 使用與擾雞相同的原理開發驅鳥器,系統會利用AI鏡頭先分析常出現的鳥類,接著針對畫面中的鳥群發射雷射光驅離,如此一來,除了能有效趕鳥,通過 AI 偵測技術,也不怕鳥類會產生習慣性,平均驅離率達到8成以上。

iCHASE結合AI影像分析與自動發射雷射光束,做到自動擾雞與驅鳥。(圖片來源 : iCHASE提供)

導入現況、商業模式

iCHASE 商業模式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直接買斷產品,並可免費使用雲端紀錄平台3年,之後則以月費計算;另一方案是繳納年費制,購買內容包含導入產品、使用平台和定期保養等服務。目前台灣肉品大廠大成、卜蜂集團都已導入使用 iCHASE 的產品。

等到國內市場佈局大抵成熟後,iCHASE 下一步規劃是拓展海外,預計優先進軍的國家為泰國和印度,並希望通過積極與 Big Dutchman、Chore-Time 等海外家禽畜牧大廠接觸,走向併購出場路線。

張光甫最後提到,過去他在做醫材新創時,許多老醫生不想接受新產品,但幾年時間過去,現在大多醫生都很願意創新,而農畜產業也是一樣的狀況,在他們與雞農的接洽過程中,企養大廠都對導入創新應用很有興趣,自有養雞場二代接班人的數位化觀念也很高,相信隨著數位轉型浪潮在各行各業掀起,此時正是 iCHASE 抓緊機會的最佳時機。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

1. 找到對的伙伴,創業初期團隊人數精簡,鎖定B2B市場,可以相對降低初期業務行銷成本
2. 選擇一個解決全球性問題的產品,做好市場初期調查與評估,再適當的時機切入
3. 分析團隊的核心技術,適當尋找合作伙伴,分散初期風險

Q:你們如何確保設備的準確度?
A:

初期我們與大廠合作,請飼主每周手動取樣秤重,再與設備自動化量出來之數據比較,我們蒐集了1年(6期)的比對資料,精準度可以達到1.2%,是目前市場上競品的4倍多,並且量測原理非常直覺,系統每小時會自動上傳照片至平台,飼主也可透過照片估算平均重量。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

技術並不代表一切,而是產品或服務有確實解決了產業上的問題,以農業領域而言,不需要強加最新的技術給農民使用,反而是要儘量以不改變農民原先流程下去設計,導入時會相對遇到比較小的阻力。用最快的方式創造營收,接著重覆執行,讓營收穩定,這是我團隊創業初期的執行原則。

(本篇文章經同意轉載自創業小聚原文連結;責任編輯:謝嘉洵。)

創業小聚
創業小聚

Author: 創業小聚

由《數位時代》自2011年起開始推動,透過跨平台的專業媒體以及交流月會、企業或投資媒合、國際參訪、創業競賽Neo Star Demo Show、新創展會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等活動所打造的創新創業社群網絡,致力於促成資訊、資金、資源、人才、以及國際連結能夠廣泛交流與精準媒合。

Share This Post On
468 ad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