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最近在一些 Arduino 和 Maker 社群中看到關於 GPS 接收模組使用的問題與討論,因此接下來幾次的篇幅我想來聊聊 GPS 原理、它提供的服務和功能、接收器原理/應用和限制等主題。
GPS 的組成
很多人都應該聽過,GPS 是由美國國防部打到天空中的二十幾顆衛星所構成。精確一點來說,第一批正式運作的 GPS 衛星是在 90 年代陸續打上去的,總共有 21+3 顆衛星:21 顆工作衛星及 3 顆備援衛星。
最早 GPS 的軌道設計是將 24 顆衛星分配在 6 個軌道上,每個軌道是一個與赤道夾角呈 55 度的圓形軌道,距離地球表面約 2 萬公里。如果我們利用麥卡托投影把世界地圖攤平,再把 GPS 衛星的軌道投影到世界地圖上,就會看到跟赤道呈 55 度角相交的直線:
(圖片來源:Bird 提供)
像這樣的投影直線總共有 6 條,分別對應到 GPS 衛星分布的 6 個軌道,軌道與軌道間在赤道上相距 60 度,平均分布。不過,軌道在地面的投影只有在中低緯度地區才是直線,到了高緯度地區由於投影誤差的關係,軌道會變成圓弧形的,而且由於 GPS 的軌道面與赤道有 55 度的夾角,沒有一個軌道會通過南北極,因此 GPS 衛星最北或最南就只會飛越南北緯約 55 度的地區,不會再更北或是更南。
但所謂「飛越」,指的是衛星可以出現在投影位置的正上方,也就是天頂。GPS 衛星雖然不會直接出現在高緯度地區的天頂,但由於它與地表的距離有 2 萬公里左右,在更北或是更南的地區仍然看得到進入高緯度地區的衛星,只是仰角沒那麼高而已。
現在有很多 App 或是網站可以幫我們計算、模擬 GPS 衛星的位置,像下面這張圖:
只需不到短短一分鐘...
輸入您的信箱與ID註冊即可享有一切福利!
會員福利
免費電子報
會員搶先看
主題訂閱
好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