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向陽
關於電子產品的維修,筆者有許多片片段段但稱不上結構的小經驗,有些來自書籍,有些來自工作,有些是自身經驗或他人分享給我的經驗。
電子產品的隱藏成本 — 保固期
維修其實多少也與保固有關,筆者看早期講述Apple的書,提到80年代的電子產品只有保固9個月(當年產品良率低),Steve Jobs向Apple高層要求能延長到1年,苦苦哀求,並為此而哭(以前的書有提及Jobs年輕時是個愛哭鬼,之後少提)。
而筆者過去在筆電公司服務過,公司的內部課程提到四種成本:研發成本、製造成本、銷售成本、及(售後)服務成本,之後有一位前輩告訴我,有的工控電腦業者其實不會算會計帳,以為產品利潤很好,其實忽略了服務成本,很多料件要備存很多年,有些合約還要到府維修,需要人力成本,這些都計入的話才發現虧錢。
類似的,硬碟過去有一年、三年等保固年限,但隨著利潤愈來愈低,有的硬碟廠商自動將保固期自三年降至一年,好維持利潤。
另外,筆者過去曾做過伺服器市場調查,機器賣出時隨售價保固一年,客戶可以增付費用購買延長保固至二年、三年,無法買更長。料件方面則最長準備五年,五年後也沒有官方料件可提供。類似的,Apple產品有所謂的Apple Care,隨售價本有的保固外,花錢買Apple Care可延長保固時間。
維修權的前哨 — 被犧牲的「換裝權」
在正式談維修權前,或許也可以談談換裝權利,在iPhone問世前,多數行動電話可以讓消費者自行換替電池,筆者當年就是用Motorola cd938+海豚機,除了原廠電池外,自己也加買一個官方電池,朋友又送我一顆,就這樣三顆輪流用,用了約四年,三顆電池都疲乏了,官方也停售原廠電池了。
筆者仍不死心,去買了副廠(3rd party)的電池來換替,但似乎水土不符,放入充電說很快就充飽,實際使用又很快沒電,看來製造或銷售這電池的人還挺無良的,或技術有問題。
事實上Apple也經常如此,為了產品輕薄討喜,經常採內埋設計,例如iPhone不能插記憶卡,Unibody設計的前期MacBook筆電也是不給插記憶卡,或為了輕薄經常使用自己特製的連接器,消費者經常需要再行購買轉接器才能方便使用。或許有個網友在網路留言說的對,Apple產品不是創新,只是交換(或稱取捨),刻意跟一般大宗產品不同,強調給您特好的同時,也默默犧牲某些地方而不說。
類似的,筆者過去買一個iPad mini,表面上它可以接一般3.5mm的耳機,實際上Apple刻意在孔座深度上有別(較淺),一般耳機勉強可接但難以牢固,最終通常要花900多元買Apple官方耳機來接才能密切吻合。類似作法也讓Mac用戶必須盡可能買原廠鍵盤、滑鼠等官方週邊。他廠的,會有明顯的體驗落差。
維修權緊縮的根本原因 — 修理費利潤
保固會虧錢,但也可能賺錢,一台錄放影機買4,000元,出了小問題,偏偏又在保固期外,維修者可以開價個2,500~3,500元,您心疼,但重買一台更貴,通常會妥協,接受高價修理費,這也帶有合法趁火打劫的意味。這也是今日一些3C通路商,除了分銷配消產品外,也經營起維修生意。
同樣的,過去德國高級車原廠對於副廠零件不以為意,認為那是少數預算有限者的選擇,但隨著賣車的主業務利潤日薄或銷量減少,原廠也開始對副廠告起官司,要端正官方原廠維修權。
軟體業也部份類似,軟體售出後,企業用戶一般每年還要支付軟體更新費、維護支援費,前者支付給軟體原廠,後者可選擇支付給原廠或在地支援服務商,原廠的服務通常只服務極大的客戶,但隨著軟體銷售量減少,軟體商也開始講究利潤,要求一律支付維護支援費給原廠,即便電話服務只提供英語或憋腳中文,即便只提供遠端服務而沒有到府服務。
因此,Apple近年來也逐漸緊縮維修權,正面說法是:Apple不想再幫亂用副廠零件或外頭草根維修所導致的故障擦屁股、負擔維修成本,負面說法是:Apple可以增加維修收益。
為此有了一連串的作法,例如iPhone電池內埋後,Mac筆電也開始採行內埋策略,不讓消費者自己輕易換副廠電池,暗示請來原廠換電池,但原廠換電池很貴,即便是小小的iPod隨身聽,連工代料也要99美元,被消費者控告後才降至59美元。
附帶一提,有些電子產品還會刻意使用特殊零件,讓消費者或非原廠維修者很難拆解,例如一般螺絲是一字型、十字型,廠商就刻意用一種特製的Y字型螺絲上鎖,讓人不好拆,這在iFixit上常常看到各種難拆設計,iFixit甚至給每個產品0~10分的難拆程度評分,10分最易,0分最難。
進一步的,Apple發現iPhone維修許多是泡到水,畢竟出門常意外沾水,如下雨或飲料等。因此Apple開始在新款iPhone上埋入受潮感測器,一旦維修拆蓋後,發現是受潮造成,那即便在保固期內也不保固,須自費維修。
類似的作法之後也複製到2010年後的MacBook系列筆電上,但一個感測器可以感測的面積有限,因此需埋於內部各處,共計埋了9個。
再者,今日有許多副廠充電線,無論是Micro-USB、USB Type-C、Lightning等都有,夜市也很多,或許Apple也是被品質不齊的充電線所累,決心在新的電源線路內埋驗證晶片(Authentication Chip),一旦偵測到是非Apple原廠的線路接入就可以給予對應的處置,例如不動作或限縮使用等,總之也是希望大家只買只用Apple原廠線路(貴!)。
除上述外,Apple採行內埋的設計愈來愈多,本來筆電的DRAM記憶體是跟一般業界一樣使用SO-DIMM插槽,可直接手動換替記憶體,之後也改成直接焊死,必須用專業解焊設備才行。
此外也有專文已有談論:AirPods熱銷後,由於內部電池黏死,未來可能會有堆積如山的沒電藍芽耳機。而且,Apple每一次產品熱賣後,其他業者不能不跟進,會推出類似的產品,但也學仿其設計風格,愈來愈多筆電不允許自行更換電池、其他藍芽耳機也是黏死電池。
小結
歸結上述,其實這談及使用者自行換裝的自由(電池、記憶卡)、使用業界標準品的自由(3.5mm耳機)、使用副廠零件副廠維修的合法性,保固時間的長短,保固的除外條件(沾到水)、維修服務年限、持續供料年限等。
展望未來,副廠維修、副廠料件與官方之間依然會持續拉拔,消費者意識則有待確認,一是持續放縱物慾擁有、感官享受,電子產品外型愈有質感、愈輕薄愈好,反正很快又買新的,或者,消費者也開始抬頭消費背後的道德意識,不吃魚翅、不買犀牛角中藥、不要血鑽石(衝突鑽石)、愛惜物命(節儉)等。
事實上,除Apple產品外,美國各方面其實是高度講究DIY的,原因之一在於美國人工太貴,最後迫不得已得自學自修來省錢,如自己修馬桶、自己修除草機等,不知道各位對於維修權又是怎樣看待的呢?
(責任編輯:謝涵如)
- 創客積木M5Stack加入LLM戰局 - 2024/11/29
- MLPerf大語言模型、生成式AI測項觀察 - 2024/11/27
- Sony強力加持!樹莓派發表專屬AI攝影機 -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