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亮潔
全球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而有了劇烈的變化,像是航空業受到影響,許多航班被迫停飛,空姐機師們皆放無薪假、在地做小本生意的地家也被迫歇業、老字號飯店業者也面臨被迫熄燈的窘境。不過熱愛動手做的Maker,不僅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反而還因為疫情的關係,變得更加活絡與生氣蓬勃,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防疫作品吧。
防疫箱的發明,讓醫護人員可以更安心
在這一波疫情當中,許多Maker紛紛挺身而出為醫護人員進一份心力。花蓮門諾醫院麻醉科賴賢勇醫師為了提供物資缺乏的醫師友人,而自行設計、研發插管防疫箱(Aerosol box),根據嬰兒保溫箱而獲得創作靈感,不需要耗費高難度科技和技術就可以打造。這個看似不起眼的透明壓克力箱,讓醫師執行插管治療時,能降低遭患者咳嗽飛沫噴濺的風險。
隨後,賴醫師將自己的作品上傳至網路上分享,沒想到竟然獲得全球約30個國家的響應與關注,造成多國同時使用他所研發出來的防疫箱,其中包含台灣、中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香港、美國以及歐洲多國等都採用此方式來進行防疫,也讓全世界的醫護人員因為這樣的貼心設計,得以在手術的過程中多一份保障。美國波士頓醫學院更指出,利用這款防疫箱,醫護人員便可減少95%以上的飛沫污染,在防疫方面是一大功臣。
3D列印生產快速,為防疫物資填補空缺
「供不應求」可以說是最符合目前醫療物資的形容詞。前陣子因為患病人數大幅暴增,導致許多物資缺乏,例如:連結氧氣面罩與呼吸氣的呼吸閥。義大利的新創公司 Isinnova,以逆向工程的方法,在6小時內3D 列印出第一個呼吸閥原型,成功填補防疫物資的空缺。
另一個是透過3D列印與雷射切割機所製作完成的防護面罩,其總部是位於加州矽谷的非營利組織奈克瑟斯創客(Maker Nexus),由一群精通科技的Maker所打造,為了因應美國在防護設備不足的情況下,創客空間都搖身一變成為小型工廠,透過日常生活中的機器設備與專業技能,為醫護人員製作防護面罩,同時也推動大家捐贈支持相關的自造防疫專案。
結語
Maker秉持著不認輸的精神,從生活當中發掘醫護人員的需求,並持續不斷為醫護人員與相關防疫人員創造與設計發想,透過自身力量來幫助他人,也讓Maker這個身份被大眾所知曉。
(本文經同意轉載自vMaker台灣自造者、原文連結 )
- 【科技創造力】自造心法與創客精神 - 2021/04/12
- 【創客玩AI】AI創意玩,應用百百種 - 2021/03/08
- 市民共創高雄自造盛宴,第四屆大港自造節豐盛有成! -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