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姵文
為協助硬體新創團隊能以更容易、更快速的方式跨越創業門檻,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支持指導下,林口新創園區與 Mighty Net 邁特創新基地共同推動「Mighty Net 硬體創業加速計畫」,給予新創團隊許多資源和技術整合,完成其加速器輔導的使命。以下為Mighty Net 執行長兼創辦人Ray Tai的QA專訪。
Q :首先請Ray介紹一下這個加速器計畫和特色,以及它的優勢?
A: 邁特電子是一家很老的公司 ,在兩岸三地有三個工廠共 1000千人,在台灣有四個研發和業務的辦公室,過去的生意很傳統,不管是做設計服務或製造服務,後來發現越來越多客戶 需要更高度的整合,很幸運在2018年得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有林口新創園的計畫,當時有一些夥伴也很積極邀約一起加入計畫,在 2018年底時正式加入計畫,這計畫雖然是加速器,實際跟其他台灣加速器不太一樣,我們更專注在技術,這是原本公司的核心能力,還有小量生產 。
其他加速器的投資 、最終銷售通路行銷,坦白說不是我們的強項,我們發揮原本的實力,把新創團隊在研發、小量生產遇到的瓶頸,透過這計畫去做解決,至於會做這些是2014年獨立了一個部門,2016年在清華大學育成大樓,嘗試做Mighty Net的起點,也定義什麼是Mighty Net,邁特集團跟Mighty Net最大的差別,是希望把邁特的T, tronic概念改為Mighty Net的Net,因為Net的概念更需要一些連結。
Mighty Net的諧音來自於make net,make net希望透過實力的網絡吸引更多好創意,在net 裡可以成為正向循環,讓好創意可以更快實現上市 或成功的出廠服務,是一直協助新創團隊的部分,簡單來說所有的加速器都可以是Mighty Net的合作夥伴,我們不是做募資、最後的行銷,做的是中間技術整合的服務,透過計畫讓團隊可以最有效最短時間達成募資、行銷產品。
Q:加速器的計畫和目標,Mighty Net的串聯會是如何?
A:林口新創園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計劃,原本的目標是活化世大運選手村變成國宅,把其中的3棟包含A5、A6和未來的A7,開放出來讓新創團隊進駐,也找了許多加速器,比較知名的像亞馬遜的AWS,或microsoft都正式加入計畫,他們扮演的是雲端或平台服務的角色,其他加速器像PWC是做財會和法律,是後段的加速,或是IB、智財等。
另一個就像 Mighty Net,我們的客戶緯創也加入了,Mighty Net的角色很清楚,是解決新創團隊進入少量生產或技術、軟硬整合的問題點, 很幸運可以加入計畫,過去在其他國家都會有聚落的概念,有紡織業、太空的聚落,在新加坡有很具指標的Block 71,是把新加坡某一個工業區活化變成新創園區,吸引了很多投資單位、加速器、孵化器、新創團隊一起群聚,久了就產生群聚效應。
一個新創團隊在初期創業時會需要很多不同面向的資源,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聚落滿足這些資源,那他必須花很多時間去奔波,和找適合的窗口連結,林口新創園看來有機會面向更大市場的新創聚落,目前有超過12家加速器進駐,包含英國、美國的加速器,超過一百家的新創公司也加入,也有像中華電信,預計會提供網路通訊的服務,和佈局5G未來的一個示範場域。
期待林口新創園除了是新創聚落外,更能達到示範的作用,當國外新創團隊想到台灣解決技術、資金市場連結的問題,林口新創園是所有新創公司的首選聚落,也透過新口新創園去連結周邊的八大工業區,包含廠商和進駐的研發團隊,透過更方便的鏈結,可以協助更多新創團隊打造產品,和做資源的整合鏈結。
Q:你們在選團隊的過程中,篩選條件是什麼?
A:Mighty Net一直在做技術和製造供應鏈整合的加速,得知計畫時,先盤點哪樣子的技術是我們所希望的,第二件是什麼產業類別是想要吸引的團隊,後來訂出了四個技術方向、四個領域,第一個技術是網路通訊,不管是傳統WIFI、Bluetooth 5.0,或流行的LTE 、NBIOT等等,無線通訊技術是第一個希望合作的技術。
第二個是有不同感測元件或定位能力,不管是空氣品質的偵測或GPS定位、室內定位,或水感測和各式各樣的都有興趣,也希望團隊有一些感測合作的基礎,第三個是不同能源的solution,不管是用煉能技術,像太陽能風力,有一些特殊能源solution團隊,或本身對於電源管理這塊,用傳統鋰電池、double A電池,透過電源管理可以做到非常省電,這也是希望合作的團隊。
最後一個技術的拼圖是往雲端,雲端的話先考量的是否具有資安概念,當資料往雲端送時,對於資安是否有一定的理解,第二個是用什麼雲服務,不管是用AWS或Microsoft,這兩家已經在林口進駐,或聯發科的Sandbox、研華的WISE-PaaS,這幾個雲服務的串聯是過去熟悉的,這四個串起來基本 IOT的架構,具備這四個技術藍圖的團隊我們特別感興趣。
有了技術能力, 另一個重點是要把技術應用何種領域,目前看到四個領域有很多機會,總之來說會是B2B,而不是B2C的面向,不管是智慧物流、智慧農業、 智慧照護、 智慧工廠, 這四個領域看到能佔一席之地的新創團隊,因為是一個2B的市場,有更多的機會是跟已經合作的策略夥伴達成一定的合作,在智慧工廠這塊我們是open工廠的場域,開放給新創團隊做實驗, 林口新創園也是做一個示範場域的動作,附近的長庚、三井,都是林口新創園未來會納入智慧認證場域的服務,這四個領域的新創團隊比較感興趣,這是篩選的條件。
經過去年到今年很多的討論和溝通,也盤點手上過去服務超過100家客戶,最後在第一期選了12家客戶,第二期也是,主要的面向是這四個技術和四個領域 ,那針對團隊主要的合作會先去做技術盤點,了解技術和團隊能力的程度,是在創意驗證還是測試階段,或非常接近少量生產。
第二個是會有專職的PM人員,這些人會face to face跟團隊更理解實際上最需要解決的需求,有團隊是募資的需求,當務之急是打上好看的function,有團隊是等要出貨第一張群眾募資上面的訂單,但找不到適合的工廠,PM會分為研發型和工廠型,這些人會去協助新創團隊滿足後續的服務,因為我們在做的是花時間,非常長的技術整合,無法像傳統型加速器 3到6個月把所有事情做完,輔導也不會就因為計畫的結束就停止,會一直持續地輔導, 希望這些團隊有朝一日都能從服務上達到想要產出的結果,這是目前在服務團隊所做的盤點。
Q:從多少團隊裡把他們找進來,一起跟著團隊做了什麼?
A:從這100家選出來隊伍裡有各國的團隊, 包括新加坡、美國、台灣本土的團隊,合作過程時發現大部分團隊不清楚處在何種階段,也許他們認為非常接近量產,在專業人員判斷下只是很早期的POC,根本不到可量產階段,有一些團隊已經在POC階段,但缺乏實際的場域做驗證,充其量只能在自己的實驗室,一旦放到實際的場域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在合作幾個團隊後,第一個有印象是新加坡的團隊,研發中心設在香港,行銷總部設在新加坡,三年前就開始合作,一段時間後發現他的產品很適合在台灣落地,是混合式的空氣品質感測器,可以偵測9種不同空氣品質,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大氣壓力、氮、甲醛等等,這樣的solution台灣沒有,另一個適合的原因是台灣對空氣品質的重視,還有空氣品質的研發社群都很蓬勃發展,台灣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社群叫LASS,是開源公益的感測器社群,特別著墨在空氣感測,當我把LASS介紹給合作團隊後,他們也非常高興,認為台灣是很適合切入的市場。
台灣的政府也鼓勵去了解空氣汙染數值的計畫,今年就跟他們啟動合作,並介紹給LASS社群和中央研究院,還有合作夥伴亞太電信,一起合作第二代的戶外空氣感測器,更符合台灣的需要和市場的布建,很幸運在今年Q3東西終於正式進入往後面佈鏈的部分, 這是其中一個團隊。
第二個是美國的團隊,在台灣設研發中心,做藍芽5.0室內定位的技術,雖然室內定位已經非常多公司在做,他們特別在率先採用藍芽5.0,藍芽5.0跟4.0比距離更長耗電量更省,透過藍芽match的方法去擴展網路,也透過合作過程,讓產品順利在日本通路商進行銷售,也介紹日本通路商跟我們認識,並希望可以連結更多台日合作機會,我們也把他的技術應用在工廠作為資產管理,在工廠常會需要做資產盤點,因為辦公室越來越多,工廠實驗室設備常會有一些移動到不知何處的情況,特別在每一季盤點時,利用這技術直接透過手機雲端 ,得知資產現在處於什麼地點 、使用狀況,對公司而言是相輔相成,我們不但協助把產品推往日本市場,他的技術讓我們工廠裡面能有更多更有效率的做法。
第三個團隊是抗能的團隊,本身是化學原料技術的公司,有非常多的專利是如何讓太陽能板吸收更多光源,發現他的技術轉換效率居然達到20%,只有航太或更高太陽能等級才能達到的效果,這對我們來說也是新挑戰,因為牽扯到化學、電機製造,我們在廠內幫他添購新設備實驗新的製程,產品也順利運用在森林大火、木業的偵測,工廠也架設戶外空氣品質的偵測,和剛才說的空氣品質的solution一起互相合作,團隊和工廠或團隊之間的合作,都是在這計畫中要促成, 我認為除了跟我們合作,新創團隊之間互相合作可以產生火花,一起打拼拿到更多好的市場。
Q:Mighty Net出國了很多次,國際化接軌想要怎麼做,目前成果是如何?國際化這件事在林口新創園裡是否有賦予使命?
A:Mighty Net定位是國際加速器,國際化不是從加速計畫才開始,邁特電子從2005年就慢慢從80%是國內市場,到現在80%是國外市場,剩下20%是台灣市場,現在最大的市場在歐洲佔了41%,北美佔了38%,透過經費的支持,可以更大膽拜訪過去沒有連結的國家,像新加坡甚至最近去智利、以色列,透過加速器計畫組團出國去做參訪,做創投、軟體的朋友,客戶緯創和工研院都一起去拜訪,做各地新創資源的連結。
組團拜訪的意義不是用供應商的角色去談,而是用國家政策去跟對方新創園區談合作,出來談合作的對象和重視程度完全不一樣,去年去了日本、越南、矽谷、新加坡,最近的智利、以色列,透過組團拜訪可以更了解當地新創圈的生態是如何鏈結。
第二個是用林口新創園合作名義,他們會願意推薦質量好優秀新創團隊出國來到台灣合作,他們知道不能推薦不好的團隊,因為這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合作。
第三個是透過拜訪更了解台灣的團隊到了那邊會需要做什麼改變、在地化的需求,舉例來說台灣在做很多室內定位偵測產品,新加坡團隊想要把技術用在工業、建築業的solution,所以在設計的結構、 耐厚性、可靠度,我們和新創團隊都必須調整手上的solution,才有機會打到其他國家的市場,也透過跟這些不同國家新創的鏈結,更清楚知道哪一些團隊和技術有機會做輸出,哪一些好團隊值得輸入台灣,我覺得這樣的國際鏈結是計畫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Q:台灣對這些地方的優勢是在設計製造的 人才嗎?
A:坦白說在做國外鏈結時,最大的疑惑是為什麼要來台灣?大部分人都會問為什麼不是去矽谷?為什麼是台灣?為什麼不是中國?基本上每個單位都有疑惑,如果不是透過國際鏈結,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比較弱,一旦把台灣過去做過很優秀的事情,讓他們知道說比如說技術圈,世界99%的筆電是台灣製造,台灣是全世界最優秀的製造 IC、設計尖端的能力,像這樣的能力是每次造訪國際單位時必須讓他們先了解,也感覺到這也是他們非常缺乏的一塊。
以東南亞來說,新加坡擅長金融服務但缺乏供應鏈,供應鏈都移到馬來西亞,但馬來西亞的製造能力跟台灣相比相對落後,再加上溝通和語言,認為來台灣是非常好的選擇,台灣人才在硬體、韌體的充沛量全世界數一數二,做軟硬體整合時一定會碰到這兩個領域,以台灣的薪資水平在台灣建立R&D團隊非常有效率,越來越多海外公司選擇在台灣建立研發中心,像Google這樣的事都有發生。
我覺得台灣目前能夠吸引國際團隊,還是在傳統製造和先進零組件製程的優勢,人才品質好價格相不貴,也看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並不具有當地市場紅利的優勢,所以去跟當地團隊做鏈結時,對方最大的質疑是我們如何去幫他們鏈結市場,目前比較好的想法是讓台灣成為東南亞的一個管道,或你前進中國、美國市場的途徑,台灣的文化對這些國家的連結很高,基本上對這些國家的需求, 還有人才的流通都比較足夠。
台灣在市場上的鏈結必須更進一步,必須開放更多場域給新創團隊做練功的動作,如果沒有好的市場,至少要開放好的場域,像我們做的智慧工廠開放,第二個是台灣在醫療體系有非常多頂尖領先全世界的醫院,這些醫院能不能開放場域,讓更多優秀團隊可以直接來台灣找到實際場域做POC驗證,這是我看到認為可以建議未來佈局的地方。
Q:都說硬體新創很難,你們這幾年協助新創團隊,團隊是不是都很欠缺製造、展現特性、加工這些方面? 怎麼去溝通?這一塊是否是他們走向成功創業的困難?透過加速器讓他們成功率能夠提升?
A:我們目前合作超過100個單位,持續合作有50幾個,來自12個國家,在合作過程發現除了台灣團隊, 海外團隊只知道研發和製造, 但研發到製造之間的流程,不管是工程、設計驗證,新產品導入市場比較不清楚,他們只了解研發和量產。
當他們來到台灣開始合作時,必須幫他們清楚界定對方是在流程的哪一點?研發工程驗證還是設計驗證階段,如果設計驗證階段要往下一步走,有沒有DFM或可量產化驗證,甚至是新產品導入這塊的流程,特別是DFM和MPM 沒做好時,會對工廠造成極大困擾,工廠可能會反彈拒絕跟這新創公司合作,過去遇到太多例子,Mighty Net雖然是新單位接近30人,有機構工程師、電子電路工程師、韌體工程師、工業設計、 品質製程等,這些團隊最主要的任務是在界定新創團隊和工廠的需求,這兩邊需求是不是可以match。
如果以軟體的概念來比喻,這東西叫APM,大家先訂好溝通的格式、介面、橋梁管道是什麼再合作,講通俗一點你可以說是buffer,透過buffer再去連結降低工廠製造的難度,二是減少兩方衝突的對敵,這樣子的服務非常重要,特別是國外新創團隊沒有,我們會要求他們到工廠做產品實際的了解,甚至產品在做少量生產前,一定要到工廠做新產品導入會議,並且在產線一起去解決發生的問題,有很多產品的問題點和需要判斷時,新創團隊必須在場一起討論才能快速得到答案。
這是在合作過程中希望新創團隊一定要跟上的部分,這樣子的磨合會不會讓新創團隊成功率大增,我認為是未知數,因為一個新創團隊要成功有太多問題要解決,有可能是創辦人或團隊、資金、投資、市場銷售的問題,只能說在做這服務時,可以把在創業過程某一塊環節打通,降低產品延遲出貨的風險,至於能不能成功我覺得要有非常多運氣、時間。
一家硬體的新創公司平均統計,第一個研發產品到POC大概要一到三個月的時間,POC到真正進入量產大概要6~9個月時間,這些時間加起來半年到一年,新創團隊沒做好準備這一年是沒東西可賣,你必須要燒自己的錢,其實很多新創公司都撐不過,再到第一批產品出廠到上市投資人可以出場時,可能都已經6~8年,做硬體難度更高,那我們扮演的角色是把中間技術整合的難度、供應鏈環節打通,其他還需要更多生態系的夥伴一起加入,讓風險和成功率可以提升。
Q:供應鏈也不只有邁特,可以聊一下Mighty Net是一個窗口,你們有很多的策略夥伴,這樣子一個供應鏈的夥伴關係。
A:我們定義Mighty Net的Net,生態圈夥伴以技術的話有5個夥伴,第一個是IC設計公司,不管是聯發科或瑞昱扮演最源頭的技術出口,最新最尖端技術的來源是IC設計公司。
第二個拿到技術support後, 真正要交易的對象是元器件代理商,不管是台灣的大林或文曄,這些全世界知名的電子材料供應商或國外等等。
第三個是新創團隊根據統計,成員通常是4~9個人,那一定有一些團隊設計能力比較強或比較弱,有一些是工業設計很強但電子電路能力弱, 所以他會需要一些design house的協助,台灣知名的設計公司都有保持長期合作,可以解決新創團隊在設計遺失的拼圖。
第四個是很多新創公司會忽略實驗室的認證,IOT的產品要銷往美國一定要通過FCC認證,台灣要過NCC的認證,這些認證如果你在設計階段沒考慮,在出貨之前會發現貨無法出 ,因為海關會把東西擋下來,去串聯一些實驗室的單位也是Mighty Net過去常在做的服務。
最後一塊是生產製造,所有的東西不可能都在辦公室做組裝,一定要透過有iso品質規範,有辦法滿足你架動率、合理製程,理解你想要做的是什麼的工廠,不管是緯創、研華、邁特電子都是製造公司,Mighty Net希望串聯這5個拼圖,不管和哪個拼圖合作可以越轉越順,進入比較正向的循環,這是目前一直持續努力的方向。
Q:可以補充所謂的量產是多少量?有怎樣的產? 小量、中量、大量?跟你合作夥伴在生產製造的關係。
A:一般第一張訂單是群眾募資,或第一批出貨給企業使用者,通常是500到2000的級距,這個量要找一家大公司生產,會面臨很現實的困難是最低訂購量,面對這困難時選擇工廠夥伴很重要,我們常講的門當戶對就是這件事,除了要找到可以接受這個量的工廠,還要找到適合你技術能力的工廠,假設產品有防水測試的需要,合作的工廠是否理解防水此事的重要性。
假設是無線通訊相關產品,有沒有無線通訊相關的測試設備或經驗,這些都是技術上必須要考量,第三個最壞的打算是有可能要換到下一個工廠,中間跟工廠或單位合作的技術文件還有合約,如何處理呆料,這樣的細節處理都是很多新創團隊沒有經驗會忽略,一旦開始跟現有工廠或供應鏈產生磨合時,要換到下一個供應鏈要花非常多時間,甚至延誤產品上市。
所以我們希望能在中間扮演好 Net的角色,幫很多的新創公司提早知道這些問題, 也盡量挑選適合的夥伴來對接,而不是從來沒合作過的單位來合作,這是我覺得Mighty Net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Q:透過加速器計畫有沒有感想可以分享?或是對林口新創園的期許?
A:今年跑完計畫後有一個發現,政府對新創公司的預期,企業對新創公司的預期有時不一樣,透過林口新創園可以讓政府、新創公司或企業,大家的理解跟認知可以越來越接近事實,這是我們目前看到林口新創園正在努力的方向,過去剛加入計畫時發現傳統加速器做更多資金業務通路的媒合,很少有專注技術軟硬體整合的加速器,也認為這樣的加速器有機會複製到其他產業,形成更多垂直市場。
舉例來說目前在做是網路通訊,有沒有角色是做紡織或機能衣可以結合,串聯不同做紡織機能衣的製成,像這樣子的角色加入林口會產生更多的火花,可以有更多的細分或垂直領域可以往下延伸,而不是只談技術,因為除了技術外最終要落實到不同產業,對林口新創園的期許是希望未來加入更多生態系夥伴,可以更專注某一些領域去做,對自己的目標是過去跟新創公司合作,最大的價值不是營業額的增加或新增多少客戶,而是透過跟新創公司合作,讓自己工廠的人員對事物技術的理解,或拿來改善工廠的思維和方法。
希望在明年的加速計畫要擴大,把智慧工廠辦公室的solution開放給更多新創公司,讓這些地方變成非常好的場域測試,了解在實際場域會遇到的困難點,然後協助連結更多企業夥伴,做IOT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垂直市場的整合,唯有更多這樣場域合作夥伴,還有願意開放成為場域的夥伴,新創團隊才真正地把商業模式落實到現實,這是希望明年可以做的更好的部分。
Q:對於國際化有沒有什麼佈局?
A:今年透過拜訪這麼多國家,目前鎖定新加坡,已經有兩個客戶開始在新加坡落地合作,歐洲的話鎖定法國,目前跟新創獨角獸Sigfox有長期的合作,下禮拜是第二屆Sigfox的hacking house,我們除了是贊助商也是技術的支援夥伴。
美國的部分矽谷還是需要耕耘的一塊,因為它是全世界最新技術、最好的人才、資源的地方,競爭也最激烈,以色列也是透過和矽谷連結而發現到一個滿重要的角色,而且它跟台灣的互步性很高,這是目前看到在新創領域有機會發揮的地方。
第二個是日本,我們在看反而是相反的,不是純粹的新創公司,幾次跟日本的合作發現比較多的是大企業型的內部創新,所有的大企業像Panasonic都有自己的加速器,他們也是希望找更多新創公司,或像我們有技術的公司合作,在日本策略是鎖定大企業的內部創新這樣的團隊展開合作,這是預計明年會做的國際佈局。
Q:Mighty Net的這個Net會是加速器的對接嗎?國際化會是跟加速器對接嗎?
A:是的,我們發現不同的國家對應角色會不一樣,新加坡的話組織相對扁平,對接新加坡團隊時也會對接到政府單位,新加坡的國際局已有派團隊來台灣拜訪,也推薦幾家加速器合作和直接面對投資方,也跟他們的新創聚落Block 71有連結,像這樣的國家相對扁平,很容易連結到不同資源。
但其他國家反而不能有太多夥伴,比如矽谷,因為矽谷本身是一個非常競爭的環境,新創圈的生態相當成熟,在那邊我們會慎選合作的加速器夥伴,目前比較常聯絡的Plug and Play,這樣的國際知名加速器,在跟其他國家合作都保持開放的心態,我們希望扮演好Net working的角色,很清楚fouse要幫他們解決問題,是在技術研發少量製造上他們的痛點,而不會去跨到其他不熟的領域,不熟悉的領域需要更多專業和生態圈的夥伴一起加入,而不是Might Net所有事情都可以自己做。
Q:Branding是不是重要?國外這一塊的市場都靠你們一次次去參訪讓國外知道,就算去一次也沒辦法連結到很多團隊或人,在Branding的國際化或新創圈的Branding,是不是你們所重視的策略?想要怎麼推動?
A:坦白說如果純粹以一個硬體生產製造的企業來說,我們在branding下的功夫超過同業非常多,把自己定義成加速器我們又做的不夠多,因為過去加速器在做branding的方式可能是市場行銷或募資,那我們做的是技術甚至是韌體,這些原本就生硬,要讓一般人來理解比較困難,這希望更多媒體夥伴對你有更多認識,大家的知識才會慢慢累積。
第二個是台灣很缺乏國際型的branding概念,這次在以色列參訪非常多單位,有很大的感觸是所有的單位、投資局,或是當地的加速器孵化器,他們坐下來跟你做簡報,前面10頁都是告訴你以色列有多好,這是台灣在做簡報時不會做的模式。
以色列談他們是創新之國,是全世界僅次於矽谷拿到最大投資的單位,有一個非常知名的獨角獸Mobileye被Intel以5000多億台幣併購,這樣的故事重複在好幾個地方發生,也會介紹歷史背景,為什麼以色列可以做這件事,我們發現台灣這樣的概念非常不足,所以常跟對方硬碰硬,一開始就談技術說品質很好,從來不談為什麼是我,過去發生了什麼事造成現在必須是我,這是去以色列最大的感觸。
透過林口新創園這計畫有機會把Startup Terrace變成國際型的品牌,可以很有力地去做這個branding,Mighty Net可以很容易讓大家知道說你是軟硬整合的公司,想要打造第一個生產測試,甚至第一個量產來台灣找Mighty Net就是最佳的夥伴,我們最新的slogan會是Last Mile of road hardware innovation,軟體已經在吃掉這個世界,但所有軟體最後要實現創新議題度都會在硬體,台灣目前有機會扮演最後一哩路的角色,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這個角色裡面重要的一環。
Q:最近兩大媒體天下和商周都來做訪問,你覺得他們為什麼要報導?他們的報導有沒有帶來什麼意義和影響?
A:滿有趣的是他們兩個來報導,寫的內容也差不多,卻是完全不同的角度,以天下來說寫這個出發點是從 Maker to Startup,他們關心這議題已經很久了,想要了解Maker to Startup目前生態系在台灣原來是具影響力的公司,背後的動機是什麼,所以花滿多時間在聊看到的Maker 和Startup不同的地方,最後如何變成一件事。
以Mighty Net的立場認為Maker不是Startup,或不等於Startup,但是Maker未來一定是研發人員新的形象,因為他所用的工具和心態都跟傳統研發人員不一樣, 我們認為未來的研發人員需要開放心態,懂得使用opensource、3D列印或更多新型態的數位工具,這是新的研發人員需要具備的樣貌,這些人不需要自己變成創業公司,但這些人可以變成所有創業公司最適合的R&D,因為他們最有彈性,最適合新世界產品開發的方式,這是天下雜誌採訪的角度。
商業週刊採訪的角度相反,是獨角獸為什麼要跟台灣合作,台灣有什麼的利基點可以跟獨角獸合作,他們採訪了一些新創獨角獸併購台灣公司的故事,也採訪了我們跟矽谷非常知名獨角獸Ubiquity怎麼開始合作的故事,我覺得這樣的角度滿有趣和不同。
終歸回來討論一個核心點,台灣在新的研發時代或獨角獸時代,應該要扮演什麼角色,Mighty Net一直想要做的就是最後一哩路的創新,我們已經錯過軟體時代,台灣現在要再變成下一個軟體強國的機會已經沒了,我們跟馬來西亞、印尼,和很多先進國家一樣甚至韓國,要變成下一個軟體強國的機會已經喪失了,但有機會變成下一個物聯網王國或人工智慧王國,那些新時代還沒到來,不管談物聯網或人工智慧,最終談的都是資料這件事,做資料最重要的是有沒有好的工具來收集資料,台灣在這塊還有非常大的機會。
我們有非常好的先進零組件、有非常好的database,關於製造業先進製造、智慧製造,這樣子大量的database, 他都隱含在各個不同的工廠裡面,這些資料一旦透過跟不同新創公司合作,或跟物聯網技術合作,未來有機會變成一個很巨大的商業的模式或利益,這也是我不管天下、商業周刊都有聊到的部分,期許台灣可以找到自己在所謂新世代、獨角獸世代、Maker世代,他可以產生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 【活動報導】5G 智慧交通 On the Road技術社群線上交流會 - 2021/10/15
- 【活動報導】5G SDN/NFV網路技術基礎 - 2021/10/05
- 【活動報導】5G技術入門與商用平台介紹 -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