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家庭ABC】智慧音箱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應用?

   

作者:林祐祺

之前連載完的「智慧家庭深入探討(一)–(八)系列」,和大家聊了智慧家庭產業發展上的問題瓶頸與市場機會,而接下來的「智慧家庭 ABC」將要聊聊智慧家庭的服務、各類產品的使用情境以及包括消費端與商業端的生活應用。

智慧家庭勢不可擋

首先,就是已經進入台灣市場兩年多了,但是終端銷量始終起不來的智慧音箱。作為一個通道型的產品(把其他產品與服務帶進家門的通道),在台灣由於整個智慧生活大環境發展緩慢,導致在國外藉由智慧音箱帶動智慧家庭發展的盛況並沒有出現,但是情況會隨著科技進入生活逐漸改善,比如突然在今年爆發的美食外送服務,誰敢說一年後不會是由講著中文的智慧音箱在各行各業做服務呢?

(圖片來源:林祐祺提供)

1997 年,比爾蓋茲的智慧豪宅開啟了各界對智慧家庭的關注,服務範疇也從過去的家庭自動化系統漸漸延伸出包含了家庭安全(Home Security)、智慧家電與能源管理(HEMS)、健康照護(Elderly Care)、生活服務(食衣住行育樂)、家庭娛樂(如數位影音串流)等智慧家庭生活應用。

下圖是中國一家研究機構對「未來哪項技術最有可能改變人們的生活」進行的消費者市場調研,在全球七個國家(巴西、德、日、英、中、美、韓國)採取線上訪談、問卷等方式,對該 7 大市場的 7000 多位消費者進行招募及採訪。其中,在中國市場有 75 % 的消費者認為「智慧家庭」技術最有可能對未來生活產生影響。

但其實智慧家庭一路以來都是不溫不火的發展,一直到了智慧音箱的問世,才把智慧家庭拱上風頭浪尖,成為未來最有可能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科技。

智慧音箱的開發與現況

智慧家庭是人工智慧在家庭消費端最可能也最重要的落地場景,而智慧音箱又是智慧家庭現階段的最佳實現。智慧家庭緣起於家庭系統的整合,包括網路系統、家居照明控制、安全監控、對講、家庭劇院與多媒體、家庭環境控制、能源管理等,早期微軟也一直有讓 PC 成為智慧家庭中心的夢想,但一直到 2014 年 11 月 Amazon 發布第一台 Echo 智慧音箱,才讓這件事情有成真的可能。

從那開始,定位在「能說話的 Wi-Fi 音箱」打敗了當時的王者 Sonos,Amazon 也就一直領導著智慧音箱產品的發展,並間接重新定義了智慧家庭產業在消費者端的位置,很多家庭的智慧家庭系統便是由入手智慧音箱那一刻開始,才陸續添購了各式各樣智慧家庭產品與服務。

(圖片來源:林祐祺提供)

晚了將近兩年的時間,Google 於 2016 年 10 月推出 Google Home 智慧音箱,不得不進入的原因,在於Amazon 的 Echo 智慧音箱已逐漸開始與手機搶食人類上網的時間與方式,其聲控人機互動的易學性與方便性,讓手機大廠備感威脅。

Google 在 2019 的出貨量已經逐漸追上 Amazon,主要有兩大原因,就是 Google 在人工智慧的領導地位以及 Google 過去在全球在地化的優勢,讓其智慧音箱能快速在世界各地與電信商結合快速發展,另外 Google 原本在 Android 體系的手機生態系夥伴,也逐步加入自帶 Google 語音助理的智慧音箱與智慧電視的生產製造販售,加速 Google 全球智慧家庭市場的發展進程。

(圖片來源:林祐祺提供)

那麼在手機行業相當強勢的 Apple 呢?其實 Apple 早在 2014 年就發佈了 HomeKit 智慧家庭平台,2015 年首批支持 HomeKit 平台的智慧家庭設備上市銷售,在 2016 年 6 月的蘋果開發者大會上,Apple 宣佈了與建商開始合作銷售 HomeKit 系統內置的新成屋,而在 2018 年 2 月時,Apple 的 HomePod 智慧音箱終於上市。

與 Amazon 及 Google 在發展智慧家庭上採用開放平台的模式不同,Apple 嚴格控制智慧家庭裝置申請加入 HomeKit 平台的流程,同時也相當重視用戶體驗設計的一致性與端到端的安全性,因此在支持 HomeKit 平台的產品數量與異質性一直遠遠落後 Amazon 及 Google,但是不可諱言,Apple 重視用戶體驗與安全性對於用戶而言是比較有使用保障的,因為智慧家庭碎片化與安全性一直是侷限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Apple 一步一腳印的發展型態是否能在最後與快速發展的雙強抗衡呢?或許是有機會的。

(圖片來源:林祐祺提供)

另外鄰近的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中國其實也正快速地發展,其中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小米三強幾乎佔據了中國智慧音箱市場近 9 成的市佔率,帶動了中國市場智慧家庭的蓬勃發展,百度甚至在 2019 Q2 的全球出貨量超越了 Google 成為世界第二;而與台灣生活方式類似的韓國、日本,也正由電信商領頭快速發展其智慧家庭生態產業,其發展方式可作為台灣產業與電信商的借鏡。

智慧音箱的市場應用案例

一個典型的泛用型音箱所串接的產品與服務很多樣,像是智慧家庭類產品、智慧家電、電商、串流音樂、數位內容、生活資訊、新聞、生活小工具、O2O 生活服務等。

(圖片來源:林祐祺提供)

由這張智慧音箱生態圈示意圖可以看出,智慧音箱必須串接硬體、內容、服務三種要素,才能讓使用者透過智慧音箱得到更多的加值服務,而各式各樣的加值服務都是一個個垂直的市場,這些都是世界級大廠不會介入的利基市場,下圖是智慧音箱系統的工作流程圖:

(圖片來源:林祐祺提供)

從這工作流程圖來看,智慧音箱系統本身包括三大技術,分別是:

  • ASR(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語音辨識
  • 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語言處理
  • TTS(Text to Speech)文字轉語音

不論在方言的部分,比如閩南語、客家語的 ASR/TTS,或者針對老人與小孩應用場景的語庫建立,如健康照護與幼兒教育等,都是台灣智慧音箱廠商可以著力的部分。

在 AI 人工智慧語音的發展載具上,從手機一直到目前風行的智慧音箱,與接下來的桌上型、陪伴型、迎賓型的各類 AI 服務機器人,也勢必會在幾年內成為市場主流,最後則是會進入人形機器人的時代。目前智慧音箱在商務應用方面已有很多場景落地:

  • 銀行/鐵路服務

韓國 SKT 的智慧音箱與銀行合作,用戶可以在家裡查詢匯率、詢問分行機構的辦公時間、得知分行接待客戶的數量、透過語音抽號碼牌得知目前的叫號情況,另外智慧音箱也可提供金融商品推薦,包括儲蓄與貸款等商品廣告;中國鐵道也與智慧音箱品牌合作推出鐵道智慧音箱,內置車次查詢與語音訂票等語音服務。

  • 餐飲/訂餐

餐飲業者目前有利用螢幕型智慧音箱點菜的應用及排隊時迎賓的應用,餐廳也可以事先將相關 FAQ 寫入智慧音箱後台,讓消費者在排隊等候時詢問用餐的相關問題,而顧客也能透過智慧音箱啟用「呼叫店員」、「推薦菜單」、「結帳」等各式各樣的功能。

(圖片來源:林祐祺提供)

另外在美國,Amazon 智慧音箱讓採用 Amazon Pay for Alexa Skills 的 TGI Fridays 美式連鎖餐廳,允許消費者利用該功能訂餐或訂位,鮮花訂購網站 1800 Flowers 也讓消費者能透過語音完成訂花流程。

  • 連鎖便利超商

韓國 SK Telecom 與 CU 便利商店合作,讓智慧音箱進駐便利商店,透過隨時更新的數據庫協助便利商店營運,如解決輪班頻繁交代事項無法完全落實的問題、提醒新人執行細節、通知補充生鮮商品等。

(圖片來源:SKT Insight

  • 智慧旅店

阿里巴巴天貓精靈進駐數個智慧旅店,協助旅店提升服務效率並降低人員使用度,包括語音控制打開房間的窗簾/燈/電視、用語音查詢早餐時間/飯店訊息/進行點餐、請天貓精靈講笑話/詢問天氣等。

  • 健康照護

對於殘疾人士或銀髮長者而言,語音聲控能為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除了對電視、空調、電燈、電源的基本控制外,音樂、廣播、衛教、提醒用藥與辨識藥品(結合影像分析)、呼叫生活服務(叫外送、打掃、居服員等)、緊急事件求救等,都是智慧音箱能協助的生活應用

Pillo Health Robot(圖片來源:GEEK.COM

  • 幼兒教育

阿里巴巴天貓精靈火眼系列與大陸上千家兒童讀物出版社合作,其影像識別的功能可辨識繪本與識字卡、播放音頻內容給學齡前兒童;在韓國,智慧音箱則是被當成科技教具,學生可以與智慧音箱做英語會話的練習,如果搭配 VR 眼鏡,還能在不同場景與 AI 人工智慧老師練習生活會話。

  • 宗教

在信仰的過程會有無數的問題與誦經過程,同時宗教團體也必須與教眾建立聯繫關係,只要建立經文資料庫與對話語境,智慧音箱其實可以在家中扮演傳播宗教的任務。

法鼓山「寬大」智慧音箱(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 車聯網應用

駕駛車輛是典型的沒有手的環境,因此語音助手可以協助駕駛在無手的狀態下聲控尋求地圖服務、播放音樂、詢問車況、遙控家中空調開啟等動作。

小結

以上是目前市場上對於智慧音箱的廣泛應用,不論在 B2C 或 B2B2C 層面其實都有很多商業模式存在,然而每個應用都必須深入挖掘用戶需求,才能提供更到位的垂直服務。下一篇,我們將談談智慧家庭的基礎設施—燈與電的控制智慧。

(本文同步發表於智慧家庭實驗室;責任編輯:賴佩萱)

林 祐祺

Author: 林 祐祺

長期推動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的產業發展與市場策略研究。2011年進入物聯網產業,2013年創立臉書社團「智慧家庭實驗室」,2016年進入電信產業規劃智慧家庭平台與電商平台,2018年開始在MSO規劃智慧社區與智慧城市服務,並提供顧問諮詢與系統規劃協同開發等服務。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