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波
2017年的《Maker講堂》系列活動,首場便邀請到邁特創新基地執行長Ray Tai,以「克服不同量產級別的挑戰」為題做深入的剖析。
為何邁特會開始接觸硬體新創領域?原來是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帶著三萬美金創業的前蘋果工程師Robert Pera,透過網路找到邁特電子,不僅在六年內成為邁特電子的前三大客戶,更在不久後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這給了Ray很大的震撼:「為什麼新創公司會有這麼大的潛力?」
Robert Pera的公司Ubiquiti帶來了以往大公司客戶所沒有的爆發性,另一方面也讓邁特電子從一開始對無線通訊完全不懂,到後來投資設備、生產製造、聘請工程師等等,以至於在IoT浪潮下有了接軌的契機。整個過程讓Ray見證到新創公司的爆發性,且只要能夠跟著擁有巨大潛力的新創走,亦有機會讓自身的技術走在世界前端,於是開始重視新創團隊,從第一年的9個,到如今有超過30個新創客戶。
硬體新創有潛力,但也大不易
但既然製造業的流水線在這二十年都沒有太大變化,那麼製造這件事情到底難在哪?首先是整合(Integration),不同的行業和領域之間會有障礙,因此造成難度大幅提升,Ray說:「在應用的技術上也許不是最新的,但往往因跨領域的整合而產生新的挑戰。」
再來是規模(Scale)的問題,或許在makerspce做一件產品或prototype相對簡單,然而一旦POC或Working Sample已被驗證功能正常,且有客戶買單,必然會進入「量產」階段,而到底是需要量產十件、百件、千件或萬件呢?許多人覺得都差不多,事實上,隨著每個級距數量的上升,製造難度也會大幅提升!
很多團隊了解市場但不瞭解供應鏈,很容易誤把設計當作製造,一個產品要看成本、功能、外觀、時程,不管是低估成本或是定價錯誤,甚至在硬體的供應鏈上缺乏經驗,都可能造成硬體新創功虧一簣。因此如果需要外包出去,則有三個重點要掌握:
- 核心競爭力的東西絕對不要外包;
- 開不出規格的東西不要輕易外包,因為無法驗收,容易產生紛爭;
-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定要遵守行規。
搞懂供應鏈,掌握合作的關鍵點
「做硬體新創會面對許多供應商,開發產品的第一步不是決定要開發什麼功能,而是決定使用哪種開發平台。」Ray指出同一種功能可以使用很多種開發平台來達成,但每家配合廠商所熟悉的平台不同,包括開發環境、工具、流程、component library都有所差異,因此變換平台就好比設計重來。
另外,在跟零組件代理商接洽時,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最少下單數量」,即MOQ(Minimum Order Quantity)的觀念,忽略的話可能會造成庫存方面出問題,所以他建議初期團隊盡可能做到零件不求人,或者找MOUSER、Digi-Key等可以少量販售零件的商家。
新創挑選合作工廠亦有訣竅,像是團隊內要先有專家、尋找門當戶對者(平衡雙方預期)、把工廠當作第一個客戶、預期下一代的產品等。Ray也不諱言指出,很多工廠是披著「高科技」外衣的「低科技」靈魂肉體,是一個保守、不想變動的單位,這是溝通時要注意的;不管是多好的新創,6k是基本的數字,因此建議有一定的數量再委託,否則難以找到配合的廠商。
而工廠又是如何看待新創呢?由於工廠有很多KPI(關鍵績效指標),而新創對KPI很多的工廠來說就像毒藥,因為高風險、充滿不確定性的事物會使KPI下降。另外,大工廠的決策鍊較長,所以若是新創有合作需求,能直接跟決策人洽談是最好的,並在溝通時,也別忘了工廠按表操課(ISO)的特性。
不同的生產量級,對應不同策略
不同量級有其對應的方式,新創需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出包:
- 手作法(Job Shop Making):完全客製化、不見得要跟工廠合作,在好的makerspace就能進行;
- 批量式(Batch Process):每個站有不同設備,適合高度混合式但低量生產的產品;
- 組裝線(Assembly Line):大量製造、低客製化、標準化、注重測試及品質管控;
- 自動化(Automatic Line):強調流程及工程師品質、需要維護、適合成熟穩定的產品。
隨著開放硬體、數位製造、自造者運動,到群眾募資捧紅一堆硬體新創案件,由個人或社群而來的硬體設計創意將主導未來的產品開發方向,從產品開發到量產是一門大學問,唯有累積夠多經驗、知己知彼才能達到最大的生產綜效。
Ray最後鼓勵大家:「我知道年輕人不太愛進工廠,即便工廠環境真的不太好,二十年如一日,有其需要修正跟優化的部分,但如果真的要走硬體新創或製程相關領域的話,越瞭解工廠,就越能做出好的產品!」
(本文整理自【Maker講堂】Ray Tai的演講,主題是「克服不同量產級別的挑戰」)
- 集資量產自製樂器,獨立音樂圈的創客新星 - 美秀集團 - 2018/08/30
- 當區塊鏈遇上物聯網,串起未來智慧生活 - 2018/07/16
- 智動創意跨域呈現,中科推出 Pickathon 機器人競賽 - 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