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波
「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搖滾夢?我有。」Penk一邊撥弄著手上的電烏克麗麗,一邊侃侃敍說著自己成為音樂Maker的這段歷程。
故事要從他小時候說起,因為看到美國民謠歌手Woody Guthrie 的照片上寫著一句「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所以從此對音樂深深著迷,啟發了他對於搖滾的興趣,更成為他的生活風格。
「然而,成長的過程一路丟棄夢想。」Penk無奈地說:「隨著年紀的增長,發現自己從按著和弦的浪漫少年,漸漸變成敲擊鍵盤的上班族。」
雖然當不成真正的搖滾歌手,卻也覺得自己Spotify中的播放清單不會輸給任何人,於是高執行力的他有天也開始思考要自造屬於自己的樂器,閃電麗麗 (Lightning Uke) - 第一把 3D 列印、內建擴大機與喇叭的電烏克麗麗就這樣誕生了。
很顯然地,他的搖滾夢並未真正丟棄,如今他還和幾位同好一起組了一個團隊 - 電烏克製作所(Ukulele.Design),從DIY樂器的角度切入,成為Rocker的支持者。
為何選擇烏克麗麗?Penk說身為嚴謹的工程師,在動手之前一定會做功課,他去分析不同樂器用3D列印製造的可行性,就技術面來說,市面場已經存在許多用3D列印製造的樂器了,烏克麗麗只有四條弦,因此比較好入門學習,裝配尼龍弦也較其他樂器輕鬆好按。
為了方便好帶,他們拿掉了音箱,改用內建喇叭的形式,再加上幾個設計準則:結構要可以支撐弦的張力、必須夠好拆(因此選用卡榫)、一般的3D印表機就能做的外型、向音樂詩人Bob dylon致敬的閃電外型 。這些構想的集合成就了世界上第一個開放原始碼的電烏克。
就像賈伯斯站在人文與科技的岔路口,電烏克麗麗恰巧是假文青與工程師魂的交匯處。
「完全開源硬體設計、電路圖與容易取得的材料,讓所有人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打造自己的樂器,讓你站在街頭無須音箱也能搖滾。」

完全開源,用一般的3D印表機就能做外型的閃電麗麗。
除了硬體的開發,Penk也發揮軟體所長,開發了調音器的App,並預計繼續撰寫更多軟硬整合的功能,像是插著手機就能錄音等等,期待未來能成為自造音樂者的分享平台。
(註:本文整理自Penk在2016/9/22 Maker Hatch Night的分享內容)
- 集資量產自製樂器,獨立音樂圈的創客新星 - 美秀集團 - 2018/08/30
- 當區塊鏈遇上物聯網,串起未來智慧生活 - 2018/07/16
- 智動創意跨域呈現,中科推出 Pickathon 機器人競賽 - 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