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彥維
《MAKER X 在地製造》專案探訪富含充沛經驗與技術的工廠,期許maker的創新能與師傅的老練擦出新火花,串連起全台的製造能量。在三重的中正北路193巷上,也有一間設計工作室擁有同樣的想法,而他們選擇的方式是在地深耕,成立了「黑色聚落」,除了替這個歷史悠久的工業區留下寶貴的紀錄,也成為了設計師、maker們與當地工廠的連結中心。
這次的參訪交流包含三個部分,報導介紹如下。
Part 1 老工廠、新生命-黑色聚落
三重的大街紛紛攘攘,轉進人煙相對稀少的193巷中,兩排望去皆是工廠,金屬被機具高速摩擦加工,運轉的響聲不時從工廠中傳出。上百家的小工廠在這聚集,技術從模具、模型製作到射出成型等等一應俱全,一條生產鏈自然而然地在此形成。
「黑色聚落」計劃正是因為這些工廠而生,而這計劃的推動基地正是同在這條街上的「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推動者則是工作室負責人徐景亭設計師,她一直致力於推動結合在地元素的作品設計方向。
一走進工作室的人,大多會被饒富趣味的空間布置所吸引,三、四個高大鐵櫃裡和燒瓶燈懸吊照亮的桌子上擺滿了主人們的設計作品。有趣的是許多醫院中的器材或是招牌被擺在各處,比如大家簽到時所靠著的其實就是一張手術台,這都是徐景亭從老家-廢棄的東海醫院所保存下來的。從擺設中就可以感受到徐景亭對於保留時代產物的熱情,事實上,這間工作室也是從她的公公不再經營的鋼瓶開關工廠所改造而來的。
工業設計出身的徐景亭,在從事設計工作時,經常向公公詢問製造流程意見,也認識到這些老工廠所身懷的知識、技術與經驗;在公公即將退休關廠時,她為這間老工廠感到惋惜,也考慮起自己能夠做些什麼,原本她豪爽地向公公提議,讓她把工廠接下來,結果被公公笑著說她才做不來,原本還不服氣的徐景亭深入工廠了解「黑手」們的工作環境後,不得不同意公公所說,她還真做不來。
打消了這個念頭,她卻也體悟到所謂「己能所能」這個道理。她無法像師傅一樣長時間待在高溫的工作環境中操作複雜的機具鍛造模型,可是她可以運用自己設計的專才,如實又藝術地將這些工廠的模樣記錄下來,就像她保留「東海醫院」一樣,將之與大眾重新連結在一起。
因此她和丈夫將公公的工廠重新裝潢,除了當工作室外,她也以此為據點與193巷的工廠們誠心接觸,「黑色聚落」於焉而生。漸漸地,她打破了老師傅們與外界的距離,用田野調查的作法整理出以193巷為中心的三重工業區地圖,並以這些工廠為主角,拍攝了一部生動的「工廠肖像」紀錄片,記錄下在未來肯定珍貴的口述歷史與影像。
除了記錄,「黑色聚落」也以就地取材為理念,歡迎設計師們能來到黑色聚落所在的193巷與工廠直接接觸,除了與其他設計師們交換意見,也能從與工廠實際地對話中明白設計的可行性,老工廠們也有機會開闢新的客戶需求。
在實踐大學工設系兼課的徐景亭,此處也成為她「戶外教學」的場域,她會帶著學生們來到193巷和老師傅們實際學習操作機具,並將「黑色聚落」作為學生們舉辦展覽展示作品的場所。這裏也常舉辦講座,邀請設計師分享旅外參展、進修等經驗,還不時開設工藝品的手作坊,吸引大眾實際到193巷來走一遭。
回顧啟動計劃兩年多來,「黑色聚落」一切的行動都直接連結並活化了老工廠,使其獲得新的能量;讓年輕設計師們認識這些從過去演變至今的工藝技術,使老工匠們千錘百鍊的手藝,有機會在新一代的設計裡持續發光發熱。而這次的交流,則為Maker與在地製造開啟了另一扇門。
Part 2 傳統革新-WKIDEA
傳統的傳承與延續,除了工匠們的堅持與引進新創意外,更需要了解固有文化,又願意學習新知的年輕一代來投入。若說徐景亭的「黑色聚落」像是在為傳統與創意間鋪橋,那麼在這場會談中邀請到的另一位分享者-康仕旻就是勇於在橋上來回奔走,再造傳統產業價值的一人。
在三重開設威力康(WKIDEA)創意公司的康仕旻,從小就在三重長大,家裡也經營工廠,但他並不喜歡金屬加工時所發出的塑味。進入職場後,在日商中擔任工程師的他,一次機緣下獲得日本友人贈送的木製工藝品,相當喜歡,因而想要自己來做做看。
當他帶著這個想法去找木工師傅或木作工廠時,得到的回應都是難做又量小,一一被拒於門外。然而,他當下認為這就是個產業缺口,就一股腦地跳進數位化木工的領域。
現在威力康以木製手機殼為主要產品,每回新樣式一推出經常一銷而空。但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康仕旻指出木作領域的入門門檻在於鏈鋸等設備的操作問題,除了危險性高外,想練就一身功夫需很長時間,還要有老師傅肯教才行。
相較之下,數位化的CNC木工雖然看似安全、速度也快,但CNC並不是按一按鍵,就能切割出完美的作品,先要懂得3D繪圖,還得掌握不同木頭的特性,才能為CNC機台設定正確參數。
所以康仕旻起初在委外製作商品時,就努力地自學CNC的繪圖軟體與相關操作,並且向老木匠們求教,每天和不同種類的木材打交道,了解不同木材的特性、紋路、氣味,才能在製作時與材料可能發生的變形等問題對抗,並利用不同木材的特色作產品包裝。如今他已有自己的機台和小型工廠,未來打算在三重找尋更大的廠房空間來擺放更多機台。
康仕旻長期觀察日本的木作產業,發現他們近年來已成功轉型,讓舊時代的林木業能從植栽、半自動加工一路延伸到小型木作的販售,形成完善的產業價值鏈。他認為這也十分適合有相同歷史進程的台灣林業借鏡,而講究創意的小木作以及其相關事業會是個很好的轉型方向。
「別因為急躁而學中國、越南動輒幾千幾萬片的生產,這種五百片左右、重視品質與創意的中小量生產,反而更適合台灣的產業特性,」康仕旻如此認為。
在會談中,兩位演講者都談到,有些老師傅會因為守舊固執,對新技術與觀念有所遲疑,而無法踏出改變的第一步。相較之下,一些工廠的第二代接班人較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會去思考自己要延續的究竟是不變的工廠、產品,還是有其他的可能性。
Part 3 參訪在地工廠
會談結束,徐景亭帶參訪者們實際參觀了三間在193巷的工廠,包括還保留傳統切割模具,以及視訂單數量使用CNC的春德鋼模;製造木製模具,保有傳統制模技術的大桐模型廠;第三間是育材工廠,其頂樓有如一座小花園,種滿各種植物,喜歡栽種的蔣老闆因不願外移中國,從射出成型廠轉型,自行研發自動灑水器等種植輔助工具,從興趣轉為新事業,訂單反倒絡繹不絕的進來了。
漫步193巷,彷彿看見台灣在地製造的縮影,在新與舊之間徘徊,也許有掙扎、有轉型的陣痛,但只要能不忘記上一代登峰造極的堅持,不畏懼新一代大環境的改變,勇於學習、分享,踏出革新的一步,相信終有破繭而出的一天。
(參訪照片紀錄)
- 【人物專訪】酷設工坊的Jarvish智慧安全帽,讓騎車更便利 - 2018/11/05
- 【Maker盛事】自造零設限,下一位自造者就是你! - 2018/10/03
- 【人物專訪】少年Maker黃仁澤的自造遊樂園 - 2018/09/11
Trackbacks/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