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向陽
很多Maker學習Arduino,一定會用到它的IDE,也常看到它的IDE在更新版本,那什麼是IDE呢?
IDE的英文全名是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中文譯為:整合開發環境。這個詞其實打從 MS-DOS 時代(比 Windows 更早)就出現了。
以前的程式開發撰寫,一直到程式真正可用,需要很多的軟體工具協助,例如撰寫程式碼需要一套類似文書處理器的軟體,我們稱編輯器(Editor);程式寫好後需要編譯,就再需要一個編譯器(Compiler);寫完的程式可能有一部分要跟其他程式連結在一起,又需要一個連結器(Linker);這些都有了後,程式可能有錯誤,還需要除錯,就需要除錯器(Debugger)。
這一堆「器」,其實都是為了開發程式而存在的工具性軟體,是各自獨立、散落的,但因為每個都會用到,乾脆推出一個程式開發軟體,把上面這一堆「器」的功能一次都備齊了,這樣,在同一個程式操作畫面中,既可以編輯程式碼文字,也可以編譯、連結、除錯等,因為把原本各自散落的程式開發工具統整在一起,稱為整合(Integrated,大陸稱為:集成)。
也因為都在同一個程式操作畫面,什麼需要的工具都齊備了,彷彿置身於一個開發「環境」內,所以稱為 IDE,事實上今日多數的程式開發工具都已經是 IDE 型態,一旦啟動開發用的程式,程式畫面中就包含各種功能,就是一種 IDE。
當然,還是有傳統那種給您一堆散落工具,程式開發者必須逐一使用不同工具的,那種就會稱為工具鏈(Tools Chain)。
IDE 一詞過去也跟硬碟傳輸介面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混淆,不過 IDE = ATA,用 ATA 介面稱呼就不會混淆了,特別是中後期慣稱並列傳輸的 PATA 與串列傳輸的 SATA,用詞混淆的困擾就逐漸減少了。
另外,IDE 按理而言是 All-In-One 的設計,雖然包山包海很方便,什麼「器」都已經具備,但有時程式師對某個「器」不滿意,卻很難更換,例如 A 公司推出的 IDE,它的編輯器很好用,但連結器太弱,或者 B 公司推出的 IDE,其編譯器很強,但卻缺乏除錯器(不見得所有 IDE 都具備所有開發所需工具,會具備多數常用,但也可能更多或更少)。
因此,IBM 把自家的 Visual Age for Java 開放原始程式碼,成為 Eclipse 專案,包含各種「器」的相互連結互動介面都開放,如此程式師可以兜出自己最理想的 IDE,例如編輯器用 XX 公司的,編譯器用 YY 大師開發的,連結器依然用 XX 公司的,除錯器則用 ZZ 業者的,諸如此類。
目前不是所有 IDE 都具備所有「器」,也不是所有 IDE 都如 Eclipse(主要開發 Java,也可以開發 Android App)那樣完全開放器與器之間的連結方式,多數的 IDE 依然是自成一體的 All-In-One 設計,但 IDE 一詞幾乎是今日多數程式開發工具的代稱。
- 項鍊型人工智慧Omi開發技術解析 - 2025/01/28
- 產業級Arduino也擁抱LLM AI - 2025/01/24
- 2025年CES展AI類創新獎觀察 - 2025/01/09
Trackbacks/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