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 x 在地製造】Maker的EMS好夥伴-邁特電子

   

作者:林彥維

4/11日,下了高架橋,穿過田間小徑,我們來到邁特電子(Might Electronic)位於新竹新豐的總公司,由邁特的客戶開發經理,同時也是MakerPRO的技術顧問Ray Tai為我們簡報,除了介紹其生產線和近年經營想法上的轉型,也希望能讓新創團隊與maker們將目光投往對岸工廠前,認識到其實台灣也有擁有豐沛的在地小量製造能量。

在地製造 x 邁特電子

很願意與Maker、Startup站在一起的EMS廠 - 邁特電子

邁特創立近三十年,主要產品有汽車零組件、消費型電子、光學組件等類型,控制器、無線網路零組件與感測器都是他們的主要技術。邁特的客群廣泛,國內就包括宏碁、緯創等大廠。

近年來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崛起,邁特看出台灣代工、加工廠普遍面臨的問題:若繼續跟著大廠將重心移往大陸,就會淪為衛星工廠並沒落。為此,邁特做出了有別於同業的轉變,也就是開始接受新創公司的小量訂單,並從最基本的功能定義就開始參與討論,幫助新創公司真正打造出產品。

用心陪伴新創成長

Ray 說:「我們相信轉型的機會就在從單純的大量製造轉向少量而多樣。」

真正刺激邁特改變的關鍵來自於一個顧客 - Robert Pera,他辭退了人人欽羨的蘋果工程師工作,一手創立了優博通(UBNT)網路公司,並選擇了邁特電子做為其代工夥伴。這家小公司的獲利速度與能力甚至超越蘋果,不出數年就成為邁特前三大的客戶,這讓邁特發現新創公司蘊含強大的成長能量,儘管一開始的訂單小,可能無法立刻獲利,但只要客戶量多、用心陪伴,長遠的回報非常可觀。

「硬體創新有三種要件:『點子』、『資金』與『夥伴』,我們自許要成為新創者們的夥伴,提供所能提供的協助,與他們一同成長,」Ray表示:「新創團隊可專注於概念到原型的生成,從打樣、設計驗證、小量試產到出貨流程,Might都能接手提供服務。」

邁特電子提供一站式硬體新創服務

邁特電子提供一站式硬體新創服務

少量生產,彈性供給

簡報結束後,Ray帶大家走進產線現場,實際了解其運作過程。第一個看見的是長約十數公尺的日廠打件機,一塊塊電路板從上膠、打件到送進錫爐烘烤。

相較大型產線,這條生產線的產量不高,但優點就在於能滿足少量多樣的需求。有了它,邁特才敢承諾接下最低20 piece的訂單,因為只要半小時就能進行產線的替換,此舉減少了客戶的成本負擔,同時增加產品改進檢驗的可能性與便利性。

於邁特參訪SMT製程產線

參訪邁特電子SMT製程產線

從機器中送出的電路板,會經過人工的目檢確認零件打上的位置無誤,若要進一步的檢視,還有AOI鏡頭進行的光學檢測,以保證產品正確可用。

自動化並非萬能,有時也需透過巧手來加工。

自動化並非萬能,有時也需透過巧手來加工。

走入另一間房間,地上鋪著格外不同的地磚,其防靜電的功能說明這間房間追求著不受干擾的環境。Ray說明這房間是為了對無線網路組件等產品原型做測試而打造的,除了防靜電地磚外,房間裡一個個箱子都是隔絕箱,使得產品能達到最精準的測試而不受外界干擾。

在檢測與包裝的廠房中,我們看到許多各領域的產品,有USB隨身碟、有胎壓偵測器等;同時,創立以來獲得的ISO9001、ISO14001、TS16949、ROHS等多樣國際認證,確保了產品的良率與信用。邁特就運用這些充足的經驗與技術,以及工廠生產線所具有的彈性,替顧客們打造出理想中的產品。

自造者 x 製造者

在參訪交流中,Ray也以製造廠商的立場,提出新創的自造者們能注意的事項:第一個就在於自造者與製造商之間的語言問題,這裏的語言並不是指中英文,而是領域的不同,自造者可能熟悉於軟體或是行銷,而不了解製造硬體中的實務與成本問題,這常常會使得初期雙邊的意見溝通就占了相當長的時間。

Ray說:「這段溝通期是不可避免的,若不釐清兩邊的看法與需求,是無法做出雙方都滿意的結果的。」

邁特客戶開發經理Ray Tai與Maker簡報交流

邁特客戶開發經理Ray Tai與Maker簡報交流

第二是,在與製造商接觸前,要先評估產品的研發過程在哪一個階段,據邁特所經驗,有百分之十的團隊,連電路板上要有哪些功能也還沒有考慮過,雖然邁特都會從旁協助,但這都將付出額外的成本與時間,若現實上做不到時甚至得把產品定位打掉重練。

除了Maker會挑選廠商,廠商也會評量Maker的狀態以考慮是否接單,考量條件包括:團隊的成熟度、專案的完整度、與廠商本身經驗相不相符等,這也是Maker在找上門前可以先自我評量的。

如何與製造商打交道

針對如何和製造商打交道,Ray也提出以下建議:

  1. 試著找到與廠商的決策者相談的機會,只有決策者也喜歡你的IDEA,才有合作的機會。
  2. 注意報價,如果報太高表示沒有接案誠意;同時注意付款方式,好控制成本與資金的週轉。
  3. 把製造商當成你的第一個客戶,除了加強溝通與建立良好關係外,更重要的是從他們身上得到第一手的產品使用回饋,讓自己對產品的把握度更高。
  4. 若要替換廠商需謹慎,因為未解決的事(如技術移轉等)往往會花上3-6個月的時間來處理,而這其間的開銷並不會停滯。

台灣仍有在地製造優勢

在積極參與全球創新創業與Maker運動後,Ray很肯定的指出,台灣的在地製造優勢並不輸給中國。

「中國深圳雖有便宜又彈性的代工服務,但對於複雜的軟、硬體整合設計案來說,存在許多無形的成本,包括掌握度上的溝通、全球網路資訊取得不便、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不高,以及對IP智財權的不尊重等,」Ray說:「相較之下,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從邁特經營的軌跡中可以觀察到,該公司不願困在過去台灣黑手的舊有印象中,但又把握住台灣的專業技術力,並一直在創新,可以說是「新創公司的新創代工夥伴」。他們不是自己悶著頭做,而是用開放的態度去結合志同道合的互補夥伴一起做,串起支持Maker to Market的平台,例如在ID設計上和美鈦國際合作、電子系統設計服務與LaBest合作,在社群及行銷上則與MakerPRO緊密串連。

我們正要離開時,經過走廊,牆上就掛著企業精神的標語:「品質第一、求實創新、顧客滿意、追求卓越」,看來儘管從大量生產轉型也接少量多樣的訂單,邁特所堅持的理念也沒有改變,可以想像這也會是持續推動他們往未來成長邁進的力量。

林彥維
林彥維

Author: 林彥維

政治大學資管系、圖書資訊與檔案研究所畢業。喜歡科幻故事中打造酷炫道具事物的角色,後來才知道那些人有個名字叫maker。目前一點一點接觸maker文化中,想用文字讓更多人了解這世界正在一群人手中精采地改變。現任MakerPRO特約作者。

Share This Post On

2 Comments

  1. 我們是一個pcb 少量多樣的專業廠
    希望能有機會可以認識貴公司並將有更多合作關係!謝謝你!

    Post a Reply
    • owenou

      我們是報導媒體,不是邁特電子喔,請直接和邁特聯絡~

      Post a Reply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