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r需要募資嗎?當然不一定,但如果你覺得自己「玩」出來的Gadget或Project實在太棒了,想將它推向市場,甚至是走向創業路,那你或許就有興趣知道,開發、量產、行銷、養團隊的錢要從那裏來呢?
Kickstarter、FlyingV、Zeczec等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平台,無疑是大家所熟知,也是第一個想到的募資管道。這類平台是網民力量的展現,確實幫助了不少人圓夢,但在這幾年的發展下來,如何在群募平台上脫穎而出,已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了。
但事實上,硬體創業的「量產」門檻相當高,如果能在走向群募前就先在玩家社群市集(如Tindie)上試試身手,並收集用戶回饋來改進作品,並累積社群基礎與口碑,應該能更穩健地走向更「大量」的市場。
還有一個取得早期投資的管道,就是「天使」。「個人天使」或「機構天使」正是讓矽谷新創能量充沛的重要關鍵,對新創者來說,他們就像真的天使一般,更願意在Startup前途不明的階段,就給予資金,以及資金以外的支持。
本次分享會將針對Maker市集、群眾募資、機構天使等三大募資管道進行分享,歡迎對「錢」途傷腦筋的社群朋友參加。
議程說明:
1. Maker市集發展現況與未來/MakerPRO總主筆歐敏銓
2. 群眾募資知多少?/MakerPRO技術主筆陸向陽
- 基礎:提案規則、募資規則
- 配套:淵源、法令、物流、物流、詐騙
- 現況:國內外代表性募資網站簡介
- 展望:未來的募資發展走向
3. 機構天使投資經驗分享/台安傑天使創投合夥人李文豪
- 內部創業經驗:我學到了什麼?
- 新創募資環境與階段
- 個人天使與機構天使
- 天使投資流程介紹
- 投資評估經驗分享
講師介紹:
陸向陽
從電子科系畢業後,即以媒體人的角色繼續這段與「電子科技」的不解之緣。歷任電子技術專書作者、電子媒體記者、分析師等角色,並持續寫作不殆,現任MakerPRO技術主筆。他在職進修MBA時,即以Crowdfunding為主題,做過許多訪問與分析,這次將與大家做些觀察分享。 (專欄連結)
李文豪
歷任品牌手機大廠及上市工業電腦公司的資深產品經理,也協助老闆成立過新創科技公司,擁有豐富的電子產業經歷。在政大修習EMBA期間,因緣際會與約80位學長姐共同創立了台安傑天使創投(Taipei Angels),並擔任投資案初期審核的工作,至今看過上百個新創案,並參與多次實質投資。
歐敏銓
在IT、電子的媒體圈打滾了15年,歷練過編輯台各個職位,以及6年的Freelancer工作,在年過40後,不斷思索屬於自己的信念與論述,找尋最該行動的方向和可以扮演的角色。
2014年,放下CTIMES總編輯的角色,從無到有架起INNOMAMBO媒體網站,試著在新創經濟中找到一個立足點,12月,確認要做一件事:推動Maker to Startup的共創社群平台,也就是這個MakerPRO.cc。
Date/Time
Date(s) - 16/04/2015
7:00 下午 - 9:00 下午
Location
華山文創園區中3館 2F拱廳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