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案到產品,Maker該知道的事(1)
“一個Maker就是,要不找不到自己合用的,要不沒錢買,才會自己做。做了後,自己很開心,然後想分享給所有人。然後,不管人家愛不愛,繼續開開心心make下去就是了。“
【哈爸陪你問】如何和系統商配合小量試產?
當Maker用Arduino、RPi 及相關 sensor 零組件驗證產品的可行性後,若不懂硬體而想請系統商(SI)幫忙重新做佈局設計(layout design)、出BOM`備料、試產、驗證工作,需注意什麼呢?本文中有清楚的討論介紹。
【ProjectPlus社聚】力量加乘 Startup再上層樓
在這一次(7/9)的華山社群聚會中,MakerPRO邀請了三個各具特色的Startup團隊展示他們的產品及服務,除了讓社群朋友學習他們的經驗外,也希望能夠結合社群的力量、串連各方資源,協助Maker/Startup專案能夠更上層樓。
全球Maker to Market浪潮,台灣如何接軌?
台灣的製造業在全球的Maker創業潮中,尋求接軌是生存轉型的必然之路,但要如何接軌?還有機會?「突顯優勢、拉大差異」自然是大原則,那我們有什麼條件呢?
【Feedback】快製中心可行策略評析
6/11晚的華山分享會對「Maker to Market的最後一哩」議題提出一些共創性的解決策略,其中David Peng提出快製中心和小聯盟的架構,希望善用台灣很強的中小型製造資源,能夠更彈性地滿足Maker/Startup小量又多樣的先期需求,本文則提出一些評析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