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硬體新創製造服務

   

作者:沈彤潔

本文為6/22《Maker講堂》活動報導,主題是「打造硬體新創製造服務」,由邁特電子Ray Tai主講。

硬體新創的時代已經來臨,但是現在其實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

為什麼呢?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製造成本降低,人力密集這件事有一天終將會走向盡頭,而自動化、工業4.0的時代一定會發生。物聯網的興起,加上App進入障礙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創業模式走向軟硬體整合。這樣的整合沒有一定形式,所以更多變,使得各項服務興起。自造者運動興起帶動個性化生產模式,代表著不是只有大量生產的東西才受歡迎,個性化的東西愈來愈受歡迎。

13501860_1226030967408169_102363174005752726_n

這次《Maker講堂》邀請到邁特電子的新創服務負責人 — Ray Tai擔任講者,分享主題是「打造硬體新創製造服務-時代篇」。他過去擁有豐富經歷,曾任職過工程師、業務、PM,也待過產線,更曾帶隊到巴西設廠。除了新創服務負責人的角色之外,也是快製中心小量試產的講師,目前也是MakerPRO社群顧問,熟悉EMS電子製造、數據分析及創新規劃。

邁特電子的新創服務負責人—Ray Tai

邁特電子的新創服務負責人—Ray Tai

硬體新創興起的五大關鍵因素

今日手機等移動裝置式微,製造產能過剩,許多手機及零件廠商哀鴻遍野、倒閉的狀況也正在發生。現在大家都在談的物聯網、工業4.0,這些東西的量以及下一個殺手級的產品在哪裡?大企業內部創新困難,想要找下一個創新產品,卻不知道要往何處找;相較之下,硬新創企業有創新能力,但是缺乏資源。

Ray提出硬體新創興起的五大關鍵要因素:

1. Maker Space

Maker Space解決了Maker找地方動手做東西的問題。台灣的Maker Space成長快速,不到一年之內,多了至少一倍半,資源雖然仍多集中在台北,但在台灣各地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2. OSHW(Open Source Hardware)

未來大部分的創新硬體功能、研發的起點都會從開源硬體(OSHW)開始,因為OSHW代表著基因的傳承,後人不用從頭開始,這也讓開發門檻越來越低。

3. Crowd Funding

群眾募資是許多人尋求金援的第一步。從2009年開始至今,募資件數超過1,350,000,累積集資總金額超過新台幣173,800,000,000。募資案件中跟設計、科技相關的大概只佔8%,但是卻占募資總額的32%,在募得超過100萬的案件中更是佔了45%。由此可見,硬體新創雖然比較少人做,但是卻可以拿到大量的金援。

4. Accelerator

加速器如同一個學校、補習班,讓你在他們提供的環境及資源中,把作品發揮的淋漓盡致。好的加速器要符合六個條件,詳見【Bay Area參訪報告】我們的硬體加速器在哪裏?

5. Desktop Machine

桌上型設備把大型製造機構微型化、簡易化、且成本降低,從原本是非常昂貴的工業設備,變成一般人也可以用的設計工具,解決了開發產品時,開發機構、POC等問題。

這五大關鍵因素皆須圍繞著Maker社群在運作和發展,願意跟社群互動討論、請教的成功案例 — ATOM 2.0即是很好的例子。

傳統及現代的產品開發流程比較

傳統產品開發流程

傳統產品開發流程

傳統的流程是先有好的IDEA,做出POC後,投入研發資源,打造出小樣品,再開始做行銷。方式是先確認媒體、通路的興趣,再開始大量製造,然後出貨,接著開始販售,最後才能得到金錢。

現代產品開發流程

現代產品開發流程

因為社群跟網路工具的出現,現代的流程是有了Idea就可以開始做marketing,POC做出來後,就可以去募資,在這個階段就可以拿到錢,再決定是否繼續發展。

傳統把錢放在後面風險越大,現在把錢跟訂單放到募資階段,如此所有後面可以掌握的客戶在這個時間點就能知道,就能降低風險。雖然如此,在Indiegogo跟kickstarter上募資並不保證成功,事實上科技類專案的失敗率有32%,而且實際能準時出貨的僅有7%,因此我們可以知道,群眾募資並不是獲取資金的萬靈丹,必須先做好萬全的準備。

募資,你準備好了嗎?

Ray引用INDIEGOGO創辦人的分享指出,若要做群眾募資,要記得四件事情:

  1. 已經做出可以使用的原型機
  2. 可以在半年內出貨
  3. 在開發產品之餘,已經有時間和資源為專案做行銷、懂得去經營社群
  4. 擁有夠多的社群/粉絲可以和他們分享你的專案

硬體界的矽谷與亞洲矽谷的比較

最近台灣政府想推「亞洲矽谷」計畫,Ray認同南星加速器創辦人Lman所說的:「台灣製造業就像披著高科技外衣的低科技靈魂肉體」。

因為大多數科技公司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依然用著過去成功的模式在做生意,因為用過去方法做的很成功,直到近年手機式微,大家才開始警覺已經慢了腳步,但這樣的落差可能就是慢了五年,甚至深圳早已在我們前面。

「現在美國新創他們開始用什麼樣的工具、開始有什麼樣的想法、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做加速器輔導新創等等,這些大公司都後知後覺。」Ray語重心長的指出:「國內大廠的心態若沒有改變,繼續按表操課、遵照固定流程的模式,與新創的接軌上會非常痛苦。」

相較之下,在歐美新創圈的心中,深圳已是他們首選的製造夥伴。這些矽谷創業者是未來物聯網經濟的新星,深圳則挟龐大資源,正將過去的山寨文化轉成創新動能,台灣廠商此刻不去接觸這一切,或許以後就永遠失去了合作機會,只能在物聯網硬體製造的領域讓位。

深圳的人口密度是台灣的十倍,GDP亦贏過台灣,並有大型網商,像是騰訊、阿里巴巴的成功,還有幫助新創團隊打造原型的實力,造就所有攤販都知道要用物聯網做生意。在這樣的環境還有與國外團隊合作下,他們很容易接觸到國外的資源。

「台灣也不完全沒有機會,我們有兩個優勢,一個是網路自由,第二個是零組件跟先進製程」,例如像是光學相關、IC設計等門檻相對較高的技術,基礎工業方面的知識台灣也非常扎實,若好好把握科技,繼續向下扎根再結合物聯網應用,就能建立難以跨越的門檻。

小結

做硬體新創要注意什麼?除了Ray在《面對全球硬體創業潮,臺灣的機會與挑戰?》一文中提到的設計不等於製造,以及懂得正確的成本估算外,還要認真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及使用者體驗,真正解決其生活上的問題。另外,還須熟悉硬體供應鏈管理,並記得成本+功能+外觀+時程=1,任何上述因素的變動,都會導致產品難產。

整體而言,硬體新創要有好的創意、足夠的資金、選擇適合的加速器計畫,同時要經營社群,並要懂得DFM,學會與EMS/ODM以及供應鏈打交道,最後是定好銷售策略。

「這是一條艱辛的創業之路,但可透過社群的資源及扶持來降低門檻,而我們就是社群。」Ray最後以此句話來和大家共勉。

 

沈彤潔
沈彤潔

Author: 沈彤潔

對任何事都充滿著好奇心,勉勵自己要踏出舒適圈,接觸人群,認識世界。 企業管理系畢業,相信Maker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期許能利用自己的熱情,成為推動Maker圈發展的助力。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