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尖端科技不缺席 台灣也有太空夢!

   

作者:葉佳錚

國際太空站是如今世界上在軌運行最大的太空站,於 2010 年完成建造任務轉入全面使用階段,主要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俄羅斯航太太空活動國有公司(Roscosmos)、歐洲太空總署(ESA)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加拿大太空局(CSA)共同營運。為方便太空人往返於地面和太空,經過多年研究,世界上第一種往返於地面和太空的可重複使用航太運載器「美國太空梭」得以誕生。本文將介紹台灣在太空產業的發展。

太空中心主任 - 吳宗信

外號「火箭阿伯」、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主任吳宗信目前是太空中心主任,研發火箭已超過10餘年,2010年,試射全台第一枚大型混合式探空火箭,2年後,在國立交通大學成立「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RRC)」,並陸續帶領團隊完成28次火箭試射,之後開始四處演講,倡議台灣要發展火箭產業,並自行發射能夠載物的火箭。

火箭領域橫跨眾多展業,吳宗信認為火箭有機會成為一個火車頭,帶領所有產業前進,「要射火箭,每一個產業都要拿出最頂尖的技術、最頂尖人才,可以促進產業的升級。」就如同1950年開始的太空競賽到1969年阿姆斯壯登月,也造就科技躍進,包含從現在的運動鞋、運動場的天花板、防火衣、消防設備,甚至是電腦,都是太空競賽下的產物。

2015年,吳宗信為了維持ARRC運作、發射混合式火箭至100公里的高空,發起群眾集資,兩年時間共4,105人參與,募得新台幣1,200+萬元;5年後,他發起第二次集資,要做「發射類衛星載具」,也是在未來有能力載衛星到太空的火箭。目前ARRC團隊正在進行火箭的懸浮控制,預計於2021年7月,完成可控制火箭的發射, 只要成功,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台灣有機會擁有自行發射載物火箭的能力。

台灣第一家衛星系統公司-張量科技

每發射1公斤的衛星上太空,就需要花費300萬台幣,且三年內便需要重新發射新的衛星,因此,對於商業用途的微型衛星來說,空間運用和減輕重量相當重要。成立於2019年的張量科技是台灣第一家衛星系統公司,由4位平均不到21歲的創辦人所組成,他們在高一時一起參與科學人才培育計畫,並在成大電機系實驗室做研究。

當時,成大幫太空中心做單軸馬達,4人一同參與該計畫,開始接觸太空用馬達,其後看到車廠一支行駛方向可360度旋轉的球型輪胎概念車動畫影片,給了他們投入球型馬達研發的點子。從2016年、4人高一時開始研究算起,歷經5年多,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產品已進入第8代。

為了讓衛星執行太空任務更有效率,也讓更多企業能廣泛運用,他們研發出能減輕衛星上馬達3分之2重量和耗電量的球型馬達。不同於過往1顆衛星通常會需要用3顆馬達,分別朝X、Y、Z三軸的方向旋轉並產生機械能,球型馬達一次便能在三軸上旋轉並調整衛星的角度,使1顆衛星僅需裝1顆馬達,提升未來運用微型衛星進行通訊、資料搜集等任務的效能。而預計在今年6月,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控制系統也將和 SpaceX 合作夥伴、波蘭衛星商 SatRevolution 一起搭著 SpaceX 發射火箭上太空驗證。

張量科技研發球型馬達(圖片來源:IG

結語

儘管太空產品比較冷門,沒有太多東西能參考,經常需要自己設計,但當台灣有辦法將自製的載物火箭射向天空,便可以證明台灣尖端科技的研發與系統整合的能力,也代表台灣可以有更多人有勇氣做夢。

(本文經同意轉載自合作媒體 vMaker台灣自造者原文連結 

vMaker編輯部
vMaker編輯部

Author: vMaker編輯部

vMaker粉專每天網羅新奇有趣的科技新知、生活手作內容,並提供創客原創文章及活動資訊。 按讚粉專獲得更多科技新鮮事👉https://lihi1.cc/ezQcE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