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創造力】科技向善實例盤點觀察

   

作者:陸向陽

一架無人機可以運載毒蛇血清給受難的登山者,也可以在邊境運送毒品;同樣的加密演算法,可以確保網購安全進行,也可以被駭客做成勒索病毒向人敲詐。科技為工具,為善為惡存乎一念。

用科技為善、行善有多種取向,麥肯錫(McKinsey&Company)概分六類

  1. Job security:工作上的防護
  2.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改善物質生活
  3. Education:教育
  4. Health:健康
  5. Equal opportunities:機會均等
  6.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環保

筆者隨意舉例,例如使用擦窗戶機器人可以避免工人自高空落下的危險,日本有所謂的3K工作:Kitanai(骯髒)、Kiken(危險)、Kitsui(辛苦),日語都是K開頭發音,對應到英語系則為3D工作:Dirty(骯髒)、Dangerous(危險)、Difficult(辛苦)。近年來流行的外骨骼機器人可用來減輕搬運重物的負荷程度,或用於協助健康復健。

科技帶來生活保障和工作職缺

Job Security也有保障工作的意涵,世界經濟論壇(WEF)曾表示新科技的發展常伴隨著許多工作機會的消失,因此如何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也確保工作,或透過科技確保工作也成為一大重點。

例如手機普及後已少人使用電話亭,2014年紐約市提出LinkNYC計畫,將電話亭相同位置換裝上免費Wi-Fi基地台兼資訊服務亭(Kiosk,類似7-11的ibon或全家的FamiPort),資訊亭上有大螢幕播放廣告,預計設置7,000個以覆蓋整個紐約市(每個Wi-Fi約120公尺),並在12年內帶來5億美元廣告營收,服務亭的設置也帶來650個技術支援工作機會及150個管理工作機會。

紐約市LinkNYC計畫所建造的路邊資訊服務亭兼免費Wi-Fi服務基地台(中偏右)。(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資訊快速即時的運算,造福特定人群

像是World Community Grid專案,只要下載螢幕保護程式到自己的電腦上,電腦閒置時就可投入運算,同時動用大量的Internet電腦投入相同的運算,可儘快計算出各種重疾的可能藥方,如癌症、白血病、AIDS、COVID-19等。

數位落差、城鄉落差擴大,偏鄉小孩得到學習資訊與素材的困難度多過城市,因而有多種極平價的學童電腦被提出,打從2005年即有所謂的OLPC(One Laptop per Child),或2013年以樹莓派構成的學童電腦Kano等。

另外,過去我國商業設計系碩士生提出手語戒(Sign Language Ring)的概念,讓聾啞朋友戴上戒指,比出其手語,戒指內有加速度感測器及無線傳輸,透過辨識運算即可用顯示器顯示其手語意涵文字。雖然概念的後續落實有難度而未能持續,但相近概念也有美國加州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改以伸縮感測器及手套方式實現,對美國660種手語的翻譯準確率已達98.63%。

UCLA研究以手套感測方式辨識美式手語。(圖片來源:UCLA

科技向善,大眾同享福

去(2020)年COVID-19疫情最盛時發生呼吸器短缺,因而有許多人與機構快速提出平價實現呼吸器的作法,有些甚至快速通過各國食藥檢查單位(如美國FDA)的認證。呼吸器畢竟已是危急階段,事實上科技(或創客科技)也能用於前期預警推測,例如美國麻塞諸塞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提出FluSense,FluSense運用樹莓派連接陣列麥克風與紅外線攝影機,再搭配上AI加速硬體,進行現場咳嗽聲識別、人體體溫識別,研判可疑後,上傳座標地點,讓防疫中心作為參考,研判是否該鄰近地區有否有疫情擴散的跡象。

或有運用物聯網技術監測各種公有建設的結構是否仍然穩固,避免南方澳大橋類似的事件再發生。或有運用AI辨識垃圾,以便加速、輔助垃圾分類的專案,屬於環保、環境永續的科技向善。

小結

最後筆者要提醒,有些技術並無法通過時間或現實考驗,如前述的OLPC因為無法達到最初設定的價位目標:成本90美元、售價100美元,於2014年停止運作。或者有些為善技術主張也夾帶商人利己色彩,如Google的Loon專案(之後成Alphabet母公司下的Loon LCC公司)嘗試用氣球基地台提供寬頻上網,雖主張讓偏遠地區也能有平價或免費的上網服務,但另一方面也在增加Google Gmail帳號數,期望在與Facebook、Microsoft間的帳號版塊競賽上取得領先,Facebook的太陽能無人機也有相同意味。Loon LCC的服務於去(2020)年7月正式上線,提供肯亞地區4G寬頻上網服務,但因成本居高不下,於今(2021)年1月停止,服務也在3月下線。

圖3 Loon氣球離開發射架準備升空,氣球下方掛有太陽能板與LTE基地台。(圖片來源:Loon專案

或者有些有顧此失彼的可能,如電動車雖能在街道上不見排黑煙,但電池本身即是環境重污染物,且電力運送與轉換有諸多能量損耗,需要更強力的發電去彌補,若為火力發電則依然難以減碳。總之,科技無論用來利己及(營利或犯罪)、利他(為善)都不能免除發展風險,也都有走偏或始料未及的可能,大家須時時慎思慎行。

(責任編輯:林亮潔)

陸向陽
陸向陽

Author: 陸向陽

從電子科系畢業後,即以媒體人的角色繼續這段與「電子科技」的不解之緣。歷任電子技術專書作者、電子媒體記者、分析師等角色,並持續寫作不殆。近來投入Arduino、Raspberry Pi等開放硬體的研究與教程介紹。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