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到Maker的距離?】 M.ZONE數位自造加速營加持,「不可能」10週變可能!

   

作者:劉書妤

輕巧可摺疊的露營燈、獨立式耳環收納盒、藍芽音響、電腦散熱架及造型多變的軌道小車,這些作品都是出自一群沒有使用自造工具經驗的人手中。十週課程、九位學員、學會六種機器,「Maker School 數位自造加速營」讓一切不可能都在這裡發生。

加速營的學員來自不同領域,包含學生、創業家和技術人員,他們擁有不同身份,卻懷抱共同的想法:「我想自己做個作品!」

「一開始的想法是我們大港自造特區有進駐團隊,他們用機具做出許多創新點子,希望把這樣的創作能量帶給更多人。」談起最初舉辦加速營的原因,M.ZONE大港自造特區執行長楊育修說,單純想讓沒有創客經驗的素人也能使用M.ZONE的空間,利用十週學會數種數位自造的機具。

決定舉辦加速營後,楊育修開始思考如何整合課程內容及設計作業,漸漸地,加速營的目標從讓素人在短時間內學會數種機具,轉為協助懷抱產品點子的人開發產品。「在台灣很少機會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這麼多機具,而且能實際打樣做出產品。」他期待參與者們也能像進駐M.ZONE的「硬印HardPrint」團隊一樣,在群眾平台募資、銷售自己的點子,甚至能在自造者空間小型量產。

加速營使學員們能親手將點子化為實品。(圖片來源:M.ZONE提供)

Zero to Maker :從零開始讓想法化為可能

M.ZONE今年首創數位自造加速營,訴求Zero to Maker,強調任何人都可以透過數位自造工具,讓想法再延伸一步被實踐出來,鼓勵青年發揮創新創意。楊育修說:「他(學員)在機具使用方面是素人,也可說是Zero Maker,就是什麼機具都不會,但學會後就可以自己用數位機具完成作品。」

提及為何訂定此訴求,「通常在開發產品時只要有任一個環節卡關,產品就無法完成。」楊育修解釋,如果你想把點子做成樣品,通常需自己一家家找尋合適的工廠,委託工廠做出樣品,樣品完成後,若要量產又是一大考驗。

這次加速營的學員雖然沒有機具使用的技能和產品開發的概念,但大多是充滿創意的人,而且有許多自身領域的知識,加速營就是希望讓學員親手把創意及知識化為實體。

講師指導學員操作機具。(圖片來源:M.ZONE提供)

只要有熱情 沒有辦不到的事

教學老師、空間和機器設備都是加速營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這個營隊特別適合M.ZONE來施展。此次營隊課程規劃一整天學習一種機具,上完課後當天有作業,且課堂後學員有三天時間能以會員方式,預約使用機器設備,以製作出老師指定的作業。

「我們把機具放得很輕,只要有熱情,沒有辦不到的事。」講師、硬印工作室創辦人江憶鴻強調「機具只是種工具」,跟其他營隊最大不同是加速營課程僅教導如何使用機具,學員必須自己思考應用的點子。

楊育修贊同想法比工具更重要,工具只是幫助實踐,「你要有自己的想法,用機具詮釋所學。」很多人擔憂機具難操作,因此不敢著手自造,不過這次加速營有設備空間和師資,協助大家突破機具難關,且不同領域的人相互討論,激發創新點子。

學員製作出各式造型的藍芽音響。(圖片來源:M.ZONE提供)

這個工作坊重視學員的想法,因此楊育修等人花費心思篩選適合的學員,「有些人心態只是想學習工具,或有人甚至直接表明是媽媽叫他來的,這種我們就直接篩掉。」面試時主辦方會詢問很多問題,希望參與者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清楚知道如何運用機具落實自身理念,藉此找出企圖心強的人。

凝聚自造熱忱 團隊共創優秀產品

眾人在這個自造空間裡盡情探索,在錯誤中學習。

「這耳環架從設計到打樣,都是我在腦中不斷思考所得出的成果。」學員吳尚育細數這十週密集的課程,雷切機、UV噴墨機、木工數位縫紉機豐富了他的暑假,除了自己設計包裝盒,也製作出獎盃、機關盒、藍芽音響。吳尚育說:「有次運用3D列印機製作軌道小車時,為了讓小車順利從1公尺高的坡道往下滑,還與夥伴討論車子配重的問題,最後發現只要車體夠重就不會翻車。」

他笑稱,參與加速營很疲憊但也非常充實,時常工作人員下班了他還在趕工,返家後熬夜改設計圖,隔天在自造空間繼續製作,可說是廢寢忘食。但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也讓他樂在其中:「加速營使我深刻體會到,這年頭想法最重要,技術學得來,但是創意是學不來的。」

加速營從第四週開始規劃團隊創作作業,其中有組團隊令楊育修印象深刻,成員包含一位創業家和兩位電子和設計專長的學生,他們花費四週做出一款露營燈,這當中改版五十多次,外型及電子電路都歷經多次優化更改。

輕摺露營燈便於攜帶,還能調整亮度。(圖片來源:M.ZONE提供)

楊育修表示,「如果你只有單一專長,調整作品得花費大量時間,時間一拉長,好的idea就沒辦法出來見人。」M.ZONE具備機具和空間設備,也讓一群有自造熱忱的人共同合作,使作品更容易產生、走入大眾目光。

然而,這是M.ZONE首次舉辦加速營,即使加速營課程籌組了堅強的數位自造顧問團來協助開發設計產品與學習群眾募資技巧,如嘖嘖募資平台的高立杰經理針對學員的產品提案提供諮詢及上架輔導,但楊育修認為仍有一些面向不夠完善。

「結訓後有很多不錯的產品,但我們沒有想好怎麼把它們推到市場,以及協助團隊創業,這些我們做得還不夠到位。」楊育修坦言,露營燈是個好產品,但可能不是好商品,它由三人團隊共同完成,如果後續團隊要創業或販售,將面臨版權、分潤等衍伸問題。他期許未來加速營能轉變為「加速器」,創造出能登上募資平台的作品。

自造者空間的下一步

自造者空間帶給社會的意義是讓更多素人用這裡的機具,實踐心中所想,還能在這裡做小量生產。

除了成為素人接觸自造領域的搖籃,加速營也使楊育修看到自造者空間的下一步該如何走,他認為應該多辦加速營,「只有當自造數量變多、自造者空間的使用規模變大,makerspace才可能成為大家的makerspace。」

「自造是實踐想法的好方式。」他鼓勵眾多Maker及想創新創業的青年勇於動手自造:「不要怕機具很難,它比你想像中簡單,只要有想法都可以自己做出作品。」

成果發表會大合照。(圖片來源:M.ZONE提供)

M.ZONE大港自造特區執行長楊育修(右)頒發講師證書給硬印工作室創辦人江憶鴻(左)(圖片來源:M.ZONE提供)

(責任編輯:歐敏銓)

劉書妤
劉書妤

Author: 劉書妤

喜歡用文字說故事、意外踏入Maker領域的文組少女,總對新發明感到嘖嘖稱奇,希望自己也能逐漸熟悉科技詞彙,更認識這個很酷的圈子。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