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串連台灣製造能量:Maker x 在地製造

   

文章導覽

作者:徐韻婕

台灣的製造資源很豐富,加工產業的品質也是全球數一數二的,「Made in Taiwan」的字樣甚至曾經遍佈全球!但隨著創新創業的趨勢逐漸高漲,這些加工生產資源並沒有被有效的整合運用,甚至式微,加上當全球開始關注深圳,並將其冠上「硬體界的矽谷」美名的同時,擁有類似的背景和資源的台灣,是否也該展現一下在地的製造能量,告訴全世界:「不只有深圳可以做」,若我們能將製造生態系統上的「需求」(Maker to Market ) 與「供給」(製造資源)做有效的串連,台灣的創新將有機會被世界看見,台灣的在地資源也可以提供給全球。

因此,此計畫最直接目標是把「願意接Maker小單」,更理想的是將「願意成為Maker創作夥伴」的設計及製造商找出來,如:成為鋼鐵人實作基地的新勝公司/精密加工廠,或幫助蘇文鈺老師團隊做出Luluʻs hand咖啡濾杯的加工廠……等;進行此計畫的初步執行,會先安排近十場到工廠參訪的行程,並安排Maker和廠方進行直接的會議交流,進而了解彼此的需求,甚至能延伸出不一樣的火花。

美鈦國際供客戶從設計到製造的整合性開發服務

美鈦國際供客戶從設計到製造的整合性開發服務

3/12(六)首場內部參訪會議,以「美鈦國際」做為在地製造計畫的開端,邀請了各圈子的各產業界的專家,同時也是MakerPRO的社群夥伴;(除擅長媒體與行銷的MakerPRO創辦人Owen、還有熟悉EMS的Ray Tai、精通產品開發設計的David Peng、後端設計服務的Licter、以及美鈦國際的總經理Dennis……等),大家一同參與會議,做為智囊團,共商此計畫的目標和定位。

其中探討到了幾個關於此計畫的核心重點與概念釐清:

為什麼需要製造資源的供需整合?

1. Maker或新創團隊有好的點子,在本身沒有資金的情況下,如果能獲得製造生產的資源,可以在不花大錢的情況下,降低發展為成品(進入市場)的門檻,而「好的點子」同時也是許多廠商在尋找的。

2. 當Maker有了小量生產需求,在從POC(Proof of Concepts)到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的過程中,並不知如何與廠商溝通,在地製造資源,就能協助溝通將這些「好的點子」進展到下一步。

3.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將Bottom-up(由小眾自發製造)與Top-down(傳統製造流程)的資源整合在一起,不論是從供需面,或者是大環境面看來都是有其價值存在的,所謂的大環境面指的更是未來台灣在全球Maker對製造的需求中,將有機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3/12Maker x在地製造計畫正式展開

3/12Maker x在地製造計畫正式展開

面對新創或小量製造的Maker,製造商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製造業其實貫串了整個生態系統,從原型設計、製造、產品包裝、行銷推廣、批發交貨等,都脫不了與製造業的連結,如果我們可以將「需求」串進這樣的一個製造生態系統中,同時製造商以「資源投入」(而非資金投資)的概念,幫助想要小量製造的Maker將原型做成完整的「成品」,協助將「好的點子」做得更好、更符合「產品化」。

舉這次於美鈦參訪為例,美鈦國際主要提供客戶從設計到製造一體化的整合性產品開發服務,其擁有的是設計的資源,包括從工業設計、模型製作、機構設計、設計展作品、模具製造……等,美鈦國際總經理Dennis即提出美鈦可以提供設計系學生協助Maker專案設計,做為設計端的資源投入,讓面紙盒大小的原型,也能變成功能完善、精巧的手機。

相對的,若在地化的製造成為與Maker創作者緊密結合的一環,除了接單,還能更進一步讓加工不只是代工,而是用「工藝」支持「創意」,彼此成為共創事業夥伴。

美鈦國際總經理游明熏(左)

美鈦國際總經理游明熏(左)

具體化實現

這計畫同時也會建立一個有系統、具體化的黃頁資料庫,才能將這計畫做良好的延伸,「Maker x 在地製造」的目的,不只是要整合在地資源,而是全球,黃頁資料庫未來甚至可以串連歐美的Maker/HW Startup社群,讓每個有需求的自造者,都能在上面找到需要的資源,亦能協助中小產業轉型,跨入創新領域!

放眼未來,台灣既然有製造業的強大實力基礎,擁有屬一屬二的生產品質及效率,那我們更應該將我們的優點發揚光大,不是與深圳較勁也不是模仿深圳,而是展現自身的能量,讓製造業再度蓬勃發展,讓台灣可以成為吸引全球Maker及創新者的大磁鐵。

Author:

Share This Post On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