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報導】DOIT Taiwan國際青年共創日 Smartup登場

   

作者/攝影:徐韻婕

 

進入第三年的《DOIT Taiwan 國際青年共創日》年會,11月14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台北文創大樓揭開序幕,會場內可見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創家、新創團隊及青年學子在展區相互交流,充滿朝氣蓬勃的氛圍。這場為期兩天的活動,今年以「智慧,創世代」為主軸,邀請了國內外知名的智慧新創家(Smartup)向與會者分享他們的創新歷程。

展會的分享議題涵蓋智慧新創家成功發展的四大要素:創業生態、創新科技、跨域共創、未來教育。

創新科技翻轉應用

針對創新科技的主題, 在醫療行業有近二十年豐富經驗的復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Rehab-Robotics Company Ltd.)創辦人兼執行長徐錦輝率先指出:「創新科技讓醫療有了很大的突破!」

復康機器人技術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徐錦輝

復康機器人技術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徐錦輝

他以該公司研發團隊做出的希望之手(Hand of Hope)為例指出,以往的復健是被動式的運動,而大部份精神疾病透過被動式的訓練,經神經學家證實是沒有用的,如今,他們打造出「希望之手」這款上肢康復機械器材,結合科技與神經輔助系統能知道病人(例如中風病人)想張開手或握緊,在主動式的行動下,讓復健達到最好的效果。

「這正是透過科技發明與跨界運用來改變復健模式的成功案例。」

針對新創議題,徐錦輝鼓勵年輕人多嘗試、多動手做做看。他強調創意不完全等於高科技,不需要科技輔助的創新也有很多;當做出創新產品後,保護智慧財產是非常重要的,要去了解相關法規及申請智慧財產權。

除了希望之手,現場亦有許多創新科技及發明,如:ARRC前瞻火箭,這是由來自台灣不同領域的科技菁英所組成的計畫,致力於推動台灣太空科技的發展。

「ARRC的試射成功,代表著台灣在太空領域應用翻轉的希望,」ARRC主任吳宗信(也是交大機械系教授)強調:「我們正在研發只有一公斤重的方塊衛星CubeSat,但這項技術發展成熟時,成本低、安全、環保的特色極可能使ARRC正式成為衛星載具,極具商業潛力。」

來自法國的Robosoft 總裁Gilbert Gagnaire則介紹了將運輸工具與自動駕駛結合的新創科技-Easymile,希望透過這套自動化運輸系統來減少短程開車量,增加區域便利性。

3D列印成跨域共創工具

跨域共創能促使科技創新邁向另一個里程碑,在今年的國際共創日也將「跨域共創」列為四大主軸之一,邀請到多位代表來進行分享。

日本武藤工業創辦人竹內利一提到,若能善用3D列印,將能大幅降低開發成本,不同材料列印的成品也能應用在不同的地方,目前該公司技術已成功將3D列印技術應用在醫療及建材等領域之上了。

來自南法的音樂家Laurent Bernadac即將3D列印拓展至樂器的設計與製造上。他所創辦的3Dvarius公司,跨界打造了3D列印的電子小提琴,音色及表現甚至超越傳統製造的樂器,並帶來了精彩的現場演奏。

台灣團隊-特亞科技(THEIA)則專精於3D光學技術,成功研發3D浮空投影技術,使用者無須加裝任何顯像裝置,即可直接看到顯示在空中的影像。下一步特亞希望打造出3D身分證,可避免身分冒用的危險。

創業生態走向差異化和共享共創

DOIT Taiwan也邀請到了涉谷Fablab共同創辦人井上惠介與大家分享「創業生態」這議題 。

涉谷Fablab共同創辦人井上惠介

涉谷Fablab共同創辦人井上惠介

「二十世紀是一個標準化的時代,但二十一世紀及未來是一個差異化的時代,」井上惠介分析指出,「隨著網路的發達,人們可以吸收到各式各樣的資訊,使得大家的差異化需求愈來愈明顯,這樣的變化也與Maker運動的製造民主化相互應。」

因此涉谷Fablab以「Do it with others」(DIWO)為概念,讓創作者透過資源分享,一同解決製作過程的困難,目前也和MUJI及Loft合作客製工作坊(&Fab),讓每個人可以購買到個人化的商品,並透過「學習、製作、分享」三個概念,讓客戶也有接觸製作的機會,井上惠介說到:「人人都可以製作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做中學的未來科技教育

除了創新科技、跨域共創、創業生態,「未來教育」也是這次展會的重點主題,
由荷蘭遠道而來的賈伯斯學校(SteveJobs School)執行長Maurice de Hond說到,「現在多數的學校教育仍然和十幾、二十幾年前的傳統教育一樣,但社會已經不是過去的社會了,因此,我們應該用今天的科技來改變現在的教育。」

SteveJobs School執行長Maurice de Hond

SteveJobs School執行長Maurice de Hond

在SteveJobs School,每位孩子都可以擁有一台iPad,孩子也可以自己選擇想要學習的課程,結合科技與教學,孩子可以在有趣好玩的方式下學習;利用科技,孩子也可以馬上了解到自己的程度是好或壞(像是遊戲無法順利破關)。

同樣推廣科技教育的還有來自美國的GameDesk, 以及台灣團隊-米喬科技(PLAYLAB),他們都強調以科技互動、共同學習和創作來革新下一代的教育模式。

PLAYLAB創辦人林偉棻表示:「為協助孩子能在學習中適應正在快速變化的社會,應從扎根做起,我們為此成立了米喬科技遊戲實驗室,並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規劃了不同的科技教育學習方式。」

PLAYLAB創辦人林偉棻

PLAYLAB創辦人林偉棻

展示區內亦展示了PLAYLAB針對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學程所研發的可程式化教具-BABAME,主要採開源模組化設計,可以和很多其他教具做結合,讓孩子可以動手做中學習到STEM知識與技能。

「科技教育如果做得好,將是我國教育改變的契機;若做得對,就有人才升級的機會,」林偉棻表示:「不過科技教育不僅僅是寫程式,而是讓孩子知道如何運用,讓孩子對科技有感,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生活是如何被科技影響的!」

小結

3Dvarius與OCHERS的3D列印樂器即興演出

3Dvarius與OCHERS的3D列印樂器即興演出

最後,3Dvarius與台灣的益豐國際(OCHERS)在展會上,利用各自開發的樂器即興合作演出,帶來3D列印電子小提琴及3D列印薩克斯風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現了智慧新創與國際合作的精神,也為活動第一天畫下完美句點。

Author:

Share This Post On

1 Comment

  1. 寫得蠻好的也很詳盡,讚啦!

    Post a Reply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